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外星语言破解之战(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密统帝国》最新章节。

老可将军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久违的一丝笑容,他拍了拍莉娜的肩膀,手掌的温度透过薄薄的实验服传递过去,给了她莫大的鼓励:“这个思路很大胆,但也很有价值。莉娜,你牵头组建一个语义分析小组,成员由你挑选,需要什么设备尽管提,我来协调。马库斯负责配合你筛选信号片段,把那些干扰最少、强度最高的片段优先提取出来;艾米丽保证设备稳定,尤其是量子计算机,不能出任何差错。”他的目光再次扫过众人,声音里充满了号召力,“所有人都行动起来,我们没有时间犹豫了,每多耽误一分钟,地面上就可能多一个生命消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于是,他们开始了新一轮的研究,实验室里重新燃起了忙碌的气息。语义分析小组将海量的信号数据分割成无数个1-2秒的小片段,每个片段都标注了时间、频率变化、强度、信噪比等十几项参数,这些参数像标签一样贴在每个片段上。然后,他们利用量子计算机对这些片段进行交叉比对,构建了一个庞大的语义关联数据库,试图找出其中重复出现的组合,以及这些组合与蓝顿星球已知事物——从自然现象到人造物体,从情感状态到物理定律——的关联。

这是一项极其繁琐且枯燥的工作,枯燥得像是在沙漠里数沙子,每一粒沙子都长得一模一样,却又暗藏着细微的差别。每一个信号片段都需要人工进行初步甄别,排除明显的干扰波,这个过程需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稍有不慎就可能错过关键信息,莉娜甚至练就了在嘈杂环境中也能专注分析的本领;每一次交叉比对都需要等待数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量子计算机在运算时,散热风扇的声音会变得格外响亮,像是在为他们的耐心加油,实验室里的每个人都学会了在这种噪音中安然入睡,又能在计算机发出提示音的瞬间立刻醒来。莉娜和她的小组成员几乎是连轴转,困了就趴在桌子上眯一会儿,醒了就立刻投入工作,眼睛紧盯着屏幕上不断刷新的比对结果,生怕错过任何一个有用的信息,每个人的眼睛都熬得通红,像是得了红眼病,却没人喊一声累,因为他们知道,休息就意味着放弃,放弃就意味着灭亡。

键盘的敲击声变得更加密集,像是急促的鼓点,实验室里又恢复了之前的忙碌,甚至比之前更加投入。虽然疲惫依旧像影子一样追随着每个人,但每个人的眼神里都重新燃起了一丝希望的火苗,那火苗虽小,却足以驱散心中的绝望。他们知道,这可能是他们最后的机会,是蓝顿星球最后的机会,所以没有丝毫退缩,日夜不停地工作着,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着,仿佛在与时间赛跑,与死神赛跑。

4. 希望的微光

日子一天天过去,语义分析工作进行得异常艰难,像是在泥泞的沼泽中前行,每走一步都要耗费巨大的力气,还随时可能陷下去。最初的一周里,他们没有任何收获,交叉比对的结果要么是零关联,要么是毫无意义的巧合——比如某个信号片段居然和莉娜弟弟发来的简讯编码有5%的相似度,这让她既好笑又心酸,笑着笑着眼泪就流了下来,她赶紧擦了擦,生怕被别人看到。不少人开始怀疑这个思路的可行性,私下里的议论声又多了起来,有人甚至开始准备退路,联系地面上的避难所,询问家人的情况,马库斯每天都会给妻子发一条加密消息,即使有时候妻子因为信号不好无法回复,他也从未间断。莉娜自己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常常在深夜独自留在实验室,反复检查分析流程,调整比对参数,直到眼睛酸涩得看不清屏幕才停下来,她会走到窗边,望着地下通道里微弱的灯光,想象着弟弟现在在做什么,是不是也在望着同样的方向。

老可将军看在眼里,却没有多说什么,他知道这个时候任何指责或催促都无济于事,只能用行动给予支持。他每天都会提前十分钟到实验室,给莉娜带一杯她最喜欢的薄荷味合成茶——这种茶在战时物资紧缺的情况下很难买到,是他托老朋友从后方基地特意捎来的。偶尔他会坐下来听莉娜汇报进展,即使没有好消息,也会温和地鼓励她:“别急,好东西都是熬出来的。当年我们守星际防线,熬了整整三个月才等到援军,现在这点困难算什么。我们已经走了这么远,不能在最后一步停下来,否则怎么对得起那些牺牲的战士。”

终于,在第八天的凌晨三点,当实验室里大多数人都趴在桌上小憩时,转机出现了。莉娜正在分析一段来自信号源稳定期的片段——这段片段是马库斯昨天筛选出来的,强度高达8.7,干扰率却只有11%,是目前为止质量最好的一段。突然,量子计算机发出了“嘀——”的一声悠长提示音,这是他们设定好的高关联度警报,只有当关联度超过30%时才会触发。

