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尺规初现,归途截杀(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重生之我在三国当谋主》最新章节。

“谢就不必了。”郭嘉摆摆手,又恢复了那副懒洋洋的样子,“就当是…结个善缘吧。那老家伙的眼光,似乎确实不错。林长史非常人,刘太守亦是有为之主,南郡…或许真能有点意思。”

他话锋一转,忽然问道:“长史既得‘矩子令’,可知其另一重用处?”

林凡一愣,老实回答:“凡不知,请先生指点。”

“此令乃墨家信物,见令如见矩子…当然,那老家伙不管事,这规矩也没几个人认了。”郭嘉笑了笑,“不过,持此令者,可寻求散布各州的墨家子弟相助。这些墨者,或许不通经学,不晓权谋,但于机关匠造、城防工事、医药百工等方面,却各有绝艺。长史欲行‘军械革新’,或欲强城固防,这些人,或许能助你一臂之力。至于能否找到他们,能否让他们心甘情愿为你所用,就看长史自己的本事了。”

这简直是雪中送炭!林凡目前最缺的就是各类技术人才!墨家子弟,正是他最需要的力量!这份“尺规”的份量,此刻在他心中变得无比沉重。

“多谢先生告知!”林凡再次由衷感谢。

“好了,戏看完了,忙也帮了,话也带到了。”郭嘉伸了个懒腰,仿佛做了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嘉也该走了。这荆州之地,格局太小,刘景升守成有余,进取不足,非是我辈驰骋之所。”

他调转马头,准备离去,却又像是想起什么,回头对林凡眨了眨眼,说了一句看似莫名其妙的话:“长史,北地春迟,然冬雪终有消融之时。望早做打算,或许…你我可于北方再会。”

北方?他是在暗示什么?官渡?曹操?林凡心中一动。

郭嘉哈哈一笑,不再多言,与典韦及那名护卫,三人三骑,竟如来时一般,悠然自得地向着北方而去,很快消失在道路尽头。

只留下林凡一行人,站在原地,望着满地狼藉的战场和远去的背影,恍如梦中。

今日发生的一切,信息量之大,冲击力之强,远超过去数日之和。

墨家矩子令、尺规天下、郭嘉典韦、蔡瑁截杀……这一切交织在一起,让林凡感到一条更加波澜壮阔却也更加危险的道路,正在他面前缓缓展开。

“先生…”刘擎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和兴奋,“我们…”

林凡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主公,此地不宜久留!蔡瑁派来的人溃败,恐其还有后手!我等需立刻启程,全速返回宛城!”

“好!”刘擎重重点头。

队伍再次启程,这一次,速度更快,警惕性也提到了最高。

一路再无波折。数日后,风尘仆仆的一行人,终于看到了宛城那熟悉而坚固的城墙。

得到消息的徐庶、石韬、高顺等人早已在城外迎接。见到刘擎和林凡安然归来,众人皆是松了口气,但看到队伍中人人带伤(主要是与追兵搏斗时留下)、神色疲惫中带着一丝未散的惊悸,又心知此番襄阳之行绝非顺利。

回到郡守府,屏退左右,只留下核心几人。

刘擎简单叙述了襄阳之行的经过:刘表的接见与试探、蔡瑁的招揽与逼迫、蒯良的论政、最后的软禁以及林凡献策后得以脱身。

众人听得心情起伏,惊怒交加。尤其是听到蔡瑁竟敢派兵截杀时,高顺勃然变色,周卓更是咬牙切齿。

而当林凡补充了遇到郭嘉、典韦,获知墨家矩子令真相以及被解救的经过时,厅内更是陷入了一片死寂。

徐庶眼中爆发出惊人的光彩:“郭奉孝!竟然是他!还有古之恶来典韦!他们竟然出现在了荆州!墨家矩子令…尺规天下…不可思议!林兄,你此番际遇,真是…”他一时竟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形容。

石韬和高顺则是震惊多于兴奋,这些事情已经超出了他们的常规认知。

“如此说来,蔡瑁已视我等为眼中钉,肉中刺。”徐庶迅速冷静下来,分析道,“而刘表的态度则暧昧不明,既用且防。伏牛山之患,州牧已知其根底,却令我等待命,其意难测。如今我等虽得墨家助力之希望,然远水难解近渴。当前形势,实则更为严峻。”

林凡点头:“元直兄所言极是。眼下当务之急,有几件事需立刻办理。”

他目光扫过众人,开始部署:“第一,高顺将军,即刻起,加大练兵力度,尤其是弩兵与守城演练,提升战力,以备不测。第二,石韬先生,政务方面,加速屯田,清查库府,尤其是军械库存,按我在襄阳所献策之思路,着手秘密进行‘标准化’改造的准备工作,哪怕先从箭矢开始。第三,元直兄,‘暗羽’需全力运转,重点监控两个方向:一是襄阳蔡瑁及其党羽的动向;二是伏牛山,我要知道山里的任何细微变化!第四,设法暗中寻访荆州境内的墨家子弟,此事需极其谨慎,由元直兄亲自负责。”

众人凛然领命。

“主公,”林凡最后看向刘擎,“我等已无退路。前有袁术,后有蔡瑁,侧有伏牛山毒刺,上有刘表掣肘。唯有更快地强大自身,方能在这乱局中杀出一条生路!”

刘擎重重点头,眼神坚定:“一切就依先生之策行事!擎,与诸君共进退!”

会议结束,众人各自领命而去,脚步匆匆,充满了紧迫感。

林凡独自一人走到院中,仰头望向北方的天空。郭嘉那句“北地春迟,然冬雪终有消融之时”仿佛还在耳边回响。

北方…曹操…

难道历史的车轮,终究还是要朝着那个方向碾去吗?而手握“尺规”的自己,又能否真正丈量出一条不同的路?

他低下头,从怀中取出那枚玄黑玉佩——“墨家矩子令”,仔细摩挲着上面那些复杂而古老的纹路。

就在这时,那些原本看似装饰的纹路,在夕阳余晖的特定角度照射下,似乎微微闪烁了一下,紧接着,一些极其细微的、原本绝不可能用这个时代的工艺刻上去的、如同刻度尺般精确的细小标记和几个模糊的篆字,竟然隐约浮现出来!

林凡瞳孔骤缩,猛地将玉佩举到眼前,仔细辨认。

那几个模糊的篆字似乎是…

“规天矩地,… … … ?”

最后几个字过于模糊,难以看清。但那些细微的刻度标记,却让林凡产生了一个荒谬而惊人的联想——这玩意,难道不仅仅是一个信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