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琐事(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四十岁,正是躺着挣钱的年龄》最新章节。
饭桌上,
小姨一边夹菜,一边喜滋滋地提起,她家刚在附近单元楼买了个三居室。
“就在旁边那栋,不远。”
小姨笑着说。
“那挺好,”
曹昆扒拉了一口面,含糊地应着:“这下我妈可算有伴儿了,天天能凑一块儿唠嗑。”
跟老头老太太坐一块儿聊天,曹昆早就摸透了规律。
他们嘴里基本没啥“未来规划”,就算提起来,那也是板上钉钉的事儿
——不是帮儿子闺女带孙子孙女,就是盼着这个孩子出息,那个孩子平安。
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把孙子给带大,我这一辈子的任务也就算完成了。
剩下的时间,全在唠东家长、西家短。
聊着聊着,最后总免不了要感慨几句:
“哎哟,你看那谁谁谁,真是命好啊,儿孙孝顺,享清福喽!”
“唉,那谁谁谁就命苦了,一辈子操劳,老了还受罪……”
曹昆对这些早就习以为常,偶尔听到熟悉的名字,也会插一句:
“哦?您说的是不是XX村那个谁谁家的儿子?”
至于柳月?
曹昆瞥了一眼身边听得津津有味的女人。
嘿!
显然,这种充满烟火气的“乡村八卦”对她来说,新鲜得很!
估计她以前是真没见识过这种七大姑八大姨围坐唠嗑的场面!
曹昆本来打算吃完饭就溜,可看柳月听得入迷的架势,
他也只能硬着头皮继续“享受”这轮信息轰炸。
“爸,我二姑啥病啊?”
曹昆无聊的插了一句嘴。
“听说是胃啊肝啊的问题,具体你三爸六叔也说不清楚。”
老爸嘬了口烟,吐出一团烟雾,眉头微皱回答道。
“哦,那明天去了拿啥?”
他最烦走亲戚,送礼这事太费脑子!
“家里堆着别人提来的不少呢,待会儿走的时候你挑几样带上。”
老妈在一旁接话,想了想又补充,
“要不…你明天临走前过来一趟?冰箱里的肉啊水果啊,给你姑带上点。”
曹昆无奈应下。
“行吧行吧,”
反正大家都这样,随大流吧,还省心。
好不容易熬到下午两点多,救星来了!
大伯家的堂姐和六叔家的堂妹,带着孩子过来了
——说是来铺子里帮忙干活的。
曹昆一共有三个堂姐妹:大伯家的堂姐,三爸家的堂姐,六叔家的堂妹。
其中,大伯家和六叔家的堂姐妹在城里都买了房,三爸家的堂姐还在农村。
六叔家的堂妹: 因为老爸和六叔关系一直不错,走动勤,所以这几年两家时不时来往。
大伯家的堂姐: 曹昆记得上次见她,还是他家刚从京城搬回来那会儿。
后来?
基本就没啥来往了。
老妈倒是提过,说堂姐的儿子好像来过一两次,但曹昆没在家没见过人。
看着眼前笑容满面的堂姐,曹昆心里还真有点复杂。
怎么说呢?
小时候,他跟堂姐夫关系特别好,没少蹭人家的书看
——印象最深的就是那本《推背图》了,当时可看的他一愣一愣的。
他也明白:
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人性如此,怨不得亲戚,只怨自家当年没本事。
但此刻,那些模糊却温暖的记忆涌上心头,心底因疏远而生出的那点隔阂,
倒被冲淡了不少,反而生出一丝旧日的亲近感。
至于旁边那个叽叽喳喳、像只小麻雀似的堂妹(六叔家的),
曹昆看着她,总忍不住想伸手揉揉她的脑袋。
这个从小没了娘、跟着奶奶、小姑长大的堂妹,跟他自小就很亲近。
寒暄了几句,家里人也准备去铺子那边忙活了。
曹昆顺势起身告辞。
让他有点意外的是柳月。
这姑娘居然主动开口要留下来帮忙。
曹昆看了她一眼,没多说什么,只是点点头,众人就一起出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