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版权案遗产:古籍店的未来(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告白指令请签收》最新章节。

这个词让我胸口发闷。我不是没听过类似的评价,可此刻站在这里,听着自己被定义成“需要帮助的人”,那种熟悉的不适感又回来了——就像大学时别人说我“装清高”,食堂里绕着我走开的脚步声,还有苏倩倩故意提高音量说“她也就仗着江逾白撑腰”。

我不是弱者。

我只是……慢一点开口。

我调整了一下呼吸,对着话筒说:“谢谢大家来。但我不是被拯救的。”

全场静了一瞬。

我继续道:“我只是终于学会了,把自己的声音说出来。”

台下有人低头记笔记,有人交换眼神,闪光灯亮了几下。

我低头看着手中的捐赠协议,忽然想起那天在母校礼堂外,那个扎马尾的女生跑过来对我说“我想试试”。她不需要被拯救,她只需要一个理由相信自己可以开始。

而这笔钱,或许就能成为更多人的那个理由。

主持人正要接话,江逾白起身走向发言台。他今天穿了深灰色西装,领带打得一丝不苟,手里拿着一个牛皮纸信封。

“各位,”他开口,声音不高,却让全场迅速安静下来,“很多人会问,这样的善举是否带有目的性?江氏集团参与监督,是不是为了品牌形象?”

他顿了顿,拆开信封,取出一张泛黄的纸。

“这是老爷爷三年前亲手写的捐赠意向书。上面写着一句话:‘这笔钱,要留给像林溪一样,被人说看不懂书,却最懂书的人。’”

他抬眼看我,目光温和,“我所做的,不过是替她接住这份信任。”

台下响起掌声,比刚才更响。

有记者立刻举手提问:“江先生,您与林女士的关系众所周知,是否存在利益输送嫌疑?您如何保证资金使用的公正性?”

江逾白没有回避,“所有收支将由第三方审计机构定期公示,基金会理事会包含三位独立学者与两名公众代表。另外——”他从内袋拿出另一份文件,“我已经签署法律承诺书,江氏集团及其关联企业不得以任何形式获取该基金的商业回报。”

他说完,把文件展示给镜头。

人群骚动起来。

我站在一旁,看着他条理清晰地回答每一个问题,像一场早已排练过的守护。可我知道,这不是表演。

这是他等了很久的机会——让我站在光里,而不是躲在他的影子里。

仪式结束时,记者们围上来追问细节。有人问基金何时启动评审,有人问首期资助方向,还有人试图问我怀孕后是否会影响工作节奏。

空气越来越紧,声音叠在一起,像要把我推后一步。

就在我几乎喘不过气时,一只手稳稳扶住了我的后腰。

江逾白挡在我身侧,接过话筒:“问题到此为止。”

他没提高音量,也没摆脸色,可那股沉稳的气势让人不自觉退开几步。

趁着短暂的空隙,我转头看他,声音压得极低:“你早就知道他会捐?”

他低头,在我耳边轻笑:“从你第一次走进古籍店,站在《地方志·卷七》前发呆那天起,他就对我说:‘这姑娘,以后会接手这里。’”

我整个人僵住。

那是我大二做民俗调研的日子。那天我为了查一条冷门记载,在书架间找了整整两个小时,最后蹲在地上翻那本残页累累的《卷七》,看得入神。

我以为那天店里没人注意我。

可原来他看见了。

而江逾白,也在。

“他在等我?”我问。

“不。”他握住我的手,掌心温热,“我在等的,从来不只是今天。”

人群还未散尽,阳光斜照在“林江公益基金”的横幅上。我望着古籍店那排熟悉的书架,玻璃柜里的旧书静静躺着,像在等待下一个翻开它们的人。

江逾白的手一直贴在我腰后,稳得像多年前那个雨天,他悄悄把伞倾向我这边时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