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归山急议坚瓷事,开窑初备制甲材(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圣再闹天宫》最新章节。
话说孙悟空踏着祥云往花果山赶,耳边风声呼啸如哨,卷着云絮擦过耳畔,带着高空特有的清冽。
脚下的云海翻涌如浪,时而化作奔腾的白马,四蹄踏碎金辉;时而凝作堆叠的棉絮,沾着阳光的碎屑,轻轻拂过他的虎皮裙,留下细碎的光斑。不过半个时辰,熟悉的山峦轮廓已在云端浮现——青峰如黛,似被墨笔细细勾勒,山腰间的瀑布悬垂如银练,从崖顶泼洒而下,砸在潭中溅起千堆雪,水雾蒸腾,在阳光下架起一道淡淡的虹。半山腰的水帘洞前,隐约可见群猴嬉戏的身影,有的倒挂在藤条上荡秋千,红屁股在绿叶间一晃一晃;有的围着石桌掷骰子,骰子落地的“叮当”声隔着云雾都能听见几分,喧闹得像开了场小集市。
他按落云头,稳稳落在水帘洞前的青石板上。
那石板被经年的脚步磨得光溜,带着湿润的潮气,脚踩上去凉丝丝的,还能闻到淡淡的青苔味。
刚站稳,几只眼尖的小猴就“吱吱”叫着围了上来,毛茸茸的爪子扒着他的虎皮裙又蹦又跳,尾巴翘得老高,其中一只头顶还带着绒毛的小猴仰着脖子喊:“大王回来啦!”奶声奶气的,尾巴尖蹭得他腿肚子发痒。
“大王带好吃的了吗?”另一只捧着肚子晃悠,圆溜溜的眼睛盯着他的双手,显然是饿了。
孙悟空笑着从怀里摸出乾坤收纳袋,袋口一松,“哗啦”一声,先前在滨海市集买的比目鱼、鱿鱼滚了一地。
条条还带着海腥味,鳃盖一张一合,尾巴时不时抽搐一下,活蹦乱跳的,溅起的水珠打在石板上,晕开一小片湿痕。“去,把这些海货给厨房的老猴,”
他拍了拍领头小猴的脑袋,指尖蹭到对方细软的绒毛,“让他多做几样:红烧的要放够冰糖,汁得收得浓稠些,能挂在鱼皮上才好;油炸的得裹层淀粉,油温烧到冒烟再下,炸得金黄酥脆,咬下去能听见‘咔嚓’响;清蒸的就撒把姜丝,淋点酱油,吃个鲜灵劲儿。做好了给猴儿们平分,大小都有份,谁也不许抢!”
“好嘞!”领头的小猴应着,脸上的皱纹笑成了一朵花,眼角的褶子里还沾着点面粉——想来是刚从厨房钻出来。
它招呼几个身强力壮的小猴,七手八脚地抬着鱼往厨房跑,石板路上留下串串湿滑的水痕,映着阳光闪闪发亮,像撒了把碎钻。
孙悟空拍了拍手上的灰,转身就往演武场赶。刚绕过水帘洞后的石桥,就听见阵阵整齐的呼喝声——“嘿!哈!”声震林木,惊得枝头的鸟儿扑棱棱飞起,翅膀带起的风扫落几片枯叶,打着旋儿飘下来。
演武场上,迟来的南方七宿正领着一群猴子操练:井木犴手持一杆长枪,枪杆红得发亮,想来是用了多年,包浆温润。他手把手教小猴们如何握枪、突刺,枪尖的寒光在阳光下闪闪发亮,映得小猴们的眼睛都直了,有个小不点紧张得爪子发颤,枪杆差点脱手,被井木犴眼疾手快扶住,低声道:“稳住,力气从腰上发,不是光用胳膊劲。”
鬼金羊则蹲在地上,面前摆着几支步枪,正给猴子们讲解刺刀的装卸。他手里的步枪擦得锃亮,枪管反射着刺眼的光,连缝隙里的灰都擦得干干净净。
“看好了,”他捏着刺刀的卡扣,轻轻一旋,“咔哒”一声,刺刀稳稳卸下,“装的时候对准卡槽,听到这声响才算到位,不然拼刺的时候掉了,可不是闹着玩的。”
场边的高台上,玄女一身银甲,甲片上的鳞片纹路清晰,阳光照在上面,反射出细碎的光点,像落了满地星子。
她正低头看着手里的兵书,书页泛黄,边角卷着毛边,想来是常翻的缘故,封面上“玄女兵法”四个字都磨得有些模糊了。
时不时抬头喊一声:“出枪要快!刺准咽喉!力道得从腰上发,不是光用胳膊劲!”
