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念珠迷局(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沪江潮》最新章节。
满铁事务所的废墟在夕阳下冒着青烟。沈知意指尖轻触照片上那个刻着“澜”字的念珠,寒意顺着脊椎攀升。
“1931年的关东军档案...”徐砚深面色凝重,“若是落到有心人手里,足以掀起巨浪。”
杜清晏仔细收好焦黑的照片残片:“更重要的是,为什么有人现在要抢这些旧档案?”
次日清晨,霞飞路咖啡馆。三人对着照片分析,晨光将念珠的刻字照得清晰无比。
“看这个‘澜’字的写法。”杜清晏推过放大镜,“起笔带钩,收笔回锋——和陈景澜的签名笔法一致。”
服务员送来早餐时,悄悄在沈知意碟底压了张字条:“小心身边人。”
字迹与之前如出一辙。
·
调查指向一家日资照相馆。老板战战兢兢交出一本相册:“是个戴礼帽的先生寄存的,说今天来取。”
相册里全是1930年夏令营的照片。最后几页被撕掉,只留一张四个青年的合影:毓嶂、徐砚廷、杜清平,还有个戴眼镜的年轻男子——正是二十岁的陈景澜。
照片背面写着:“欠债该还了”。
“老板还记得那人特征吗?”徐砚深问。
“记得...”老板突然瞪大眼,指着窗外,“就是他!”
街对面,个戴礼帽的身影一闪而过。徐砚深疾追而出,却在拐角撞见杜清晏。
“看见个戴礼帽的人吗?”徐砚深急问。
杜清晏摇头:“我刚从报馆过来...怎么了?”
·
满族联谊会的老先生突然来访基金会。他带来本泛黄的日记:“这是在毓嶂阿哥旧物里找到的。”
1931年7月的日记写着:“今日得陈君相助,险脱虎口。赠念珠为谢,望来日重逢。”
“所以念珠是毓嶂主动送给陈景澜的?”沈知意惊讶。
老先生叹气:“但三个月后,阿哥就在长春遇害了。”
线索越发扑朔迷离。杜清晏发现日记页间夹着张当票:1931年8月,陈景澜当掉翡翠念珠,换得五百大洋。
“他缺钱?”徐砚深皱眉,“陈家当时并不拮据。”
当铺早已倒闭,记录无从查证。但沈知意注意到当票印章:“这当铺是山口家开的!”
·
深夜,基金会档案室。三人重新梳理线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