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收复(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倚天霸业记》最新章节。

在将虎牢关以东地区治理得井井有条后,张无忌站在地图前,目光炯炯地盯着洛阳周边。此时洛阳作为他的势力中心,在其经营下已颇具规模,但周边关口和地区局势复杂,如不尽快掌控,始终是心腹大患。

他招来王胜、宋青书等一众得力干将,说道:“如今虎牢关以东已稳,可洛阳周边关口与地区仍有变数。这些地方关乎我势力根基,必须收入囊中。”

王胜神情坚毅,抱拳道:“主公,末将愿领一路兵马,先取东边关口,定不辱使命。”

宋青书也拱手请命:“无忌兄,南边地区地势复杂,青书愿率一队人马,探清虚实,徐徐图之。”

张无忌点头,有条不紊地安排部署。他深知每个方向的情况不同,需因地制宜。东边关口,元军残余势力虽有设防,但因之前的败绩,士气低落。王胜率军抵达后,先是摆出强攻之势,而后又派人劝降,双管齐下,很快便将东边关口收入囊中。

而宋青书前往南边地区,凭借着他的足智多谋,与当地一些不愿受元军压迫的势力联合,里应外合,逐步瓦解了元军在南边的势力,顺利掌控了大片区域。

至于西边,张无忌决定亲自率军前往。此地地形险要,易守难攻。他运用乾坤大挪移和自身深厚内力,身先士卒,鼓舞着义军士气。在他的带领下,义军如猛虎下山般勇猛无畏,历经一番苦战,成功拿下西边关口。

北边和东南方向,张无忌派遣其他将领,采用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的策略。经过一段时间的征战与谋划,洛阳周边的关口和地区,皆被张无忌纳入势力范围。

稳固这些地区后,张无忌开始大力发展民生,修建道路,兴修水利,同时加强军事训练,提升整体实力。他明白,只有根基稳固,才能在这乱世中立足,向着平定天下的目标更进一步。

张无忌站在洛阳城的演武场高台之上,望着台下密密麻麻的军民,手中展开一卷政令高声道:“自即日起,凡新开垦荒地者,三年免赋!家有耕牛者,官府补饲草半石!”

台下百姓先是一静,随即爆发出如雷欢呼。王胜手持长枪立于一侧,看着主公有条不紊地部署新政,眼中满是敬佩:“主公这招‘以田养民’,定能让周边州县粮仓充盈。”

宋青书展开竹简记录,补充道:“听闻南边山林多猎户,不如再设皮货坊,将兽皮硝制后售往中原,既能增收,又可安置流民。”张无忌赞许点头,当场命人拟下《劝农通商令》。

三日后,洛阳西市竖起丈高木牌,刻着新政细则:农户结社互助可借官府耕具,手艺人入坊授徒享税银减半,商贾往来关卡查验从简。当第一批铁犁、桑苗运抵城郊时,白发老农颤抖着抚摸犁铧:“老朽活了六十载,头回见官府倒贴种子。”

张无忌则带着谋士踏访田间,见青壮劳力不足处,便调拨军队助耕。他挽起锦袍亲自扶犁,先天阴阳真气运转间,土块自动碎裂成垄,围观百姓惊叹不已。消息传开后,连远处州县的流民都拖家带口赶来,洛阳城外新搭的草棚连绵数里。

与此同时,宋青书主持修建的漕运码头竣工,王胜训练的商队护卫开始巡防要道。当第一艘载满粮棉的商船顺洛水而下时,张无忌站在船头望着两岸新绿,对身旁的王胜笑道:“待秋收后,这些粮仓便能撑起十万大军的粮饷。”暮色中,洛阳城的炊烟与天边晚霞融成一片,恰似乱世中渐起的希望。

傍晚,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棂洒进张无忌居住的府邸,将屋内映得一片金黄。张无忌身着一袭素袍,静静地盘坐在书房内的榻上,眉头微蹙,陷入了沉思。

他眼前浮现出洛阳周边那些新收服地区的景象,百姓们虽因新政的推行,生活逐渐有了起色,但局势依旧复杂。元军虽遭重创,可残余势力仍在暗处蠢蠢欲动,时刻威胁着这片土地的安宁。

