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外出探寻(1/1)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唐嫡子风云录》最新章节。

夜幕降临,农舍内的李浩在昏黄的灯光下,仔细整理着简单的行囊。他深知明日踏上的将是充满未知的旅程,但眼中没有丝毫畏惧,只有坚定与期待。收拾妥当后,他吹灭油灯,躺在床上,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城镇中可能遇到的情景,渐渐进入梦乡,为明日的外出探寻积蓄力量。

清晨,第一缕阳光透过窗户的缝隙,轻柔地洒在李浩的脸上。他悠悠转醒,窗外鸟儿欢快的歌声仿佛在为他即将开启的旅程欢呼。简单洗漱过后,李浩再次检查了行囊,确认带上了足够的干粮和水,以及一些必要的物品。他走出农舍,深深吸了一口清新的空气,熟悉的泥土芬芳和青草香气让他心中涌起一丝不舍。这片农田,见证了他初来大唐后的努力与成长,但此刻,为了获取更多知识,改变命运,他必须踏上新的征程。李浩转身,轻轻关上农舍的门,将钥匙藏在熟悉的角落,而后毅然决然地朝着附近城镇的方向走去。

一路上,李浩心情格外舒畅。路边的野花肆意绽放,五彩斑斓,微风拂过,送来阵阵甜香。远处山峦连绵起伏,在阳光的照耀下,仿佛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偶尔有几只野兔从草丛中窜出,好奇地打量他一番,又迅速消失在视野中。随着逐渐靠近城镇,路上的行人也渐渐多了起来。有挑着担子叫卖的小贩,担子上的货物琳琅满目,散发着诱人的香气;有骑着高头大马的富商,神色匆匆,似乎在赶着去谈一笔重要的生意;还有结伴而行的行人,欢声笑语回荡在道路上。李浩混入人群,顺着人流走进了城镇。踏入城镇的那一刻,一股热闹繁华的气息扑面而来。街道两旁店铺林立,招牌琳琅满目,有卖各种精美绸缎的布庄,绸缎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柔和的光泽;有飘出阵阵诱人香气的酒楼,小二站在门口热情地招揽着顾客;还有摆满了各种新奇玩意儿的杂货铺,引得孩子们围在门口,目不转睛地盯着。

李浩穿梭在人群中,耳朵里充斥着各种嘈杂的声音。讨价还价声、叫卖声、谈笑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曲独特的市井交响乐。他一边观察着周围的一切,一边寻找着可以获取信息的地方。终于,他在一个角落里发现了一家茶馆。茶馆里坐满了人,人们一边喝着茶,一边谈论着各种奇闻轶事。李浩眼睛一亮,走进茶馆,找了个空位坐下。他点了一壶茶,静静地听着周围人的谈话。“你们听说了吗?最近城里来了个老夫子,那学问可真是不得了!”一个穿着长衫的中年人说道。“哦?真有此事?快说说,这老夫子究竟有何厉害之处?”旁边一个年轻人好奇地问道。“这老夫子啊,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对我大唐的历史、政治和文化更是了如指掌,据说连朝中大臣都曾向他请教过问题呢!”中年人得意地说道,仿佛自己与老夫子很熟一般。李浩心中一动,这不正是自己要找的人吗?他赶忙凑过去,恭敬地问道:“这位兄台,不知您可否告知,这老夫子现在何处?”中年人上下打量了李浩一番,见他穿着朴素,但气质不凡,便说道:“这老夫子住在城西的一处小院里,平日里深居简出,你若要找他,恐怕得费些周折。”李浩连声道谢,又向其他人打听了一些关于老夫子的事情,得知老夫子为人正直,对学问要求极高,收徒也极为严格。

离开茶馆后,李浩按照众人所指的方向,朝着城西走去。一路上,他心中既兴奋又紧张。兴奋的是终于找到了可能帮助自己学习的人,紧张的是不知老夫子是否会答应自己的拜师请求。城西相对城东来说,显得安静了许多。街道两旁种着高大的槐树,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李浩沿着街道仔细寻找,终于在一个小巷子里找到了老夫子的居所。那是一座古朴的小院,院墙有些斑驳,大门紧闭着。门口两侧摆放着两盆兰花,淡雅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李浩深吸一口气,上前轻轻叩响了门环。

“咚咚咚……”敲门声在寂静的小巷里格外清晰。过了一会儿,门“吱呀”一声开了,一个童子探出头来,好奇地看着李浩:“你是谁?有何事?”李浩赶忙躬身行礼,说道:“劳烦小哥通传一声,晚辈李浩,久闻老夫子学识渊博,特来拜会,希望能拜入老夫子门下,学习大唐知识。”童子上下打量了李浩一番,说道:“你且稍等,我去问问夫子。”说完,便关上了门。

李浩在门口焦急地等待着,心中默默祈祷着老夫子能够答应自己的请求。时间仿佛凝固了一般,每一秒都显得格外漫长。过了许久,门再次打开,童子说道:“夫子有请。”李浩心中一喜,赶忙跟着童子走进小院。小院不大,但收拾得十分整洁。正中间是一间书房,书房的门敞开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正坐在书桌前,翻阅着书籍。

李浩走进书房,恭敬地跪在地上,说道:“晚辈李浩,拜见老夫子。久闻夫子大名,如雷贯耳,晚辈对大唐知识如饥似渴,恳请夫子收晚辈为徒,传授晚辈学问。”老夫子放下手中的书,抬起头来,目光如炬地看着李浩。他仔细打量着李浩,从李浩的眼神中,他看到了坚定与渴望。“你为何想要学习大唐知识?又为何认定我能教你?”老夫子缓缓问道。李浩抬起头,真诚地说道:“晚辈虽出身平凡,但心怀大志。深知大唐如今内忧外患,晚辈希望能通过学习知识,为大唐效力,改变大唐的命运。听闻夫子精通大唐的历史、政治和文化,晚辈相信,只有夫子能教导晚辈,让晚辈实现抱负。”老夫子微微点头,沉思片刻后说道:“看你言辞恳切,态度真诚,不过,收徒一事,非同小可,我需再考量考量。你且先回去,三日后再来,我自会给你答复。”李浩心中有些失落,但他也明白,老夫子如此慎重也是情理之中。他再次叩首,说道:“多谢夫子,晚辈三日后再来。”说完,李浩起身,跟着童子走出小院。他回头看了看小院,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争取到这个学习的机会。

夕阳的余晖洒在李浩的身上,将他的影子拉得长长的。他迈着坚定的步伐,离开了城西,朝着郊外农舍的方向走去。一路上,他思索着如何在这三天内展现自己的诚意和决心,让老夫子答应收自己为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