第73章 办公用品申领的“浪费难题”(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县委办里的秋水长天》最新章节。

县委办的月度办公用品申领表又一次送到了季秋水的办公桌上。这是一份装订整齐的A4纸册子,封面印着"中共渝复县县委办公室"的红头,右下角盖着鲜红的公章。季秋水轻轻翻开第一页,习惯性地先浏览目录页,然后逐科室查看申领清单。

她的目光很快被综合科的数据吸引住了——打印纸的申领量竟是其他科室的两倍有余。表格上显示,综合科本月申领了20包A4打印纸,而其他科室大多在8-10包之间。季秋水微微皱眉,指尖轻轻敲了敲表格上的数字,发出轻微的"嗒嗒"声。

"小赵,我们科室的打印纸怎么用了这么多?"季秋水抬头问道,声音不大但足够让正在一旁忙碌的小赵听到。

小赵正埋首于一摞会议纪要中,闻言抬起头,额前的碎发随着动作轻轻晃动。他脸上带着一丝无奈:"季科长,咱们科要打印的会议纪要、汇报材料多,尤其是最近几个重要会议的资料,都是反复修改打印,难免有些浪费。"

季秋水点点头,没再多说什么。但她心里却留了个心眼。作为县委办综合科科长,她深知办公用品虽小,却关系着机关运行的效率和形象。这些纸张看似不起眼,却都是纳税人的钱换来的。

接下来的几天,季秋水特意观察了综合科的办公习惯。她发现,打印机旁总是堆着不少只打印了一面的废纸,有的甚至只印了几行字就被随手丢弃。更让她意外的是,年轻科员小林经常从新纸盒里抽出崭新的A4纸打草稿,写了几笔公式或者随手记几个电话号码后,就揉成一团扔进垃圾桶。

季秋水路过综合科,看见小林正准备将一张只用了三分之一页面的纸揉成一团。她下意识地停住脚步,但没有立即上前制止。小林似乎察觉到了什么,抬头看见季秋水站在门口,手上的动作顿了一下,但还是把纸团扔进了废纸篓。

"这样下去可不行。"季秋水心里暗叹。她没有当场批评,而是默默思考着解决办法。作为在县委办工作多年的老同志,她知道直接批评可能会引起抵触情绪,更重要的是要找到问题的根源,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第二天一早,综合科的同事们像往常一样陆续走进办公室。小赵刚泡好一杯茶,就发现打印机旁多了一个纸箱,上面贴着醒目的标签——"废纸回收箱"。旁边还贴了一张手写的"双面打印小贴士":

双面打印小贴士

1.非正式文件尽量双面打印。

2.单面废纸可二次利用,做草稿或内部传阅。

3.节约用纸,从你我做起。

字迹工整有力,一看就是经过深思熟虑后写下的。小林拿起一张废纸看了看,有些疑惑:"这是季科长贴的?"

小赵笑了笑:"估计是。她一向注重细节。"他指了指打印机旁那个崭新的纸箱,"你看,连纸箱都是新的,专门用来放可回收的废纸。"

起初,大家并没有太在意这个新变化。有人继续使用新纸打印草稿,有人还是习惯性地只打印单面。但渐渐地,有人开始把废纸放进回收箱,也有人尝试双面打印。季秋水没有催促,只是每天早上提前半小时到办公室,默默整理回收箱里的纸张,将可以再利用的纸张单独整理好。

一周后的早晨,季秋水将回收箱里的废纸全部整理出来,小心翼翼地数了数——竟然有500多张可二次利用的纸。她把这些纸按大小分类摆放,然后找来计算器算了一笔账:每张纸成本约0.2元,一个月就能省下100多元;如果按一年计算,就是1200多元。

"100多元看似不多,"季秋水心想,"但如果全县20个科室都这么浪费,一年下来就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更何况,这不仅仅是钱的问题,更是一种工作作风的体现。"

在当天的科务会上,季秋水特意把整理好的废纸摆在会议桌中央。那叠纸被她码得方方正正,像一座小小的“纸塔”,在冷白色的灯光下格外刺眼。同事们陆续进门,先是笑着打招呼,可待看清那叠纸后,纷纷收声,面面相觑,不知道她要做什么。有人伸手翻了翻,发现全是只印了一面的A4纸,背面干干净净,连一道折痕都没有。

