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吕不韦评白衣渡江(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提瓦特高级学校》最新章节。

空挑了挑眉,刚要接话,就见谢邂凑到乐正宇耳边小声嘀咕:“原来孙权才是‘幕后大佬’啊,之前都没注意……” 乐正宇悄悄踹了他一脚:“早跟你说要多看历史课本,现在知道了吧?” 千古丈亭则拿出笔记本,认真记下 “决策者决定战略走向” 几个字,显然被这场分析勾起了兴趣。神里绫华看着眼前的场景,笑着对空说:“看来这场讨论,倒是让大家对历史的兴趣更浓了。”

“所以才会有‘东吴鼠辈’这个梗。”

教室靠窗的位置突然传来一声带着些戏谑的语调,众人循声望去,只见雷电国崩靠着椅背,指尖转着一支黑色水笔,眼神里带着点漫不经心的锐度。他这话一出,原本还在记笔记的千古丈亭手顿了顿,谢邂更是直接凑了过去:“国崩,你这话怎么说?之前听人提过这梗,一直没搞懂为啥这么叫。”

雷电国崩挑眉,身体微微前倾:“还不明显?孙权放着曹魏这个大敌不管,转头背刺盟友,夺荆州杀关羽,表面看是赢了一城,实则把‘信义’二字踩在脚下。后来吴蜀夷陵之战,江东靠着地形和天气赢了,却还是被曹魏压着打,到最后连自保都难 —— 这种为了短期利益毁约、打赢了也没格局的操作,可不就被人调侃成‘鼠辈’?”

“而且这梗火,也跟后来的历史评价有关。” 温迪不知何时凑了过来,手里还把玩着那顶旧草帽,“后世多推崇‘联蜀抗曹’的大义,觉得孙权放着正统汉室(蜀汉)不帮,反而搞内斗,格局太小。对比刘备‘匡扶汉室’的旗号、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魄力,江东这边的操作确实显得小家子气。”

林尼这时也从座位上站起来,笑着补充:“换个角度想,这就像社团比赛 —— 本来你和另一队约定好一起对抗最强的队伍,结果你中途偷偷把队友的装备偷了,虽然暂时赢了小局,却被全场观众骂不讲规矩,最后还得独自面对最强队伍的反扑。‘鼠辈’这称呼,骂的就是这种没远见还毁约的行为。”

魈靠在教室后门,眉头微蹙,语气简洁:“背信弃义,失了格局,活该被嘲。” 基尼奇则摸了摸下巴,附和道:“要是孙权能像吕不韦那样,算清楚‘联蜀’的长期利益,也不至于落得这个名声。”

欧洛伦推了推眼镜,补充道:“从历史影响来看,‘东吴鼠辈’的梗也暗含着对‘短视决策’的批判 —— 孙权的选择让吴蜀联盟彻底破裂,加速了三国归晋的进程,相当于亲手断了江东的未来。”

达达利亚拍着桌子笑出声:“这么说,孙权这波是‘赢了当下,输了未来’?比吕蒙还惨!” 枫原万叶这时轻声开口:“也不能完全否定,只是从战略长远来看,确实是一步错棋。” 鹿野院平藏则拿出笔记本快速记着,抬头笑道:“这个梗背后的历史逻辑挺有意思,下次写历史小论文说不定能用上。”

空看着身边这群吵吵闹闹的损友,无奈地扶了扶额,神里绫华则笑着把一张整理好的 “白衣渡江时间线” 纸条递给他:“看来大家讨论得越来越深入了,倒是省了课后组织小讨论的功夫。” 艾尔海森则靠在座位上,看着众人争论的样子,嘴角难得勾起一丝微不可察的弧度 —— 至少,没人再犯 “战国丞相评三国将军” 的常识错误了。

优菈刚把游泳社的训练计划表塞进桌肚,就听见达达利亚那句 “赢了当下,输了未来”,她指尖轻轻敲了敲空的胳膊,带着点认真的笑意开口:“假设一下,如果刘备当年能得到吕不韦,‘三造大汉’也不是不可能。”

