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糖衣炮弹巧化解,慧心独具点迷津(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满级嬷嬷穿成黑料网红后》最新章节。

《宣和风骨》的拍摄渐入佳境,有沈清梧这根“定海神针”在,整个剧组运转得愈发流畅高效,拍出的素材质感十足,让顾延之和投资方们信心倍增。然而,树大招风,剧集关注度的提升,也引来了各路“神仙”的觊觎。

这日,剧组迎来了一位特殊的“访客”——国内知名高端烘焙品牌“AN.ORANGE”的创始人兼CEO,安总。安总是一位四十岁上下、打扮精致时髦、带着几分女强人锐利的女性。她此次前来,是带着明确的商业目的——《宣和风骨》热度高、调性看起来也够“高级”,她希望能将自家主打的法式甜品、马卡龙、创意蛋糕等产品,以场景植入的方式,巧妙融入剧中,尤其是那些宫廷宴饮、贵族闲谈的场面。

按理说,这种商业合作自有专门的商务部门和制片人去对接洽谈。但这位安总显然能量不小,不知通过何种渠道,竟直接带着团队闯到了拍摄现场,找到了正在盯一场夜戏的顾延之和李导。

“顾总!李导!久仰大名!”安总笑容热情,递上包装精美的礼品盒,里面是各色琳琅满目的AN.ORANGE招牌甜品,“一点小心意,给我们剧组老师们尝尝鲜。”

顾延之碍于情面,客气地收下,但眉头微蹙。李导更是面露难色,他最烦拍摄时被人打扰,尤其是这种带着明显商业目的的。

“安总太客气了。”顾延之保持着商业微笑,“您的来意,商务部的同事大概跟我提过。不过,《宣和风骨》是历史正剧,我们在场景和道具上力求还原,现代产品的植入可能需要非常谨慎,甚至……恐怕不太合适。”

安总显然有备而来,笑容不变,语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强势:“顾总,话不能这么说嘛。历史也是为人服务的,观众看着看着戏,看到这么精美的点心,难道不会觉得赏心悦目?这是一种美的享受啊!再说了,我们AN.ORANGE主打的就是高端、艺术、精致,和咱们剧的调性非常吻合!宋人不是最讲究生活品味吗?点茶、插花、焚香,再多一个品鉴精美点心,多风雅的事!”

她说着,甚至让助手拿出平板,调出几张设计图:“你看,我们都想好了!比如这场琼林宴,进士们的案几上,除了传统果品,可以放一小碟我们最新推出的‘宋韵’系列马卡龙,颜色就选用天青、淡粉、鹅黄,多雅致!保证不突兀!或者,后宫妃嫔们闲聊的戏份,桌上摆一个我们精致的拿破仑蛋糕,姐妹们分食,多体现闺阁情趣!”

李导听得脸都绿了:“安总!这绝对不行!琼林宴上出现马卡龙?后宫吃拿破仑蛋糕?这成何体统!观众会笑掉大牙的!这是硬生生穿越啊!”

安总脸色微微一沉:“李导,艺术也需要变通嘛。我们投入的赞助费可不是小数目,足够剧组更精细地打磨后期了。而且,我们可以做得更隐蔽,比如只给特写镜头,不露logo,就当是那个时代就有的精美点心嘛!观众哪懂那么多?”

“观众不懂,但懂的人看了会骂!”李导寸步不让。

双方僵持不下。顾延之虽然倾向于艺术完整性,但也不想轻易得罪一个大金主,正在斟酌如何婉拒。

就在这时,一个清冷的声音插了进来:“安总的想法,倒也并非完全不可行。”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沈清梧不知何时走了过来,她刚结束一场戏的礼仪指导,脸上还带着些许疲惫,但眼神依旧清明。

安总看到沈清梧,眼睛一亮。她早就听说过这位最近风头无两的首席顾问,知道她在剧组话语权极重,立刻笑道:“这位就是沈老师吧?果然气质非凡!沈老师也觉得我的提议有可行性?”

顾延之和李导都疑惑地看向沈清梧。

沈清梧走到放着AN.ORANGE甜品的桌前,目光扫过那些造型别致、色彩鲜艳的西点,微微摇了摇头:“马卡龙、拿破仑蛋糕,于此情此景,确是荒谬。”

安总笑容一僵。

却听沈清梧继续道:“然,安总所想传达之‘精致’、‘品味’,与宋人追求生活美学之内核,确有相通之处。”

她抬起眼,看向安总,语气平和却带着一种引导的力量:“安总可知,宋人之点心,并非不精美,其技艺之繁复、造型之巧思、寓意之讲究,远超常人想象。只是与现代西点,路径不同罢了。”

安总被勾起了好奇心:“哦?沈老师请细说。”

“宋人点心,称‘茶食’、‘果子’,多与茶饮相伴。”沈清梧如数家珍,“有‘蜜煎局’专司其职。譬如‘枣箍荷叶饼’、‘糖脆梅’、‘韵姜糖’、‘蜜饯雕花金桔’,其色或红或黄或白,其形或花或叶或果,其味或甘或酸或辛,皆取自然之材,经繁琐工艺制成,既可口,又可观,更蕴含吉祥寓意。其盛放之器皿,亦极讲究,琉璃盏、白玉盘、哥窑碟,与点心相映成趣。”

她的话语仿佛带着魔力,勾勒出一幅活色生香的宋代美食画卷,连李导和顾延之都听得入神。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安总眼睛越来越亮:“这些点心……听起来就很有感觉!沈老师,您能具体说说怎么做吗?或者,哪里能看到样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