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宛城急报,袁术异动(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重生之我在三国当谋主》最新章节。
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棂,恰好落在林凡掌心那枚玄黑玉佩之上。那些原本深邃古朴、看似装饰的纹路,在特定角度的光照下,竟折射出难以言喻的微光,一些极其细微、排列规整的刻度标记,以及几个模糊的篆字隐约浮现。
“规天矩地,… … …”
林凡屏住呼吸,心脏狂跳,试图看清最后几个字,但那光影似乎极不稳定,字迹又过于模糊,任凭他如何调整角度,最终也只能勉强辨认出开头四字。而那些细微的刻度,却清晰可见,其精确和规整程度,绝非这个时代的工匠所能轻易雕琢,更像是一种…超越时代的精密标记。
这枚“墨家矩子令”,远比他想象的更加神秘!它不仅仅是一个信物,其本身似乎就隐藏着秘密!规天矩地?墨家学说里确实有涉及天文、几何、度量衡,但这玉佩上的刻度如此微小精细,究竟是何用途?测量什么?难道真如郭嘉所言,是“丈量天下”的尺规?一个具象化的尺规?
就在他全神贯注研究玉佩之时,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先生!先生!”是徐庶的声音,带着罕见的急切。
林凡迅速将玉佩收回怀中,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面色恢复平静:“元直兄,何事如此匆忙?”
徐庶推门而入,脸色凝重,甚至来不及行礼,便将一份写在粗糙麻布上的密报递到林凡面前:“暗羽急报!来自南阳方向!”
林凡接过密报,快速浏览。上面的字迹潦草,显然是在极其紧急的情况下书写而成。内容更是让林凡瞳孔骤缩:
“南阳军异动!大将张勋领精兵八千,辅兵万余,已出宛城(南阳郡治),沿白河向南推进,目的地疑似我新野、安众等县!其军中所携,非仅刀矛弓弩,更有大量攻城器械组件,云梯、冲车甚众!另,侦骑探得,袁术麾下谋士杨弘随军同行。动向可疑,绝非寻常巡边劫掠!望速决断!”
新野!安众!这两个县位于南阳盆地南部,白河西岸,是南郡最北面的屏障,如同抵在南郡咽喉处的盾牌。一旦失守,袁术军便可沿白河、汉水长驱直入,直逼南郡腹地,威胁宛城!
而且,出动近两万大军,携带大量攻城器械,还有谋士随行!这绝不是小规模的武装挑衅或抢掠,这是一场有计划、有目的的军事进攻!目标是夺取战略据点!
“消息何时传来?”林凡急声问道,手指因用力而微微发白。
“两个时辰前,潜伏在宛城(南阳)的暗羽成员冒死送出。按时间推算,张勋的先头部队,此刻恐怕已接近甚至越过边境!”徐庶语速极快,“主公和高顺将军已在议事厅!”
“走!”林凡毫不犹豫,抓起那份密报,与徐庶快步冲向郡守府议事厅。
厅内,气氛如同绷紧的弓弦。刘擎面色铁青,来回踱步。高顺一身戎装,挺立如松,脸色冰冷,眼中却燃烧着战意。石韬也在一旁,眉头紧锁。
见林凡和徐庶进来,刘擎立刻迎上前:“先生,你来了!南阳急报,袁术终于要大举动手了!”
林凡将手中密报递给刘擎:“情况比我们预想的更糟。张勋并非试探,而是意在夺取新野、安众,打通南下通道!”
高顺沉声道:“新野、安众两城,城墙不算高厚,守军各仅五百余人,且并非精锐。面对近两万大军围攻,绝难久守!一旦失守,南郡北门洞开!”
“刘表的反应呢?”林凡突然问道,“州牧府可有消息?袁术如此大动干戈,刘景升不可能不知情!”
徐庶摇头:“尚无消息传来。按刘表一贯作风,恐先以静制动,观望局势,甚至…可能想借袁术之手,进一步削弱我等实力。”他的话语中带着一丝冷意。
“岂有此理!”刘擎怒道,“他身为州牧,岂能坐视袁术入侵荆州而不理?!”
“对他而言,南郡是屏障,也是隐患。”林凡冷静得近乎残酷,“若我等能与袁术两败俱伤,或许正是他最乐见的结果。至少,在看清形势之前,他不会轻易派出援军。”
厅内一片沉默,一股冰冷的压力笼罩在每个人心头。外有强敌压境,内无可靠援军,难道真要凭南郡一己之力,硬抗袁术的数万大军?
“不能指望刘表,至少不能完全指望。”林凡打破沉默,目光锐利地扫过众人,“唯有自救!新野、安众必须守!而且要守住!”
“如何守?”石韬忧心忡忡,“两城兵力薄弱,仓促间难以增援。即便高将军率主力驰援,我军满打满算,能战之兵不过四千余,还要分守两地,面对近两万敌军,兵力悬殊太大!且我军骑兵稀少,野战处于绝对劣势。”
“不能硬拼,只能智取,并充分利用城池之利。”林凡走到悬挂的简陋地图前,手指点向新野和安众,“高将军,若由你主持防务,你需要什么?又能守住多久?”