“如今虽已收服诸多地区,鼓励生产也初见成效,可元军一日不除,这天下便难有真正的太平。”张无忌喃喃自语,眼中闪过一丝忧虑。

他又想到麾下的将领们,王胜勇猛忠诚,宋青书足智多谋,可随着势力的不断扩大,对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如何招揽更多有识之士,为己所用,也是他亟待解决的问题。

“或许该广开言路,设立招贤馆,让天下有才之人都能为我出谋划策。”张无忌心中暗自思忖。

除此之外,民生方面也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水利设施虽已开始修缮,但进度缓慢,若遇天灾,百姓们仍将面临饥荒的威胁。“得加快水利工程的进度,确保农田灌溉无忧。”张无忌紧了紧拳头,眼神坚定。

正当他思绪万千时,门外传来轻轻的脚步声,一名侍卫恭敬地走进来,禀报道:“主公,王将军和宋公子求见。”

张无忌回过神来,微微点头,道:“让他们进来吧。”心中想着,或许正好可以与他们商议一番接下来的计划。

王胜和宋青书迈着沉稳的步伐走进书房,见到端坐榻上的张无忌,两人同时抱拳,单膝跪地,齐声说道:“主公!”

王胜身形魁梧,目光坚定,抱拳的手臂肌肉紧绷,尽显武将的豪迈与忠诚:“末将王胜,参见主公!”宋青书则一袭长衫,风度翩翩,儒雅中透着精明,他微微俯首,恭敬道:“青书见过无忌兄。”

张无忌抬手示意他们起身,目光温和地看着二人,说道:“王将军、宋兄弟,不必多礼,今日找你们来,是想与你们商议些要事。如今局势虽有所好转,但我们仍面临诸多挑战,元军残余未除,人才匮乏,民生也有待进一步改善,你们可有什么想法?”

王胜微微皱眉,略作思索后向前一步,抱拳道:“主公,依末将之见,当务之急是扩充军备。元军虽遭重创,但其根基未损,随时可能卷土重来。我们需招募更多青壮,加紧训练,打造一支更为强大的军队。”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而且,如今我们势力范围扩大,各地区都需兵力驻守,以保百姓安稳。末将愿亲自负责此事,在各地设立征兵点,严格筛选,确保兵源质量。同时,加强武器装备的打造,提升我军战斗力。”

王胜目光坚定,眼神中透露出对军事事务的自信与担当,他深知,在这乱世之中,强大的武力是立足的根本,只有拥有一支战无不胜的军队,才能守护好这片土地和百姓。

宋青书见张无忌望来,微微拱手,神色从容道:“无忌兄,王将军所言极是,军备扩充的确刻不容缓。但我以为,在强军的同时,亦不可忽视人才的招揽与培养。”

他轻轻踱步,继续说道:“如今我等势力渐大,政务、军务繁多,仅凭现有人才,恐难应付。可在洛阳设招贤馆,广发告示,不论出身贵贱,只要有一技之长,皆可来投。对于文人谋士,可让他们参与政务谋划、政策制定;而有武艺或军事才能者,便充实到军队中。”

宋青书目光诚挚,接着道:“另外,还可在各地兴办私塾、书院,培养本地人才,为长远发展奠定基础。如此,文能安邦,武能定国,我等势力方能稳固壮大。且民心所向,元军便再难有可乘之机。”

张无忌微微颔首,脸上露出赞许之色,目光温和地看着王胜和宋青书,说道:“不错,你二人所想的与我确实有相似之处。王将军所言扩充军备,乃是立足乱世之根本,有了强大的武力,方能保境安民,抵御元军反扑。而宋兄弟提议的招揽人才、兴办教育,更是长远之计,能为我们的势力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他站起身来,缓缓踱步,接着道:“如今我们既要加强军事力量,又要广纳贤才,双管齐下,才能在这乱世中站稳脚跟。王将军,扩充军备之事便交由你负责,务必做到严谨细致,不可马虎。宋兄弟,招贤馆和书院的设立,就由你牵头操办,希望能吸引天下英才,为我所用。”

张无忌微微皱眉,神色凝重地继续说道:“不过,光靠政策推行是可以改良豫州的走向,但如若没个盟友相助,势力单薄,怕是难以在乱世立足。元军势大,周边还有不少地方势力,我们虽有所发展,但独木难支。”

