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朝廷震怒(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明兴祖续命大明600年》最新章节。

朱啸脸上的笑意更明显了,却带着一丝锐利:"十六亿七千多万银元。毕爱卿,你告诉朕,一千万银元,占这个数的多少?"

"大…大约千分之六…"毕自严的声音低了下去,额头开始冒汗。

"千分之六!"朱啸的声音陡然提高,回荡在奉天殿中,"我大明国库岁入超亿,存银超十六亿!你却在这里跟朕斤斤计较这千分之六的开销,为了收复国土、永绝后患?!"

他猛地站起身,目光如电扫过全场:"朕倒要问问诸位臣工,朕和朝廷辛辛苦苦振兴工商、开拓四海、攒下这偌大家业,是为了什么?难道就是为了把银元埋在国库里生锈?等着它们下崽吗?!"

皇帝的声音如同洪钟,震得所有大臣心神激荡:"《荀子·王制》有云:'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臧其余'。然臧其余非为藏而藏也!财者,国之血脉也!血脉不通,则国体僵滞!如今蛮夷窃土,辱我国体,正需流通血脉,彰显国威之时!"

他目光灼灼地盯着毕自严和所有户部官员:"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取之于国,用之于国!这钱,该花的时候,就得花!而且要大大方方地花!花在刀刃上!花出我大明的威风来!"

毕自严被说得面红耳赤,连忙跪地:"陛下圣训,如醍醐灌顶!臣…臣老糊涂了,惯于量入为出,竟忘了量出为入…臣知罪!"

此时,都察院御史张文远出列:"陛下!臣有本奏!经都察院核查,福建沿海近年屡有商船失踪,皆与西夷活动有关!当地官员收受红毛夷贿赂,隐瞒不报,罪该万死!"

另一御史陈明远也奏道:"陛下!臣查验近年海关文书,发现西夷以贸易为名,实则大量输入鸦片,毒害我大明百姓!其心可诛!"

帝国银行行长林墨白此时出列,躬身奏道:"陛下,臣从经济角度考量,台湾之重要性远超想象。其地扼东西洋贸易之咽喉,控大明东南沿海之门户。若任由西夷占据,我将失去对南洋贸易的主导权,每年损失关税可达千万银元!且台湾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盛产稻米、蔗糖、樟脑、硫磺等战略物资。更为重要的是..."

林墨白抬起头,目光中闪烁着超越时代的光芒:"台湾乃我大明通向太平洋的唯一跳板!未来百年,谁掌控了台湾,谁就掌控了整个西太平洋!若落入西夷之手,我大明将被困于近海,永无走向大洋之日!陛下,台湾非取不可,非守不可,非大力发展不可!"

这番话让朝堂上再次哗然。许多大臣虽然不明白"太平洋"、"跳板"等陌生词汇的具体含义,但能从林墨白的语气中感受到那种紧迫性和重要性。

保守派官员仍试图反驳。礼部侍郎吴甡出列道:"陛下,林行长所言虽动听,然跨海征战,胜负难料。若战事不利,损兵折将,岂不贻笑大方?不如先遣使交涉..."

"交涉?"兵部尚书王在晋此刻终于找到机会戴罪立功,厉声反驳,"吴侍郎可知西夷如何对待使者?当年吕宋屠华,我使者亦被残忍杀害!与虎谋皮,自取灭亡!"

工部侍郎薄珏支持道:"陛下!臣主管军工,可立军令状!三月内可造新式战舰十艘,神威炮百门!绝不耽误征台大业!"

朝堂之上,争论越来越激烈。主战派与保守派各执一词,引经据典,互不相让。奉天殿内人声鼎沸,如同市集。

"够了!"御座之上,天启皇帝朱啸猛地一声断喝,如同惊雷炸响,瞬间压倒了所有争论。

他缓缓站起身,熔金般的瞳孔扫过全场,每一个被他目光扫过的大臣都不自觉地低下了头。

"台湾,是不是大明疆土?"皇帝的声音不高,却带着无可置疑的威严。

"是…"众臣躬身应答。

"西夷,是不是窃据了朕的疆土?"皇帝再问。

"是…"

"他们,是不是在那里修了城,架了炮,屯了兵?"皇帝三问,声音渐厉。

"是…"

"那还有什么可争论的?!"朱啸的声音陡然拔高,如同龙吟震殿,"难道要等红毛夷的炮口对准南京,对准北京,尔等才知痛吗?!难道要等后世史书嘲笑朕,嘲笑满朝诸公,连祖宗传下的基业被蛮夷窃取都无动于衷吗?!"

他猛地一拍御案:"朕意已决!台湾,必须收复!而且要快!要彻底!要将西夷彻底驱逐出境,永绝后患!"

他目光转向王承恩:"拟旨!"

"第一,谕令威远伯、东海巡阅使郑成功!朕予他全权,总揽收复台湾一切军政事务!福建、浙江、南直隶水师及沿海卫所兵马,悉听调遣!所需粮饷军械,由户部即刻拨付银元一千万枚,工部优先供应军械物资,不得有误!限期一年之内,给朕拿下台湾全岛!朕不要理由,只要结果!"

"第二,谕令吏部!即刻着手,选拔干练官员,筹建'台湾承宣布政使司'!按内地府州县制,预设台北、台南、台中三府,下设各县!官吏、差役名额尽快拟定上报!收复之日,便是大明官员上任之时!朕要的不是一块飞地,而是实实在在的王化之土!户部另拨一千万银元,专款用于建府设县!"

"第三,谕令户部、工部、南京工部!筹备移民实边事宜,规划屯田、开矿、筑路、建港之策!朕要将台湾,变成我大明永不沉没的战舰,东南最坚实的屏障!再拨一千万银元,用于移民实边、开发建设!"

一连三道旨意,不仅明确了军事行动,更配套了政治建设和经济开发的专项资金,总拨款高达三千万银元!这手笔之大,让刚才还在为一千万银元争论的朝臣们既震惊又振奋。

"臣等遵旨!陛下圣明!"满朝文武,无论先前持何意见,此刻皆心悦诚服,躬身领命。皇帝的决定,果断而英明,彻底点燃了朝野上下维护主权、开疆拓土的雄心。

朱啸深吸一口气,目光仿佛穿透了宫殿的穹顶,望向遥远的东南方。

"成功…不要让朕失望…把这盘棋,给朕下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