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殿前暗交锋(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我,嬴政,带领逆臣开创新世》最新章节。
翌日,晨曦彻底驱散了夜的阴霾,启明城在肃杀之后,迎来了一场与众不同的盛典。地点,不在旧日的咸阳宫,而在象征着新政与新世、于阿房宫遗址上建立的启明城白虎殿。殿前广场上空,飘扬的不再是单一的玄鸟旗,而是代表联邦各组成部分的多种旗帜,簇拥着中央那面以玄鸟、星辰、稻穗与齿轮交织而成的“华夏联邦”徽章。
文武百官,各邦国、部族代表,诸子百家魁首再次齐聚。经历了昨日的刺杀风波,每个人的脸上都多了几分谨慎,但更多的是一种对未来的迷茫与探寻。他们知道,今日将要确立的,可能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格局。
“文明守护者,执政院首席,嬴政阁下驾到——!”
内侍的唱喏声响起,称呼已然不同。没有“陛下”,没有“万岁”,只有代表职责与地位的“守护者”与“首席”。
嬴政的身影出现在殿门深处。他未曾穿戴任何前朝的冕服,仅以一袭玄色深衣,衣袂上以暗金丝线绣着简约的星辰与山河纹路,象征其守护文明、监察天下的职责。他步履沉稳,目光扫过广场,那目光中不再仅仅是帝王般的威严,更添了一种俯瞰文明长河、超然于世俗权争的深邃与冰冷。
他走到玉阶最高处,那里没有设立龙椅御座,只有一个造型古朴、如同从山体中开凿出的石座,那是“守护者之座”。
“众卿免礼。”嬴政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谢守护者!谢首席!”回应声依旧响亮,却少了几分对皇权的畏惧,多了几分对全新体制的审视与适应。
繁琐的旧式礼仪被大幅简化,盛典的核心很快进入到对北疆之行的总结与对未来的规划。
由新任的典客尚书张良,首先宣读了以“守护者”与“执政院”名义联合发布的《北疆靖乱及功勋评定文告》。文告中,明确将公输寂定义为“危害文明安全之技术异端”,将星师学派部分人的行为定性为“试图以非法手段干扰文明进程”,而帝国(联邦)的行动则是“依据《大秦宪章》基本原则,维护文明发展秩序”。
随后,对有功将士的封赏开始。赏赐依旧丰厚,但名目已然不同:不再是传统的爵位食邑,而是“联邦贡献积分”、“技术优先授权”、“资源开发配额”以及在新体制下的荣誉职衔。龙且、钟离昧、项庄等将领依次出列,接受的是由执政院首席冯劫和度支尚书萧何联合颁发的、镌刻着联邦徽章的玉牌和文书。
最后,焦点再次汇聚于帝国大元帅项羽身上。他下意识摸了摸衣襟内侧——那里藏着虞姬清晨为他整理衣袍时,悄悄塞进去的一块暖玉,玉上刻着一个小小的“虞”字,带着她手心的温度,让他在这庄严肃穆的场合,心中多了一丝柔软。
张良宣读最后的嘉奖令:
“…联邦帝国大元帅项羽,临危受命,北定妖氛,擒诛首恶,夺回关乎文明进程之重器,功勋卓着,彪炳宪章!经守护者仲裁,执政院决议,特授予‘联邦一级守护勋章’,享联邦元帅终身荣誉衔,于启明城立‘北疆定乱纪功柱’,以彰其功!”
没有九锡,没有剑履上殿,取而代之的是在新体制框架下的至高荣誉和永久铭记。这既是对他功绩的绝对肯定,也明确将其权责限制在了宪章与联邦体系之内。
项羽面无表情,大步出列,登上玉阶。他未曾跪拜,而是依照新的礼仪,右手握拳,置于左胸心脏位置,向守护者之座和执政院代表躬身行礼,声音铿锵:
“项羽,谨代表北疆全体将士,接受联邦嘉奖!此战之功,归于宪章指引,归于守护者坐镇,归于三军将士效命!羽,愿以此为基,继续为联邦效力,护卫文明进程!”
他的回应,同样符合新体制的规范,将个人荣誉置于集体与宪章之下。此刻他心中却想着,等盛典结束,一定要第一时间把这枚勋章拿给虞姬看——那是他们共同期盼的安稳未来的证明。
嬴政微微颔首:“元帅之功,联邦不忘。望日后,依旧能恪守宪章,为华夏屏藩。”
“羽,谨记!”
封赏完毕,嬴政的目光越过众人,再次落到了被看押的公孙良身上。
“星师监正,公孙良。”嬴政的声音将所有人的思绪拉回,“汝学派理念,与宪章所倡导之‘渐进升级、兼容并蓄’文明发展观,颇有抵牾。公输寂更已走上歧路,以身试法。你,以及你所代表的星师学派,于此时此地,有何抉择?”
这不再是君王对臣虏的审讯,更像是两种文明理念的碰撞,是“守护者”在给一个古老学派指明在新世界的出路。
公孙良缓缓抬起头,兜帽下的阴影仿佛淡了一些,露出他略显苍白却异常平静的脸庞。他沉默了片刻,仿佛在组织语言,最终用一种前所未有的、带着学术探讨意味的语气开口:
“守护者阁下,执政院诸位。星师学派观测文明周期,并非为了单纯的破坏或加速,而是试图理解其内在规律。公输寂之举,确属激进失控,偏离了我派‘观测、理解、引导’之本意。如今,旧周期已破,新纪元已启,宪章勾勒之‘渐进’道路,或许…正是另一种更为稳妥的‘引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