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春信入窗来(1/1)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空间女配在六零》最新章节。
二月的风还裹着残冬的寒意,医疗站后山的积雪却已开始松动。凤紫鸾蹲在手术室后的空地上,指尖轻轻拨开表层冻土——几株嫩绿的杏芽正怯生生地探出头来,像婴儿蜷曲的指尖,沾着细碎的雪粒,在晨光里微微发颤。
"凤院长!"小李抱着摞病历本从院门外跑进来,棉帽子上还挂着未化的冰凌,"县卫生局来电话,说要组织全高原的赤脚医生来咱们这儿培训!说是参观手术室,学习无菌操作......"
凤紫鸾直起腰,望着那几株新芽,忽然想起去冬君陌离说的话:"等雪化了,春风一吹,杏树就会抽新芽。"此刻那些嫩芽正印证着他的预言,而更让她心动的,是电话里提到的培训——这意味着手术室的经验将传递给更多人。
"君陌离呢?"她问。
"君参谋长今儿一早就骑马去县里了!"小李搓了搓冻红的手,"听说要去接军区派来的专家,还要协调培训用的器材......"话音未落,远处传来熟悉的铃铛声,一匹棕色的小矮马驮着个人飞奔而来,马上的人军大衣被风吹得鼓起,正是君陌离。
"到了!都到了!"君陌离翻身下马,声音里带着掩不住的兴奋,"军区卫生部的李专家来了!还带了套最新的显微手术器械,说是给咱们手术室添置!"他拍了拍马脖子,"县里的班车也到了,三十多个赤脚医生正往山上赶呢!"
凤紫鸾接过君陌离递来的信封,里面是张培训日程表——上午理论课,下午实操演示,晚上还有经验交流会。她望着那几株杏芽,忽然明白这场培训不仅是技术的传递,更是希望的播种。
"手术室准备好了吗?"她问。
"张医生带着人提前打扫了,"君陌离指着手术室的方向,"无影灯重新调试过,消毒锅也试运行了,连显微镜都摆好了位置。"他转头看向凤紫鸾,"你昨儿熬的那锅艾草消毒水,我让小周灌了三个大桶,足够用三天。"
正说着,医疗站的喇叭里响起悠扬的藏族民歌。卓玛和几个小姑娘蹦蹦跳跳地跑过来,扎着崭新的红头绳,手里举着个竹编的托盘——上面摆着刚烤好的杏仁饼,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君参谋长!凤院长!"卓玛举着一块饼干,"我奶奶说,来培训的叔叔阿姨们肯定饿了,让我们烤了杏仁饼!"她转头指向后山,"你们看,杏树发芽啦!"
凤紫鸾顺着她的手指望去,只见手术室后的空地上,那几株杏树已抽出十几厘米长的嫩枝,叶片边缘还带着淡淡的鹅黄,在残冬的枯草间显得格外鲜嫩。她忽然想起去冬那场大雪——当时她还担心杏树会被压垮,如今它们却在新春里焕发出勃勃生机。
"快给大伙送去!"她接过托盘,指尖碰到卓玛微凉的手指,"记得给李专家也留几块。"
"不用啦!"卓玛晃了晃脑袋,"我阿妈说了,等培训完了,让大伙都去后山看看杏树,说那是'希望树'!"
培训开始时,手术室里坐满了人。赤脚医生们穿着洗得发白的蓝布褂子,怀里揣着笔记本,眼睛亮晶晶地盯着讲台上的显微镜。李专家扶了扶眼镜,指着手术床说:"咱们今天先讲无菌操作,这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就像高原种树,根须得干净,苗子才能长得壮实。"
凤紫鸾站在一旁,看着台下那些专注的面孔,忽然想起自己初学无菌操作时的手忙脚乱。如今她不仅能熟练配合手术,还能将这些知识传授给更多人——这或许就是君陌离常说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接下来,"李专家拿起手术钳,"我给大家演示如何正确使用显微器械。"他转头对君陌离说,"小君,麻烦你帮我递一下那个托盘。"
君陌离应了声,稳稳地托住托盘。凤紫鸾望着他专注的侧脸,忽然明白——这座手术室不仅是砖瓦水泥的堆砌,更是无数人用汗水与期盼浇灌出的希望。它像一棵杏树,根须深深扎进高原的土地,枝丫间结出的果实,正被一双双温暖的手传递到更远的地方。
午休时,卓玛和几个小姑娘端着保温桶在院子里忙碌。"凤院长,喝口热汤!"卓玛举着碗,"我奶奶熬了羊肉汤,说是给讲课的叔叔阿姨补身子!"她又指向后山,"你们看,杏树叶子更绿啦!"
凤紫鸾接过汤碗,热气立刻模糊了眼镜片。她望向远处,只见那几株杏树的嫩叶已舒展开来,在春风里轻轻摇曳,像一把把小巧的绿扇子。忽然想起去冬那场大雪——当时她还在担心杏树能否存活,如今它们却在新春里焕发出如此蓬勃的生命力。
"君陌离,"她轻声问,"你说,这些杏树明年会开花吗?"
"会。"他正帮着张医生整理器械,闻言转头笑道,"会开很多很多花,然后结出很多很多果子。"他指了指手术室后的空地,"等果子熟了,咱们摘下来给赤脚医生们尝尝,就像今天他们分享经验一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下午的实操演示更热闹。赤脚医生们分成小组,在手术台前轮流练习无菌操作。李专家和君陌离穿梭其间,耐心地纠正每一个动作。凤紫鸾则负责准备器械,看着那些年轻的面孔从生疏到熟练,她忽然明白——知识的传递就像春风,轻轻拂过,便能唤醒沉睡的种子。
"凤院长,"培训结束的傍晚,县卫生局的王干事握着她的手,"这次培训太成功了!赤脚医生们都说学到了真本事!"他转头看向手术室,"特别是这无菌操作的规范,比咱们县医院还严格!"
凤紫鸾望着手术室里忙碌收拾的人群,忽然想起去冬那场大雪——当时她还在为物资短缺发愁,如今却能从容地举办这场培训。而这一切,都源于那几株在风雪中坚守的杏树,源于君陌离和乡亲们跨越风雪送来的温暖。
"君陌离,"她轻声问,"等明年春天,咱们给杏树施点肥吧?"
"好。"他正帮着卓玛收拾杏仁饼的托盘,闻言转头笑道,"还要给它们搭个架子,免得风大吹断了枝丫。"他指了指手术室后的空地,"等杏树开花了,咱们在这儿办个赏花会,邀请乡亲们一起来。"
夜色渐浓,星光洒在手术室明亮的窗台上。卓玛的笑声、民歌的旋律、杏叶沙沙的响声,混合成高原春夜独有的温暖。凤紫鸾望着窗外那几株杏树,忽然明白——这杏树不仅是大自然的馈赠,更是人与人之间温暖传递的象征。它会在高原的风雪中屹立,在岁月的流转里见证生命的奇迹,就像此刻并肩而立的他们,虽然平凡,却用爱与坚守,点亮了高原的希望之光。
"君陌离,"她轻声问,"以后的每个春天,咱们都一起看杏花吗?"
"会。"他望着远处的山峦,声音坚定而温柔,"以后的每个春天,咱们都一起看杏花,一起迎接希望,一起守护这手术室里的春天。"
远处,传来建筑工人收工的吆喝声,混合着卓玛清脆的歌声,像一阵温暖的风,吹过二月的医疗站,吹向充满希望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