季秋水没有急着开口,而是等所有人落座、空调嗡嗡声稳定下来,才轻轻敲了敲那叠纸,示意大家看。她的动作很轻,却像敲在每个人的心口上。

“大家看看这些纸,”她拿起最上面一张,只印了一行标题——《关于周三调研行程的预备通知》,背面一片空白,“它们只用了一面,背面完全可以再利用。可如果我们随手扔掉,就是实实在在的浪费。”

她把那张纸高高举起,缓缓转动,让每个人都能看清那行标题和下方大片留白,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这叠纸一共二百三十七张,是我昨天从各楼层打印机的废弃箱里捡回来的。也就是说,仅仅一天,我们就‘扔掉’了将近五百面完全可以再次使用的纸张。按一箱纸五千张、市场价二百三十元计算,我们昨天浪费掉的,就是整整半箱纸,二十三块钱。听起来不多,可一个月呢?一年呢?全县其他单位如果也这样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会议室里一时安静下来,只听见空调出风口的嘶嘶声。小林坐在最角落,脸一下子红了。他想起自己经常用新纸打草稿,甚至有时候只是为了图方便,把一份只有三行字的电话记录也拿一张新纸打印,用完就揉成团扔进垃圾桶。此刻那张只印了一面的纸仿佛变成了镜子,照得他耳根发烫。

季秋水把纸放回“纸塔”顶端,目光从每个人的脸上掠过,语速放慢:“机关里的‘节约’不是‘小气’,是对纳税人负责。咱们多省一张纸、一支笔,就能把更多经费花在老百姓需要的地方——给乡村孩子多添一本课外书,给敬老院多换一次保温窗,给防汛值班点多备一件雨衣。县委办作为中枢机关,更应该在节约方面做出表率。今天请大家来,就是想听一听,咱们科室能不能从‘废纸’开始,把‘过紧日子’真正过成习惯。”

说完,她拿出提前准备好的小纸条,发给每人一张,上面印着“废纸再利用承诺书”:本人承诺自即日起,草稿、内部传阅、非正式装订材料一律使用废纸;如废纸不足,主动向综合科领取;每周五下班前自查桌面、抽屉,确保无单面可用纸张被丢弃。落款处留了签字栏。

沉默持续了不到五秒,分管副主任老周第一个拔笔,“唰唰”签下名字,笑着说:“我孙子在学校都懂得‘光盘行动’,咱们大人不能再给孩子拖后腿。”接着,新来的选调生小赵也举手:“季科长,我建议把打印机默认设置改成双面,这事我大学干过,十分钟就能搞定。”气氛一下子松动,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有人提出在每台打印机旁挂一个“废纸篮”,统一叠放方向,方便直接二次进纸;有人建议把废纸再利用纳入“党员积分”,每月评比“节约之星”;还有人提议把背面干净的废纸裁成四分之一,当便签纸用,订书机一订就是一本“再生记事本”。

会议结束后,小林主动留下来,帮季秋水把那座“纸塔”搬回综合科。他红着脸说:“季科长,以后科室的草稿纸只用废纸,我保证。我也会提醒其他同事。另外……我女朋友在印刷厂,能低价给咱们做一批‘废纸再利用’小贴纸,可以贴在打印机、碎纸机、垃圾桶上,时刻提醒大家。”

季秋水笑着拍拍他的肩:“好,那咱们就从‘一张纸’开始,把‘中枢标准’做成‘全县样板’。”小赵也行动了起来,他连夜制定了一份"办公用品申领定额表",规定每人每月只能申领1包打印纸和2支笔。超出部分需说明理由,并经科室负责人签字。

"这样既能控制浪费,又不影响正常工作。"小赵向季秋水解释道,"我根据各岗位实际需求做了测算,这个量基本能满足日常工作需要。"

季秋水仔细翻看了这份表格,对小赵的细致工作表示满意:"好,就从我们科室开始试点。不过要注意灵活性,特殊情况可以特殊处理。"

综合科的变化很快引起了其他科室的注意。几天后的走廊上,行政科的王科长遇到季秋水时,有意无意地问道:"听说你们综合科搞了个废纸回收箱,还定了申领标准?效果怎么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