莉娜猛地从椅子上站起来,椅子腿在金属地板上划出刺耳的声音,心脏不受控制地加速跳动,像是要跳出胸腔,血液在血管里奔腾,耳边响起了嗡嗡的鸣响。她颤抖着鼠标,指尖的麻木感让她差点握不住鼠标,好几次都点错了图标。点开比对结果的那一刻,她的眼睛瞬间睁大了,瞳孔因为震惊而收缩,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胸口剧烈起伏着。屏幕上显示,这段长达12.7秒的信号片段,与蓝顿星球北极光的光谱数据存在着37%的关联度。虽然这个比例不算高,但在之前的分析中,最高关联度也从未超过10%,这个发现让她的大脑一片空白,只剩下激动在血液里奔腾,眼泪不受控制地涌了出来,顺着脸颊滑落,滴在操作台上,与之前的水渍融为一体。

“马库斯!快过来!艾米丽!所有人都醒醒!”莉娜激动地喊道,声音因为过度兴奋而有些变调,甚至带上了哭腔,她的双手挥舞着,像是在宣泄压抑了太久的情绪。马库斯被惊醒,猛地从桌子上抬起头,脸上还带着睡痕和压出的红印,他揉着眼睛跑过来,嘴里还嘟囔着“怎么了怎么了”,当看到屏幕上的结果时,他瞬间清醒了,眼睛瞪得溜圆,像是要从眼眶里掉出来,嘴里喃喃道:“这是真的?37%?我们……我们终于找到线索了?”艾米丽和其他科研人员也纷纷围了过来,有的人还没完全睡醒,眯着眼睛看屏幕,但当看清上面的数据时,所有人都精神了,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震惊和狂喜,有人甚至激动得拥抱在了一起,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压抑了太久的情绪终于在这一刻爆发出来。

他们立刻将这个发现汇报给了老可将军。老可将军接到消息时正在休息室里打盹,听到汇报后,他只用了十秒钟就赶到了中央控制台。看着屏幕上的关联数据,这位历经沧桑的老将军眼中闪过一丝泪光,他用力拍了拍桌子,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沙哑:“好!好样的!连夜召集所有科研人员,我们对这段信号片段进行深入分析,就算不睡觉,也要把它吃透!”在他的指挥下,实验室里灯火通明,所有人都精神抖擞,疲惫一扫而空,经过反复验证,他们确认这段信号确实在描述某种自然现象,而其波长、频率变化特征与北极光高度吻合。

这些线索虽然很模糊,像是隔着一层毛玻璃看东西,只能看到大致的轮廓,但却像是黑暗中的一丝曙光,瞬间照亮了众人前行的道路,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希望,像是在沙漠中跋涉已久的人看到了绿洲。莉娜的小组士气大振,每个人都像是打了鸡血一样充满干劲,之前的疲惫和绝望一扫而空。他们以这段信号片段为基准,开始反向推导其中的语义编码规则,将信号分解成更小的单元,每个单元都标注上不同的特征,逐一分析每个单元对应的语义。经过两天两夜的奋战,他们发现,信号中的某些频率组合似乎对应着“光”“颜色”“运动”等基本概念,比如一段高频脉冲组合反复出现在描述“光”的场景中,而一段低频波动则与“运动”有着密切的关联。

他们顺着这些线索继续深入研究,像是侦探追踪脚印一样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哪怕是信号中最微弱的波动,也会反复分析上百遍。他们将更多的信号片段与蓝顿星球的自然现象、物体形态进行比对,从高山流水到日月星辰,从动植物到人造机器,甚至还包括了人类的情感表达数据。渐渐地,越来越多的语义关联被发现:有的信号片段对应着“水”“山脉”“森林”,这些都是对自然景物的描述,当这些信号组合在一起时,仿佛能看到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有的则对应着“速度”“距离”“数量”,这些是对物理量的表达,为理解外星文明的科技水平提供了线索。每发现一个新的语义元素,实验室里就会响起一阵欢呼,那种发自内心的喜悦,是之前从未有过的,仿佛每一个小小的发现,都在为蓝顿星球的希望添砖加瓦。

虽然这些都还只是最基础的语义元素,离完整破译外星语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足以让他们看到了成功的希望,像是在漫长的隧道尽头看到了光亮。马库斯兴奋地挥舞着拳头,脸上洋溢着久违的笑容:“我们就像是在拼一幅巨大的拼图,之前拼了半个月都找不到头绪,现在终于找到了第一块关键的拼图!接下来,我们只需要顺着这个思路找下去,找到更多的拼图,就能逐渐揭开外星语言的神秘面纱,到时候我们就能和外星文明对话了!”