他看向王胜和宋青书,目光深邃:“王将军、宋兄弟,你们觉得我们该与哪些势力结盟为好?是那些同样反抗元军的义军,还是一些地方豪强?亦或是其他?”张无忌深知,在这乱世纷争中,一个合适的盟友能带来巨大的助力,可若选错盟友,也可能带来无穷的后患,因此,结盟之事需谨慎考虑。

宋青书微微欠身,目光闪烁着睿智的光芒,恭敬地说道:“教主武功高强,威震江湖,那些江湖门派,不论是名门大派还是绿林豪杰,对教主的神勇皆有所耳闻,自会心生敬仰,归顺教主也是情理之中。且教主心怀苍生,行仁义之事,这等胸怀更是让江湖人士倾慕。”

他稍作停顿,整理了一下思绪,接着道:“但仅仅依靠江湖门派,还不足以在这乱世中成就大业。若能与割据一方的霸主交好结盟,那就更好了。这些霸主手握重兵,占据着大片土地和资源,与他们结盟,我们便能在军事、物资等方面获得有力的支持。而且,借助他们的势力,我们可以更快地扩大影响力,在对抗元军时也能多一份助力。不过,在选择盟友时,还需谨慎考察,确保对方与我们的目标和理念相符,以免日后生出变故。”

王胜重重地点了点头,脸上满是赞同之色,抱拳道:“宋公子所言极是!主公神功盖世,江湖中谁人不知谁人不晓,那些门派归顺是迟早的事。可这乱世纷争,光靠江湖豪杰,终究是不够。与割据霸主结盟,咱就有了更足的底气。”

他顿了顿,双目圆睁,眼神中透露出一股豪迈之气,接着说道:“有了这些盟友,咱们的兵力能得到补充,粮草辎重也有了保障。到时候,就算元军再来进犯,咱们也能从容应对。不过正如宋公子所说,选盟友可得擦亮眼睛,不能找些心怀鬼胎的人,否则反受其害。末将愿为主公探查这些霸主的底细,为主公结盟之事尽一份力!”

张无忌目光温和地看着王胜和宋青书,微微颔首,说道:“二位有心了,有你们相助,实乃我之幸事。王将军愿探查盟友底细,宋兄弟善谋划结盟之事,有你们操办,我便放心许多。”

他微微皱眉,略作思索后继续道:“只是这结盟之事,还需从长计议。我们要先派人暗中打探各割据势力的实力、为人以及他们对元军的态度。切不可贸然行事,以免陷入被动。待掌握了足够的信息,我们再商议具体的结盟策略。还望二位多费些心思。” 说罢,张无忌眼神中满是信任与期待,看向二人。

王胜立刻抱拳,身姿挺拔,大声应道:“主公放心,末将定当竭尽全力,把那些割据势力的底细摸得清清楚楚,绝不让主公失望!”他的声音洪亮,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坚定。

宋青书则微微躬身,神色恭敬,温声道:“无忌兄所言极是,结盟之事确实需谨慎。青书定会仔细谋划,与王将军密切配合,为我们寻得可靠且有力的盟友。”他目光沉稳,透露出胸有成竹的自信。

张无忌微微点头,脸上露出一丝疲惫却又带着坚定的神情,轻声说道:“既如此,若无要事,便退下吧。你二人也去休息,养足精神,后续还有许多事要做。”说罢,他微微揉了揉太阳穴,目光温和地看向王胜和宋青书。

王胜和宋青书齐声应道:“是!主公也早些歇着。”两人抱拳后退两步,转身出了书房,脚步声渐渐消失在回廊里。暮色透过窗棂在青砖地上拖出长长的影子,将张无忌独自沉思的身影拉得老长。

张无忌待二人离去后,心中思绪仍在翻涌。他决定到后山去,让自己的内心平静下来,也顺便活动一番。

只见他身形一闪,如同一道黑色的闪电般从府邸中疾掠而出。脚尖轻点地面,便已跃出数丈之远,眨眼间便消失在府邸的围墙之外。

一路上,他施展着精妙的轻功,在街道的屋顶上飞掠而过。行人只觉眼前黑影一闪,还未看清是什么,张无忌便已远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