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文会激辩!谁敢质疑圣贤道?(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诗词显圣,死囚逆天改命!》最新章节。
“学生林凡,斗胆请教各位前辈。”
林凡的声音清晰而沉稳,没有半分激愤,“圣人教诲,‘格物致知’,‘经世致用’。敢问各位前辈,何为‘格物’?何为‘致知’?又何为‘用’?”
孙敬冷哼一声:“‘格物致知’,乃探究天地之理,明辨善恶,以修身养性。‘经世致用’,乃以所学圣贤之道,辅佐君王,教化百姓,以达天下太平。此乃千年不易之理,岂容你一个黄口小儿在此胡言乱语!”
“孙老此言差矣。”
林凡不卑不亢,目光扫过在场众人,最终落在孙敬身上,“探究天地之理,是为‘格物’。但若只在书斋中空谈,不知水文地理,不察民生疾苦,又如何能‘致知’?不明水患之因,不晓盐碱之害,又如何能‘经世致用’,造福苍生?”
他从怀中取出几张简陋的图纸,正是他在下湾村和李明等人绘制的龙泉河水文图。
“学生近日在龙泉河下游的石桥县下湾村,亲眼所见,百姓苦于水患,田地盐碱化严重,颗粒无收。当地官府年年修缮,却年年泛滥。敢问各位前辈,此等情景,是圣人教诲之‘太平’吗?”
林凡的话,让讲堂内安静下来。
许多人开始深思,他们虽然身处金陵,但对龙泉河水患的严重性,也略有耳闻。
“学生斗胆,以文气点化,将一片盐碱地恢复了生机。”
林凡语气平缓,却字字掷地有声,“这并非什么‘奇技淫巧’,更不是‘妖术’!此乃学生‘格物致知’的实践!学生探究土地之理,明了盐碱之害,再以文气为引,调动天地之力,化腐朽为神奇,使其恢复生机。这正是圣贤之道,与天地大道相合的体现!”
他环视四周,声音渐高:“若只在书斋中高谈阔论,却不入民间疾苦,不探万物之理,那才是真正的‘空谈’!那才是对圣贤教诲的背离!文道,当以造福百姓为本,以实践真理为用!若能让寸草不生的土地重焕生机,能让颗粒无收的百姓有粮可食,这便是正道!”
林凡的话,如同一道惊雷,在众人心头炸响。
许多年轻学子,原本被保守派的言论所迷惑,此刻听林凡一番慷慨陈词,不禁心潮澎湃。
孙敬脸色铁青,他想反驳,却一时间找不到合适的词句。
王公子则狠狠地盯着林凡,他没想到林凡竟敢如此大胆,当着周大人的面,公然挑战整个金陵文坛的传统!
“说得好!”
一声清朗的赞叹,从周大人身旁传来。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周大人缓缓起身,脸上竟露出了一丝笑容。
“林凡之言,振聋发聩!”周大人声音洪亮,传遍整个讲堂,“圣人教诲,若不能用于实处,便成了死学问!我等读书人,当深思!”
他转头对林凡说:“林凡,你既言文气可点化土地,可敢当众一试,以明真伪?”
林凡闻言,心头一震。他知道,这是周大人给他创造的机会!
“学生愿试!”林凡毫不犹豫地应道。
他从行囊中取出一个小布袋,里面装着一小撮从下湾村带来的盐碱土,以及几粒干瘪的谷种。
他走到讲堂中央,将盐碱土倒在面前的空地上,又将谷种埋入其中。
“各位前辈,各位同窗,请看!”
林凡深吸一口气,伸出右手,对着那片贫瘠的土壤,缓缓地,却是无比坚定地,吐出两个字:
“格物!”
一股无形却磅礴的文气,从林凡的文宫星海中涌出,瞬间笼罩了那片土壤。
在场所有人都睁大了眼睛,屏住呼吸。
只见那撮泛白的盐碱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黝黑、松软,散发出湿润的泥土气息。
更令人震撼的是,埋入其中的几粒谷种,竟以惊人的速度,破土而出,抽出嫩芽,继而快速生长,不过片刻,便长成了几株翠绿的禾苗,甚至隐隐可见饱满的谷穗!
整个讲堂,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被眼前这如同神迹的一幕,震撼得无以复加。
孙敬的脸色变得煞白,嘴唇颤抖,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王公子则猛地站起身,他身边的张维明更是吓得跌坐在地。
那几株翠绿的禾苗,在文气的滋养下,散发出勃勃生机,仿佛在无声地宣告着,林凡的文道,并非邪说,而是真正能够造福天地的正道!
周大人看着这一幕,眼中闪过一抹深深的赞许。
他知道,今日之后,金陵文坛的格局,将彻底改变。
李明、陈浩、赵峰三人激动得热泪盈眶。
他们知道林凡能做到,但亲眼所见,依然让他们心潮澎湃。
文会散去时,金陵城的天色已晚。
林凡走出金陵书院,身后的讲堂里,仍有许多学子久久不愿离去,他们围在那几株禾苗旁,久久凝视。
今日一辩,林凡以事实驳倒了所有质疑,以文气显圣,让“新文道”的种子,正式在金陵城扎根。
然而,林凡却深知,这并非结束。
王家和那些保守势力,不会就此罢休。
他望着夜幕下,金陵城那万家灯火,心头却浮现出更深远的思考。
这一次文会,究竟会在金陵城掀起怎样的波澜?又会有多少人,真正被这份“新文道”所感召,加入到这场变革之中?
他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明日,他该去拜访一下周大人了,或许,龙泉河水患的彻查,会因为今日的文会,而迎来新的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