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琐事(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四十岁,正是躺着挣钱的年龄》最新章节。

(作者注:刚才乘凉时,见一小娃娃吭哧吭哧非要扶起超市门口倒掉的儿童车。

他奶奶拽都拽不动。

我心说这孩子真懂事,刚想夸两句,结果小家伙扶稳了,“哐当”一下又给推倒了!

嘿,敢情扶起来就为了再推一把?

曹昆看得直乐,心说这小崽子长大准是个有本事的“人才”!)

“行,那我直接给大哥打个电话吧。”

听完父母关于二姑的事,曹昆应了一声。

亲戚这玩意儿,有时候真不是说断就能断干净的,

除非你真穷得连亲戚都绕着走,怕沾上晦气,大事小事都不通知你。

曹昆从老爸那要了堂哥(大伯家)的电话,拨了过去。

“喂?哪位?”

电话那头传来堂哥有些嘈杂的声音,像是在忙活。

“大哥,我,大饺。”

曹昆用家里人都知道的小名自报家门,

“去二姑家,你们打算啥时候去啊?”

“哦!大饺啊!”

堂哥的声音立刻大了几分,透着熟稔,

“去二姑家?明后天都成啊!就等着你了!”

听背景音像是在工地,曹昆也没多寒暄:

“那成,就明天吧,大哥。”

“好嘞!明儿见!”

堂哥爽快答应,两人便挂了电话。

放下手机,曹昆又随口问了两句老家修路和房子的事。

老爸摆摆手:

“都弄利索了,钱到位啥都好办。”

曹昆也就没再多问。

一转头,看见老妈和小姨正围着柳月问长问短,

柳月笑盈盈地答着,气氛倒是融洽。

曹昆对这种“查户口”式的盘问有点发怵,赶紧找了个借口:

“你们聊着,我去旁边看看下棋的。”

说完就溜达到隔壁一家卖菜兼卖面条的小铺子门前。

那里常年摆着个小方桌,几个老街坊正杀得难解难分。

他先去小区门口另一边的小商店买了瓶冰镇可乐,回来往旁边小板凳上一坐,

拧开盖子灌了一大口,冰凉的汽水顺着喉咙下去,浑身一个激灵,爽!

这一看,就看了整整一个多小时。

没办法,曹昆骨子里还刻着小时候的三大爱好:

看小说、下象棋、练功夫。

功夫这玩意儿,条件有限,初中那会自己瞎折腾了一阵子就撂下了;

象棋呢,上了高中后,慢慢被篮球取代了;

唯独看小说这事儿,门槛最低,也最持久。

读书的时候是省下早饭钱去租书店,后来有了智能手机,就到处搜免费小说看。

再后来……书旗、、起点这些地方也不免费了,他就摸到了番茄小说这块宝地。

一看,就扎进去了,好几年没挪窝。

他估摸着,自己两个手机上的番茄阅读时长加起来,怕是早超过一万二千小时了。

这大概是他这辈子,除了单身外,坚持得最久、也最“废寝忘食”的一件事了。

正看得入神,衣角被轻轻拽了拽。

曹昆低头,是建红家的小丫头。

“表叔(本来想写方言,结果作者不知道这称呼的字怎么写,只能用通用的了),”

小姑娘仰着脸,

“我妈说,奶奶喊你回家吃饭哩!”

曹昆这才回过神,笑着应了声:

“哎,好,这就回。”

他丢下手里的烟头,用脚尖碾灭,顺手揉了揉小丫头的脑袋,牵起她的小手往家走。

至于柳月,早就被老妈她们招呼回去了。

每次回家,饭桌上的“老三样”基本跑不了:

要么是汤头油亮、酸香开胃的臊子面,

要么是口感劲道、带点发酵微酸的酸长面(当地一种特色面食)。

配上一个扎实的肉菜

——通常是猪肉炒辣椒或者白菜、粉条啥的,再来一个爽口的凉拌菜。

凉拌的花样多点,比如凉拌包菜、凉拌菜花等等,简单时切点洋葱丝腌拌一下都可以,

要是碰巧了,别人给点应季的野菜,凉拌野菜也是常有的事。

米饭、火锅或者炖大肉?

一年也吃不了几回,那是极偶尔的“改善生活”。

曹昆不知道别家是不是也这样,反正他家这些年就这么过来的。

现在条件好了些,变化就是桌上水果不断,冰箱里牛羊肉、鸡肉也常备着,

但这吃饭的习惯和味道,似乎没怎么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