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办公用品申领的“浪费难题”(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县委办里的秋水长天》最新章节。
"刚开始,"季秋水微笑着回答,"但同事们的反响还不错。重要的是形成节约的习惯。"
"是啊,"王科长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我们也该好好管管了。最近后勤科反映,办公用品消耗增长太快。"
没过多久,县委办的各个科室纷纷效仿。有的科室在打印机旁贴出了"请双面打印"的提示;有的科室设立了专门的废纸收集点;还有的科室搞起了"节约办公竞赛",比谁的纸张利用率高。
月底统计时,县委办的办公用品支出竟然减少了30%。这个数字让后勤科科长惊讶不已,他拿着报表找到季秋水:"季科长,你们这个月打印纸用量比上个月少了将近一半,笔的领用也大幅下降。"
季秋水接过报表看了看,笑道:"这不是我的功劳,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县委办主任张建军听说后,专门在班子会上表扬了综合科:"节约不是口号,而是行动。季秋水同志的做法值得推广。机关运行成本中,办公用品看似小事,实则关系着作风建设的大问题。"
他让季秋水起草一份《机关办公用品节约方案》,准备在全县范围内推行。接到这个任务后,季秋水没有急于下笔,而是先走访了各个科室,了解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
"打印室每天要处理多少份文件?"在打印室,季秋水询问工作人员。 "平均每天三四百份吧,重要文件都要求双面打印,但有些科室还是经常要求单面打印。"工作人员回答。
"笔的领用情况如何?"在仓库,季秋水查看着领用记录。 "圆珠笔领得最快,很多人领了新笔,旧笔就不见了。"仓库管理员说。
季秋水还注意到,有些科室的打印机设置默认是单面打印,导致很多同事即使想双面打印也不方便;有些常用文件其实可以电子化传阅,减少纸质文件的打印。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却在日积月累中造成了不小的资源浪费。季秋水深知,机关单位的作风建设往往就体现在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上。于是,她决定从办公用品节约入手,推动一场静悄悄的“节约革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季秋水花了三天时间,精心起草了《机关办公用品节约方案》。她在方案中详细列出了具体措施:
1.推行双面打印制度,非必要文件一律双面打印。她建议在打印机旁张贴醒目的提示标语,提醒每一位使用者自觉执行双面打印。同时,对于必须单面打印的文件,如对外正式公文、重要汇报材料等,需经科室负责人审批后方可打印,确保每一张纸都用在“刀刃”上。
2.建立废纸回收利用机制,单面打印纸可用于草稿或内部传阅。她提出在每台打印机旁设置“废纸回收盒”,将单面打印的纸张统一收集,用于内部文件传阅、会议记录、草稿打印等。对于双面使用后的废纸,再统一交由回收公司处理,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3.实行办公用品定额管理,根据岗位实际需求确定领用标准。她建议由办公室牵头,对各科室的办公用品使用情况进行摸底调查,按照“必需、够用、适度”的原则,制定差异化的领用标准。例如,文字工作者可适当增加打印纸和笔的配额,而外勤人员则可适当增加笔记本和文件夹的配额,避免“一刀切”造成的浪费或短缺。
4.优化打印机默认设置为双面打印。她提出由信息中心统一对机关内部所有打印机进行设置调整,将双面打印设为默认模式,并关闭“自动打印封面页”等不必要的功能。同时,定期对打印机进行维护,确保双面打印功能正常运行,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纸张浪费。
5.推广电子化办公,减少不必要的纸质文件。她建议充分利用现有的OA系统、微信工作群、电子签章等工具,推动文件传阅、审批、归档的电子化。对于内部会议材料,尽量采用电子版形式提前发送,减少会议资料的打印。对于必须存档的文件,可采用扫描件形式保存,逐步减少纸质档案的数量。
6.设立节约监督员,定期检查并通报情况。她提出在各科室设立“节约监督员”,由责任心强、群众基础好的同志担任,负责监督本科室的办公用品使用情况,每月进行一次自查,并将结果报送办公室。办公室每季度组织一次全面检查,对节约成效显着的科室予以通报表扬,对浪费现象突出的科室进行提醒谈话,并在机关内部公示,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良好氛围。
她在方案中特别写道: “所谓‘作风建设’,就藏在双面打印的纸里、重复利用的笔里——小事见作风,细节显担当。机关工作的每一个细节,都体现着我们对人民的责任感。一张纸、一支笔虽小,却是连接党和群众的桥梁。节约办公,不仅是为了节省开支,更是为了培养勤俭节约的工作作风,这种作风将转化为我们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我们节约的每一张纸、每一滴墨,都是在为人民群众省下一份资源、一份信任。当节约成为一种习惯,当勤俭成为一种自然,我们才能真正赢得群众的认可与尊重,才能让‘为人民服务’这五个字,不仅仅挂在墙上,更落在行动上,刻在心底里。”
当她将这份方案提交给张建军时,对方仔细看完,点头赞许:"写得好!节约办公不仅是省钱,更是转变工作作风的体现。你把一个具体的办公用品管理问题,上升到了作风建设的高度,很有见地。"
代县委书记、县长李建国看到张建军送来的方案后,立即批示:"请各部门认真学习县委办的经验,在全县机关推广。季秋水同志牵头,制定具体实施细则。"
方案实施后,季秋水并没有停下思考的脚步。她注意到,节约办公的习惯需要持续引导和监督。于是,她在县委办内部设立了"节约之星"评比,每月评选出节约表现突出的同事;她还定期整理节约数据,在科务会上通报,让节约成果可视化。
三个月后,县委办的办公用品支出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0%。更令人欣喜的是,节约已经成为同事们的自觉行为。小林现在随身携带一个笔记本,专门用来记录各种想法和电话号码;小赵则养成了电子化处理文件的习惯,能不打印的尽量不打印。
一天下午,管理文具的小李敲开了季秋水的办公室。他手里拿着一份文件,脸上带着难得的笑容。
"季科长,我是来道谢的。"他笑着说,"以前总觉得'公家的东西不心疼',现在才明白,节约办公也是'为民服务'。"
季秋水有些意外:"怎么说?"
"省下来的钱,我们打算给基层多买些调研笔记本。"管理文具的小李解释道,"县里要求加强基层调研,但笔记本等办公用品一直供应不足。现在好了,省下来的钱可以多买几百本笔记本发给基层同志。东西虽小,但基层的同志用得着。"
季秋水微微一笑:"是啊,节约的每一分钱,最终都会花在老百姓身上。这就是我们做好小事的意义。"
她望着窗外县委大院里郁郁葱葱的树木,思绪万千。从一张纸、一支笔的管理,到作风建设的大课题,她在这个岗位上学会了如何从小处着手,以细节见真章。县委办的工作看似琐碎,却关系着整个机关的运转效率,关系着党和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形象。
季秋水拿起笔,在工作日志上写下今天的感悟:"作风建设无小事,一纸一笔总关情。真正的为民服务,就体现在这些日常细节中。"
窗外,夕阳的余晖洒在县委大院的牌匾上,金色的光芒映照着"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