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余烬与新生(1/1)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晚明从关中田亩开始》最新章节。
清晨的薄雾弥漫在张家庄上空,却掩不住那股混合着草木灰、草药和淡淡腐败气味的空气。村尾那片隔离区的废墟仍在冒着缕缕青烟,仿佛大地的一道伤疤,无声地诉说着刚刚过去的劫难。
街道上几乎看不到行人。偶尔有面色蜡黄的村民推开屋门,也是脚步虚浮,眼神空洞。许多户人家的门楣上悬挂着褪色的白幡,在微风中无力地飘动。疫病虽然离开了,却带走了村庄的生气,留下的只有沉重的悲伤和深入骨髓的疲惫。
苏婉提着一个简陋的药箱,脚步蹒跚地走在村中小道上。她的面纱已经取下,露出清瘦但坚毅的面庞。疫情最危险的阶段虽然过去,但她知道,更大的考验正在来临。
“苏姑娘,苏姑娘!”一个老妇人颤巍巍地从屋里探出身来,“我家媳妇还是咳得厉害,浑身没力气,这可怎么是好?”
苏婉快步上前,仔细查看了躺在床上的年轻妇人:“大娘别急,疫气已退,这是身子太虚了。我那里还有些黄芪和枸杞,回头让小鱼送过来,熬汤喝几天会好些。”
老妇人连连道谢,却又愁容满面:“可是…家里一粒米都没有了,光喝药汤,哪来的力气啊…”
这样的话,苏婉一天要听上数十遍。她咬紧下唇,心中涌起一股无力感。
张家后院,那一片番薯藤越发茂盛,绿得几乎刺眼,与周遭的死寂形成鲜明对比。
张远声正蹲在地头,小心翼翼地检查着藤蔓的长势。他知道地下的块茎还远未到收获的时候,但现在村里已经开始有人饿得吃观音土了。
“声哥儿。”赵武低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山神庙那边,又倒下了两个老人。是饿的。”
张远声猛地站起身,脸色凝重:“王家那边有什么动静?”
“大门紧闭,家丁日夜巡逻。我远远望见他们家后院晾着腊肉…”赵武的声音里带着压抑的愤怒,“他们粮仓肯定是满的。”
就在这时,张小渔急匆匆跑来,脸上带着惊慌:“声哥儿,婉姐姐说村西头的李奶奶和两个孩子已经饿得昏过去了,问我们能不能…”
张远声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当他再次睁开眼时,目光已经变得坚定。
“娘,姐,开始摘红薯叶。摘那些最嫩的,但每株不要超过三分之一。”他的声音出奇地冷静,“赵叔,麻烦你去山神庙跑一趟,告诉那里还能动弹的人,张家需要人手开垦村东那片荒地,管饭。”
周氏愣了一下:“声哥儿,这叶子…”
“能吃。”张远声斩钉截铁,“营养很好。现在顾不了那么多了,救命要紧。”
半个时辰后,张家灶房里飘出了一股奇特的香气——大锅里煮着稠稠的菜粥,米粒少得可怜,满是切碎的红薯叶。
第一碗粥被小心地端给了已经苏醒但仍虚弱不堪的李奶奶。老人颤抖着双手接过碗,浑浊的眼中流出泪水:“这…这是…”
“奶奶快吃吧,是红薯叶子,能吃的。”张小渔轻声道。
当那锅粥被抬到村口时,饥饿的人群眼中重新燃起了光芒。但张远声站在一口倒扣的木桶上,声音清晰地传遍全场:
“乡亲们!这粥能救急,但不能白吃!村东那片荒地,开出来就能种新庄稼,秋后就有收成!愿意出力的,每天管两顿这样的粥!不愿意的,请自便!”
人群沉默了片刻,随即爆发出杂乱的声音:
“这叶子真能吃吗?别是毒物…” “张家的,现在聚在一起,会不会又传上疫病啊?” “我就剩下这点力气了,万一干了活还吃不饱怎么办…”
正当人们犹豫不决时,王管家不知何时出现在不远处,阴阳怪气地喊道:“哎哟,张家这是要用树叶糊弄人当长工啊?还聚众干活,是嫌疫病死的人不够多吗?”
这话像一盆冷水,浇灭了许多人刚刚燃起的希望。
就在这关键时刻,苏婉站了出来。她端起一碗粥,当众吃了一大口,然后高声说道:“红薯叶无毒有益!我苏家以世代行医的信誉担保!至于疫病——”她目光扫过人群,“只要保持距离,干活时注意洁净,就不会有问题!难道饿死比病死好吗?”
苏婉的话仿佛有魔力,动摇了人们的顾虑。赵武适时地带领几个已经吃过粥的流民,扛起锄头就向荒地走去:“信不过的就饿着!俺们先去干活了!”
有了带头的,越来越多的人终于迈出了脚步。饥饿最终战胜了恐惧。
开垦荒地的场面悲壮而感人。面黄肌瘦的人们拼尽最后力气挥舞着锄头,每过一刻钟就被要求分散开来休息,并用张家提供的皂角和清水洗手。
张远声穿梭在人群中,指导着开垦的深度和间距。苏婉则忙着处理有人因虚弱而晕倒的情况。赵武和他的流民同伴们成了监工和保卫,警惕地注视着四周。
几天后,当初开的荒地已经初具规模。傍晚收工时,张远声没有立刻让大家散去,而是从怀中郑重地取出两个布包。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他小心翼翼地打开布包,露出金灿灿的玉米粒和带着嫩芽的土豆块。
“乡亲们!”他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这些,是府城劝农官李大人给的海外新种!玉米,三四个月就能熟!土豆,地下能结出一串串果实!这些地,就是为它们准备的!”
人群鸦雀无声,所有人都目不转睛地盯着那些奇特的种子,仿佛在看什么稀世珍宝。
“这些种子,秋后能让我们吃饱饭!能让我们活过明年春天!”张远声的声音越来越高,“现在,愿意相信我,相信这些种子的人,明天继续来!我们会教怎么种!不愿意的,绝不强求!”
在长久的沉默后,一个虚弱但清晰的声音从人群中传出:“声哥儿,我跟你干!大不了就是个死,总比饿死强!”
“我也干!” “算我一个!”
声音越来越多,最终汇成一片。那些绝望的眼睛里,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光。
夕阳西下,人们拖着疲惫但充满希望的身体渐渐散去。张远声和苏婉并肩站在新开垦的田地边,望着那一片被整理得整齐的土地。
“谢谢你,苏姑娘。”张远声轻声道,“没有你,今天不会这么顺利。”
苏婉摇摇头,脸上带着难得的淡淡笑意:“是你给了大家希望。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
她顿了顿,声音低了下来:“但我爹说,大灾之后,必有大疫。现在大家聚集干活,我担心…”
张远声目光凝重地望着远方王家高大的院墙:“我知道。但我们没有选择。只能走一步,看三步了。”
夜色渐浓,新翻的泥土气息在空气中弥漫,与尚未散尽的疫病余烬混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奇特的气味——那是死亡与新生交织的味道。
在黑暗中,一片片玉米和土豆的种子被小心地埋入土中,仿佛埋下了一个沉默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