这话瞬间让喧闹的教室静了半拍,空侧过头看她,眼底带着好奇:“怎么说?吕不韦和诸葛亮的风格可差太多了。” 优菈接过空递来的笔,在草稿纸上快速画了个简单的势力图,“诸葛亮擅长治军和内政,但他的战略里少了点‘利益捆绑’的狠劲 —— 而这正是吕不韦最擅长的。你想,吕不韦能把‘质子’子楚推上秦王位,靠的可不只是智谋,还有精准的‘利益输送’和‘人脉布局’。”

她指着图上的 “蜀汉” 区域,语气更笃定了些:“刘备当年最大的问题,是没能彻底拉拢益州士族,也没在荆州建立稳固的利益网络 —— 关羽失荆州,很大程度是因为当地势力没真心帮他。要是吕不韦在,他肯定会先花半年时间摸清益州、荆州的豪强脉络,用‘共享利益’的方式把他们绑在蜀汉的船上,比如承诺掌权后给士族分封、让他们参与朝堂决策,而不是像诸葛亮那样靠‘大义’去凝聚人心。”

“而且吕不韦的‘长线思维’能补上刘备的短板。” 优菈顿了顿,又在 “曹魏”“东吴” 旁画了两道横线,“刘备当年急于为关羽报仇,发动夷陵之战,本质是被情绪冲昏了头。吕不韦绝不会允许这种‘因私废公’的决策 —— 他会先稳住益州,再暗中联合东吴的反战派,甚至用财物贿赂曹魏的边境将领,把‘复仇’变成‘蚕食曹魏’的契机,一步步把蜀汉的势力做大,而不是赌上全部家底打一场没把握的仗。”

空看着草稿纸上的标注,忍不住点头:“这么说,吕不韦的‘商人式政治’,反而能解决蜀汉的根基问题?”“可不是嘛。” 优菈把笔递还给他,眼底闪着光,“诸葛亮是‘理想型谋臣’,想靠‘兴复汉室’的信念撑大局;但吕不韦是‘现实型操盘手’,知道用利益把所有人拧成一股绳 —— 刘备缺的,恰恰是这种能帮他‘扎稳根基’的人。真要是有吕不韦在,说不定蜀汉能先稳住荆州,再慢慢吞并曹魏,‘三造大汉’还真有可能实现。”

艾尔海森听到这里,难得主动接话:“逻辑上成立。吕不韦的核心能力是‘资源整合’与‘长期布局’,这正是蜀汉集团最薄弱的环节。不过……” 他话锋一转,“前提是刘备能完全信任吕不韦 —— 毕竟吕不韦‘谋国’的同时也‘谋私’,以刘备的性格,未必能接受这种‘利益至上’的合作模式。”

阿贝多也点头附和:“而且吕不韦的政治风格太激进,可能会和关羽、张飞这些元老产生冲突,能不能磨合好也是个问题。” 优菈却笑着摆手:“假设嘛,本来就是挑最优的可能性 —— 至少从战略补位来看,吕不韦确实是刘备的‘理想搭档’。”

温迪凑过来,晃了晃手里的草帽:“要是真能成,那三国历史可就有意思多了!说不定还能多出来个‘吕相辅汉’的典故呢。” 空看着身边侃侃而谈的优菈,忍不住揉了揉她的头发,眼底满是笑意 —— 没想到游泳社社长不仅擅长劈波斩浪,对历史人物的搭配还这么有想法。

优菈话音刚落,空就忍不住伸手揉了揉她的头发,眼底盛着笑意,语气带着点调侃又藏不住的宠溺:“我这个笨蛋女友,终于开窍了。”

这话一出,优菈瞬间瞪圆了眼睛,伸手拍掉他的手,耳尖却悄悄泛红:“谁是笨蛋?明明是你之前总说历史讨论没意思,现在还敢取笑我!” 教室里顿时响起一片哄笑,温迪甚至吹了声轻快的口哨,达达利亚拍着桌子起哄:“空,你这是得了便宜还卖乖啊!”

