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静默是最大的声(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荆棘中的常春藤》最新章节。

银光自核心渗出,如同月光渗入黑夜。

它缓慢包裹每一根黑刺,剥离、净化、结晶。

黑转灰,灰转银,最终凝成一块块独立的立方体模块,悬浮在虚拟空间中,像被封存的记忆琥珀。

“它曾吞噬我。”林野终于开口,声音很轻,却穿透寂静,“现在,我把它还给你们。”

台下,陈桂香颤抖着举起手机,录下这画面,迅速编辑一条信息发给女儿:

“妈明天回家。”

发送成功后,她把手机贴在胸口,像个终于学会道歉的孩子。

林野静静看着这一切。

她低头,望向胸前那道银痕。

它安静地亮着,像一条终于不再结冰的河。

林野向前走了三步,高跟鞋敲击舞台的声响被刻意放慢,像是一次次踩在时间的裂隙上。

她停在透明焚烧炉前,炉火幽蓝,静静等待。

亚克力盒打开时发出轻微的“咔”声,仿佛某种封印的解除。

她取出第一张手稿,纸页泛黄,边角微卷——那是《荆棘摇篮》最初的开篇,写于她十九岁住院期间,字迹潦草,布满涂改。

标题下方,一行小字至今清晰可见:“如果痛苦能被看见,会不会就不那么疼了?”她凝视片刻,指尖摩挲过纸面,像是在与旧日的自己告别。

然后,她撕下它。

纸片落入火焰的瞬间,并未立即燃烧,反而在热流中浮起,如蝶般轻颤。

紧接着,投影骤然亮起,一个黑色粗体字在空中浮现:“讨好”——扭曲、颤抖,像是从喉咙深处挤出的呜咽。

那不是印刷体,而是林野当年写在日记本角落的笔迹,细小、蜷缩,带着自我贬低的弧度。

观众席传来一声压抑的抽泣。

顾念站在侧幕阴影里,声音适时响起,平稳却直指人心:“这个词,是不是你也听过?‘你只要乖,妈妈就爱你’……可当你真的乖了,爱却依然遥不可及。”

林野没有回头,她继续撕。

一页又一页,都是《荆棘摇篮》中最痛的章节:《满分以下皆耻辱》《钢琴房里的血》《烧毁的十四岁》。

每一页投入火中,便有一个词升腾而起——“窒息”“满分”“烧毁”“对不起”。

那些曾深埋于她骨血中的语言暴力,在火焰的催化下化为具象的符号,悬于半空,逼视着每一个曾沉默忍受的人。

“对不起”三个字出现时,全场陷入一种奇异的共振。

有人猛然抬头,有人低头掩面,更多人怔怔望着那扭曲的笔画,仿佛看见了自己童年跪在地板上道歉的身影。

最后一张纸,她握了很久。

那是手稿的终章,原本写着“我终于逃出来了”,但她早已用红笔划去,改成了两个字:“我在这里。”

她正要投入火焰,却忽然停住。

全场的目光都凝固在她身上。

她缓缓从内衣内袋中取出一样东西——一枚皱巴巴的糖纸,透明泛金,边缘已磨损得几乎透明。

那是童年唯一一次,父亲林国栋偷偷塞进她书包里的水果糖,被她珍藏至今,像一颗不敢拆封的温柔。

她凝视着它,仿佛看见那个雨夜,父亲躲在厨房角落,颤抖着手将糖纸剥开又包好,最终塞进她校服口袋。

那时他没说话,只是眼眶通红,像一头被驯化太久终于感知到痛的兽。

糖纸落入火焰。

刹那间,金光炸裂。

那抹暖色如丝如缕,缠绕上空中的文字投影,将“对不起”染成琥珀色,让“讨好”不再佝偻,使“烧毁”生出灰烬中的芽。

观众席上,陈桂香猛地捂住嘴,泪水汹涌而下;林国栋的手指剧烈颤抖,终于抬起一丝视线,望向舞台中央那个他曾无力保护的女儿。

林野抬头,目光穿透层层人影,落在周慧敏脸上。

灯光下,母亲的脸苍白如纸,嘴唇微微翕动,却发不出声音。

三十年的控制、压抑、自我欺骗,在这一刻如冰层崩裂。

林野的声音很轻,却清晰得如同耳语,响彻全场:

“妈妈,我不再替你活了——但我愿意,替你说。”

话音落下的瞬间,周慧敏整个人剧烈一震,肩膀塌陷,泪水决堤。

而后台监控屏前,江予安静静站着,指尖轻抵屏幕,仿佛想触碰她的脸。

他低声说:“她不是在原谅,是在重建。”

火光渐熄,词影消散。

空荡的舞台上,只剩那道银痕在她心口微微发亮,温顺如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