实验室里的气氛彻底变得活跃起来,久违的笑声也重新响起,像是沉闷的房间打开了窗户,新鲜空气涌入。科研人员们互相讨论着新发现,分享着各自的见解,有的人甚至开始规划破译成功后的庆祝方式——有人说要喝上一杯真正的红酒,有人说要回家好好睡上三天三夜,莉娜则说要第一时间给弟弟发消息,告诉他这个好消息。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疲惫但满足的笑容,他们知道,最艰难的时刻已经过去,接下来的路虽然依旧漫长,但他们已经找到了方向,找到了前进的动力。

5. 前行的勇气

随着研究的深入,老可将军越来越坚信,与外星人建立沟通是拯救蓝顿星球的唯一希望,这份信念像一颗根深蒂固的大树,在他心中不断生长。每天清晨,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查看最新的破译进展,当看到屏幕上越来越多的语义元素被识别出来,当看到简单的语义组合开始形成——比如“红色的光在运动”“蓝色的水在流动”,他心中的信念也愈发坚定,嘴角的笑容也越来越多。

他常常站在实验室的观景窗前,望着窗外深邃的地下通道,通道里的应急灯发出微弱的光芒,像是黑暗中的星星,指引着前行的方向。虽然看不到地面的阳光,但他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看到了蓝顿星球摆脱图拉丁的统治,重新恢复和平与繁荣的那一天。城市里的孩子们重新回到阳光下奔跑,他们的笑声清脆悦耳,像是银铃般回荡在街道上空;工厂里的机器重新运转,生产出各种生活物资,烟囱里冒出的不再是黑烟,而是清洁的水蒸气;天空中不再有侵略者的战舰,只有自由的飞鸟在蓝天白云间翱翔,偶尔还能看到星际贸易的商船缓缓驶过;星际防御军的战士们卸下盔甲,与家人团聚,餐桌上摆满了丰盛的食物,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幅画面在他脑海中反复出现,清晰得仿佛触手可及,成为了他坚持下去的最大动力。

但他也清楚地知道,这条路还很长,充满了未知和挑战,像是在漆黑的森林中摸索前行,不知道下一秒会遇到什么。外星文明的科技水平如何?他们是友好的还是充满敌意的?他们是否愿意与蓝顿星球结盟?即使建立了沟通,能否在图拉丁帝国的下一次进攻前达成合作?这些问题都没有答案,像一个个巨大的问号悬在他的心头,每一个问题都可能让他们的努力付诸东流,让所有的希望化为泡影。但他不能退缩,也不敢退缩,因为他知道,他的身后是整个星球的命运。

有一次,莉娜在汇报工作时,忍不住问老可将军:“将军,您有没有想过,如果我们最终破译了语言,却发现外星文明不愿意帮助我们,或者他们根本不是图拉丁帝国的对手,那我们该怎么办?”

老可将军沉默了片刻,然后转过身,目光坚定地看着莉娜:“莉娜,我们现在没有退路。即使只有万分之一的机会,我们也要全力以赴。”他指了指屏幕上那些正在被破译的外星信号,“这些信号不仅仅是一段段数据,更是蓝顿星球所有人的希望。我们不能辜负他们。”

他的话让实验室里的所有人都陷入了沉思,随后又都挺直了腰板。他们知道,老可将军说得对,他们肩负着整个星球的命运,没有资格退缩,也没有时间犹豫。

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们加快了破译的速度,像是上紧了发条的时钟,不停地运转着。语义分析小组已经能够识别出上百个基本语义元素,并且开始尝试组合成简单的句子,虽然这些句子还很稚嫩,像是刚学会说话的孩子,但每一个句子都承载着他们的希望。他们还开发了一个临时的语义匹配系统,能够快速将新捕获的信号与已知语义元素进行比对,大大提高了分析效率。虽然还无法理解完整的信号内容,但他们已经能够捕捉到一些关键信息,比如外星文明似乎也面临着某种外部威胁,这种威胁的描述与图拉丁帝国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这让他们看到了结盟的可能性,也让他们更加坚定了破译的决心。

老可将军每天都会抽出时间,和科研人员们一起讨论破译方案,有时候甚至会亲自参与到数据分析中,他虽然不是语言学或物理学专家,但丰富的战场经验让他总能提出一些独特的见解。他的手指因为长时间敲击键盘而有些僵硬,关节处还贴上了止痛贴,但眼神却始终明亮,像是燃烧的火焰,从未熄灭。他心中有信念,有对蓝顿星球的热爱,有对自由和正义的追求,还有对那些牺牲战友的承诺,这些情感交织在一起,支撑着他走过一个又一个难关。

无论前方等待他们的是什么,是成功还是失败,是希望还是绝望,他们都会坚定地走下去,一步一个脚印,绝不回头。因为他们知道,他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们的身后,是整个蓝顿星球的期盼——是避难所里孩子们渴望和平的眼神,是防御军战士们浴血奋战的身影,是所有热爱这个星球的人们的心声。而这份期盼,就像是源源不断的力量,注入到每个人的心中,成为了他们前行的最大勇气,支撑着他们在黑暗中不断探索,直到找到光明的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