高顺目光如电,凝视地图,毫不犹豫地回答:“兵力!足够的弓箭、弩箭、擂木、滚石、火油!新野、安众城防皆有待加固之处,尤其是城门和角楼。若有这些,顺可依托城池,层层阻击。然…敌军兵力五倍于我,若不惜代价猛攻,且拥有大量攻城器械…顺最多只能保证每城坚守…五到七日。”这是一个基于残酷现实的判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五到七日…”林凡沉吟片刻,眼中闪过决断,“够了!元直兄,立刻以主公和我的名义,草拟两份文书。一份急送襄阳州牧府,语气要急切但不失恭谨,详述袁术大举入侵、意在夺取荆州北疆之事实,强调新野、安众危在旦夕,南郡将士必誓死抵抗,然力有未逮,恳请州牧大人速发援军!并点明,若北疆失守,袁术兵锋将直指襄阳!”
“另一份,”林凡语气转冷,“送往与蔡瑁交好、负责军械调拨的州府官吏处,抄送蒯越。就以‘奉州牧之命,试点军械革新,加固北疆防务’为由,催促之前承诺拨付的工匠、物料,特别是箭簇、弩机、生铁、火油等,要求他们即刻发运!语气可以强硬一些,点明若因军械物资不足导致城破,我等必如实向州牧禀明缘由!”
这是借力打力,既是向刘表施压求援,也是趁机落实之前“敲诈”来的资源,更是给蔡瑁等人上眼药,让他们不敢在军械物资上过于掣肘。
“妙!”徐庶眼睛一亮,立刻领会意图,“我即刻去办!”
“石先生!”林凡看向石韬,“政务方面,立刻动员宛城及周边县所有工匠、民夫,全力赶制箭矢,收集擂木滚石,烧制火油。同时,发布安民告示,稳定民心,但也要暗中做好…最坏的打算。”他的意思很明确,万一前线失守,宛城需要提前准备。
石韬面色凝重,重重点头:“韬明白,这就去安排!”
“高将军!”林凡最后看向高顺,“军务为重!我给你三千精锐,其中包含所有弩兵和您的陷阵精锐。你立刻率军北上,如何分配两城兵力,由你临机决断!你的任务不是歼灭敌军,而是不惜一切代价,将张勋的主力,给我牢牢钉在新野、安众城下!消耗他们,拖延时间!为我们争取应变之机!我会尽快筹措物资,送往前方!”
“诺!”高顺抱拳领命,没有任何废话,转身大步流星而出,甲叶铿锵作响,杀气腾腾。
一道道命令如同疾风般传出,整个南郡机器瞬间高速运转起来。战争的阴云,终于沉重地压在了这片刚刚恢复些许生机的土地上。
刘擎看着林凡在瞬间做出的一系列部署,井井有条,应对沉着,心中稍安,但忧虑并未减少:“先生,即便高将军能守住旬日,若襄阳援军不至,又如之奈何?届时兵疲粮尽,城池终将不保。”
林凡目光投向地图上南阳郡的更北方,眼神深邃:“袁术此举,倾力而来,其南阳本土必然空虚。而且,他如此公然大举进攻荆州,难道就不怕其他方向出事吗?比如…兖州的曹操?徐州的吕布?甚至…近在咫尺的颍川?”
刘擎一愣:“先生的意思是?”
“我们不能只被动挨打。”林凡手指重重地点在南阳郡的位置,“需得想办法,让袁术后院起火,或者让他感到来自其他方向的威胁,迫使其分兵,甚至退兵!”
“可是…如何能做到?”刘擎觉得这想法虽好,却难以实现。他们与曹操、吕布并无交情,颍川更是袁术势力范围。
林凡脑中飞速运转,现代的历史知识和对三国人物性格的了解相互碰撞。袁术性格骄狂,却多疑;曹操雄才大略,绝不会放过任何扩张的机会;吕布勇而无谋,见利忘义…
一个大胆而冒险的计划雏形,开始在他脑中逐渐成型。但这需要时间,需要契机,更需要…一条能够将信息准确送达关键人物手中的秘密渠道。
他想到了郭嘉,想到了那枚墨家矩子令…但远水难救近火。
高顺的行动极为迅速。三千精锐连夜开拔,火速北上。得益于平日严酷的训练和高效的指挥系统,部队在第二天傍晚便已抵达前线区域。
高顺审时度势,判断张勋主力会优先进攻位置更重要、城防稍强的新野,遂亲自率领两千五百人进驻新野,其中包括几乎所有的强弩手和他的七百陷阵精锐。同时,他派出一名得力部下,率领五百精锐驰援安众,并带去他的死命令:安众城小,不必死守,若敌军势大,可依城灵活阻击,最大程度杀伤敌军有生力量后,伺机向新野方向撤退,汇合主力,集中力量守备新野!务必保存有生力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