空笑着躲开优菈的 “反击”,又把她刚才画的势力图拉到自己面前,指着 “益州士族利益绑定” 那处:“好好好,是我错了 —— 我们游泳社社长不仅泳技好,分析起历史来也这么厉害,刚才那番话可比我想的透彻多了。”

艾尔海森看着两人打闹的样子,推了推眼镜,继续刚才的话题:“不过优菈的假设确实有价值。刘备集团缺的就是吕不韦这种‘利益操盘手’,诸葛亮的‘道义凝聚’和吕不韦的‘利益捆绑’若能结合,蜀汉的根基会稳固很多。” 阿贝多也点头:“而且从人物性格来看,吕不韦擅长‘暗线布局’,刚好能弥补刘备集团在‘隐秘外交’和‘士族拉拢’上的短板。”

优菈听着两人的认可,脸上的红晕褪去些,却还是瞪了空一眼:“听到没?连班长和副班长都觉得有道理,就你会贫嘴。” 空立马举手投降,又把自己的历史笔记本推给她:“是是是,我这就把你的高见记下来,下次历史考试说不定还能靠你救急。”

旁边的枫原万叶看着这一幕,笑着摇了摇头;鹿野院平藏则趁机凑过来,对着优菈说:“优菈社长,下次历史小讨论可得带上我,你的分析角度比课本有意思多了!” 优菈刚要答应,就见空一把把笔记本抢回来:“先排队,我这个同桌兼男友还没预约呢!” 教室里的笑声再次响起,连窗外的阳光都像是染上了几分热闹的暖意。

空把优菈画的势力图折好放进课本,看着仍在小声讨论 “吕相辅汉” 的众人,突然笑着抛出一句话:“说到底,咱们刚才争的‘吕不韦评价吕蒙’,其实就是一场‘关羽战秦琼’嘛。”

这话瞬间让教室安静了半秒,随即有人反应过来 —— 谢邂拍着大腿笑出声:“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吕不韦是战国的,吕蒙是三国的,俩人差着好几百年,这不就跟让关羽跟秦琼打架一样,根本不是一个时代的事!”

“这个比喻很精准。” 艾尔海森放下钢笔,难得认同地点点头,“‘关羽战秦琼’本质是脱离历史时空的错位对比,咱们之前讨论吕不韦是否认可白衣渡江,其实也犯了同样的问题 —— 忽略了两人所处的时代背景、政治环境完全不同,用战国的利益逻辑去套三国的战术选择,本身就缺乏历史客观性。”

优菈侧过头看空,眼底带着笑意:“没想到你还能说出这么有道理的话,没白听刚才的讨论。” 空挑了挑眉,故意凑近她:“那当然,毕竟有个‘开窍’的女友在旁边点拨,我总不能一直当历史小白吧?” 这话又惹得优菈伸手拧了他一下,教室里的笑声再次漫开。

阿贝多走到黑板前,用粉笔在 “吕不韦” 和 “吕蒙” 之间画了一道竖线,旁边标注 “时空错位”:“其实这种‘跨时代对比’本身很有趣,能帮我们更清晰地看到不同历史人物的决策逻辑,但前提是要先明确‘时空边界’—— 就像不能让现代的科技去评判古代的战争,也不能用战国的‘邦交思维’去要求三国的‘军阀博弈’。”

温迪抱着吉他靠在窗边,慢悠悠地接话:“不过话说回来,要是真能让不同时代的人坐在一起讨论,比如吕不韦和孙权聊战略,关羽和秦琼比武艺,那肯定比历史课本有意思多了!”

“想法不错,但不符合历史研究的严谨性。” 钟离校长的声音突然从后门传来 —— 原来他刚处理完事务,又折了回来。众人立马收了玩笑的神色,钟离却笑着摆了摆手,“不过课间的轻松讨论倒也无妨,只要记得课后再去梳理真实的历史脉络就好。空刚才的比喻很形象,以后分析历史人物时,多注意‘时空背景’这个前提,就能避免很多逻辑错位。”

空看着钟离校长温和的眼神,赶紧点头:“知道了校长,下次我们一定先理清时间线再讨论!” 钟离满意地点点头,转身离开前,还不忘叮嘱:“下周的历史小测,就考‘三国与战国的政治差异’,你们刚才的讨论,倒是提前帮你们复习了重点。”

校长走后,教室里瞬间响起一片 “啊?要小测?” 的哀嚎,谢邂更是苦着脸看向空:“都怪你提什么‘关羽战秦琼’,这下好了,校长直接把考点都定下来了!” 空无奈地摊摊手:“这可不能怪我,谁让咱们刚才讨论得太热闹,把校长都吸引过来了呢?”

