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南瓜子壳的回音(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荆棘中的常春藤》最新章节。

林野是被阳光晒醒的。

她翻身时,枕边的磁带壳硌了一下手腕。

指腹顺着褪色的标签摩挲,“野儿学话”四个字的棱角早被岁月磨圆,像块含久了的糖。

江予安昨天离开前在她电脑里装了频谱分离软件,此刻正安静躺在书桌角落,蓝色图标像团等待点燃的火。

“先从背景音开始找吧。”她对着空气说了句,声音在空荡的客厅里撞出回音。

周慧敏上周把钥匙还给她时说“别总等我来”,可此刻茶几上的青瓷碟里,不知何时又多了把炒南瓜子——是她昨晚临睡前清空的,现在又被填满了,瓜子尖上还沾着星星点点的盐粒,在晨光里闪。

林野把磁带塞进老式放像机,按下播放键。

电流杂音先涌出来,接着是婴儿含糊的“妈妈”,带着奶气的尾音。

画面里的她才两岁,坐在铺着蓝布的藤椅上,周慧敏的手从镜头外探进来,递了颗瓜子。

二十年前的阳光透过纱窗,在母亲手背上投下蛛网似的光影,她听见自己咯咯笑,含糊不清地喊:“瓜!瓜!”

磁带卡了下,画面跳成雪花点。

林野赶紧暂停,把录像导出到电脑。

江予安教过的频谱图在屏幕上展开,像片深浅不一的紫色海洋。

她放大时间轴,在“咯咯”笑声的波峰后,果然捕捉到细碎的“咔嚓”——是嗑瓜子壳的脆响,频率稳定得像钟表,每声间隔0.8秒。

“是她批改作业时的节奏。”林野突然记起来。

初中时她总在书房写作业,周慧敏坐在对面改卷子,搪瓷缸里永远装着瓜子,“咔嚓咔嚓”的声响和红笔划过作业本的“沙沙”声,是她童年最熟悉的二重奏。

那时她嫌吵,现在盯着频谱图里规律的波峰,喉咙突然发紧。

她翻出旧电炉的录音——那台绿色铁皮电炉是周慧敏陪嫁,加热时会发出“嗡——”的长鸣,像头困倦的老兽。

把嗑瓜子声混进去,调整音量,30秒的音频在凌晨三点完成。

林野给它取名《1998年的夜晚》,设置成客厅音响的循环播放,连蓝牙时手都在抖,“叮”的连接提示音惊得她差点碰倒马克杯。

周慧敏是在三天后来的。

林野正蹲在玄关换拖鞋,听见门锁转动的声响。

她直起身,看见母亲站在门口,蓝布衫洗得发白,手里提着半颗包菜——是她上周提过想吃的菜。

“我、我路过菜市场……”周慧敏说话时目光游移,落在茶几上的青瓷碟时突然顿住。

碟里的南瓜子是林野今早特意放的,颗粒饱满,壳上还沾着没擦净的盐。

周慧敏的手指动了动,像被线牵着似的走过去,坐下时藤椅“吱呀”一声。

她机械地抓了把瓜子,放进嘴里,上下牙轻轻一磕——“咔嚓”。

林野屏住呼吸,音响里正放着《1998年的夜晚》,电子合成的嗑壳声与真实的脆响叠在一起,像两块严丝合缝的拼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