艾尔海森则拿起历史课本,对着周围哀嚎的同学说道:“与其抱怨,不如现在就把刚才讨论的‘时空错位’‘时代背景’整理成笔记,刚好能应对小测。” 众人一听,立马围了过去,原本的哀嚎声转眼变成了翻书声和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 —— 一场关于 “跨时代历史人物” 的讨论,最终竟成了历史小测的提前预习,倒也算意外的收获。

艾尔海森的指尖在历史课本的 “明末农民起义” 章节轻轻划过,抬眼时目光扫过正对着 “三国与战国政治差异” 考点发愁的众人,语气平稳地将话题延伸开:“网上常讨论的‘假设朱元璋或朱棣在崇祯年代能否救大明’,本质和咱们刚才的‘吕不韦评吕蒙’是同一个逻辑 —— 都是忽略了历史人物的‘时代局限性’,用不同时空的能力模型去套固定的困境。”

这话让原本低头翻书的谢邂停下了动作,乐正宇也凑了过来:“这话怎么说?朱元璋可是开国皇帝,朱棣也打了一辈子仗,难道还救不了快亡国的大明?”

“关键不在‘能力’,而在‘时代资源’。” 艾尔海森将课本翻到 “明初与明末对比表”,指尖点在 “财政状况” 一栏,“朱元璋起兵时,面对的是元朝末年的腐朽统治和分散的农民起义军,他能靠‘均田免赋’收拢民心,靠严明军纪打造强军,背后是‘乱世中重建秩序’的可能性;但崇祯面对的是内有李自成、张献忠的农民军,外有后金的威胁,朝堂上党争不断,国库早已空虚到连军饷都发不出 —— 朱元璋就算穿越过去,没有可调动的粮草、没有能信任的将领、没有稳固的后方,他的‘开国手段’也无从施展。”

阿贝多这时补充道:“还有‘统治逻辑’的差异。朱棣靠‘靖难之役’登基,擅长的是‘铁腕治政’和‘扩张战略’,比如派郑和下西洋、五征蒙古,这些都需要强大的国力支撑;但崇祯时期的大明早已是‘强弩之末’,需要的是‘休养生息’和‘内部改革’,朱棣的强硬风格反而可能激化矛盾 —— 就像用治‘急症’的猛药去治‘慢性病’,不仅无效,还可能加速崩溃。”

“而且历史人物的成功,本身就和时代背景深度绑定。” 艾尔海森继续说道,“朱元璋能成功,是因为他抓住了‘元末民不聊生’的时代需求;朱棣能稳固统治,是因为他顺应了‘明初需要强权稳定政局’的趋势。但崇祯年代的核心矛盾是‘制度性腐朽’,不是单靠某个皇帝的个人能力就能解决 —— 就像吕不韦的‘商人政治’在战国有用,到了三国就未必适配,因为时代的‘游戏规则’变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空若有所思地看向优菈:“这么说,不管是朱元璋救大明,还是吕不韦帮刘备,其实都是‘脱离时代谈能力’?”“没错。” 优菈点头,“就像游泳比赛,你让擅长自由泳的人去比蛙泳,就算他速度再快,也未必能赢 —— 时代背景就是‘比赛规则’,忽略规则只谈个人能力,本身就不成立。”

温迪抱着吉他叹了口气:“本来还觉得朱元璋能救大明呢,没想到这么复杂。” 鹿野院平藏则在笔记本上记下 “时代局限性”“资源匹配度” 两个关键词,笑着说:“这下不仅懂了‘关羽战秦琼’的问题,连网上的历史假设也能看透逻辑了,下次跟人讨论历史,终于不会被绕进去了。”

艾尔海森合上课本,看向准备整理笔记的众人:“记住这个核心 —— 分析历史人物时,先看他所处的‘时代土壤’,再谈他的‘能力’,否则所有假设都只是空想。下周的历史小测,说不定就会涉及类似的‘时代对比’题。”

这话一出,众人立马加快了记笔记的速度,连原本觉得历史枯燥的谢邂,也认真地在 “明末困境” 旁标注了 “资源匮乏、矛盾激化、制度腐朽”—— 一场从 “吕不韦评吕蒙” 延伸开的讨论,最终竟串联起了战国、三国、明末三个时代的历史逻辑,倒成了最生动的一堂历史预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