她的声音清亮,像冰珠落玉盘,惊得几只停在枪杆上的麻雀扑棱棱飞起,绕着场子飞了两圈才落回枝头,歪着脑袋啄理羽毛。
白衣仙子站在高台另一侧,手里捧着张泛黄的图纸,正用炭笔在上面勾画着什么。
图纸上画着件铠甲的样式,甲片层层叠叠,像鱼鳞似的排列着,腰间还缝着几个口袋,旁边用小字标注着“护心镜(厚三分)”“腰袋(可装弹)”“肩甲(弧形,概率反弹子弹)”等字样,正是那弹挂甲的设计图。她画得专注,眉头微蹙,时不时用指尖蹭掉写错的地方,指尖都沾了些炭灰,在纸上留下淡淡的灰印。
“师姐!俺老孙回来啦!”
孙悟空几个箭步蹿上高台,带起的风差点吹飞白衣仙子的图纸,吓得她连忙伸手按住,指腹蹭过纸面,留下个浅浅的印子。
白衣仙子抬头见是他,眼底漾起笑意,像春风拂过湖面,泛起层层涟漪:“回来得倒快,滨海之行可还顺利?没又惹出什么乱子吧?”
她放下炭笔,笔杆在图纸上轻轻点了点,炭灰簌簌落在她的青布裙摆上,像落了些小星星。
“顺利顺利!”
孙悟空凑近图纸,鼻尖差点碰到纸面,手指在上面点了点“护心镜”的位置,指腹蹭过纸面,留下个淡淡的灰印,“师姐,俺跟你说,俺找到制造弹挂甲的最佳材料了!保管又轻又结实!”
“哦?是什么材料?”白衣仙子放下炭笔,眼里闪过好奇。她拿起桌边的布巾擦了擦指尖的炭灰,布巾上立刻留下几个黑印子。
“陶瓷!”孙悟空一拍大腿,声音响亮得震得高台的木板“嗡嗡”响,连远处操练的猴子都停下动作往这边看,“俺在滨海见着一种‘坚瓷’,摔在地上‘哐当’一声,愣是没裂,箭射上去都弹得回来,比石头还硬!”
“噗嗤——”一旁的玄女忍不住笑出声,合上书站起身,银甲上的鳞片随着动作轻响,像碎玉相击。
“你这猴子,净说些胡话。陶瓷能挡什么子弹?别说子弹,就是刀剑都挡不住。”
她抬手摸了摸腰间的宝剑,剑鞘上的宝石闪了闪,映出她眼底的笑意,“以前我在玄女宫有个陶瓷花盆,前日我的宝剑不小心磕在上面,花盆‘啪’地就碎了,剑却连个豁口都没有,碎片还划伤了我的手呢。”
她伸出食指,指尖果然有一道浅浅的疤痕,在白皙的皮肤上格外显眼。
“你那是普通陶瓷!”孙悟空急得抓耳挠腮,毛茸茸的手指在空中比划着,像在描摹那坚瓷的模样,“俺说的坚瓷不一样!是个老汉无意间做出来的,他把青瓷、白瓷、黑陶的碎渣混在一起,加了些山里的黏土,用文武火炼了七七四十九天,白天烧柴火,晚上封窑焖着,才烧出那种硬瓷!俺亲眼所见,那老汉把瓷罐摔在地上,瓷罐啥事没有,箭射上去都弹回来,瓷罐上连个印子都没有!”
白衣仙子闻言,若有所思地摩挲着下巴,指尖划过图纸上的甲片,“七七四十九天?这倒未必。烧瓷讲究火候,寻常瓷器撑死烧十天就能成,他说四十九天,怕是取个‘七七圆满’的吉利数,你可别被这话诓住了。”
她拿起炭笔,在图纸一角写下“坚瓷”二字,字迹清秀,笔锋却带着股韧劲,“不过若真有能挡箭矢的陶瓷,倒值得一试——陶瓷比金属轻,若能成型,弹挂甲的重量确实能减轻不少,猴儿们穿上也灵活些。”
孙悟空听了,挠挠头嘿嘿一笑,露出两排白牙,嘴角还沾了点海苔碎——想来是路上偷吃了海货。
“俺就说这东西有用吧!那老汉还说,他是用青瓷、白瓷等陶瓷的碎渣混在一起烧的,说不定咱们也能仿制,实在不行,多烧几天总能成!”
“嗯,”白衣仙子点头,将图纸仔细折好,揣进袖中,袖摆扫过桌面,带起一阵微风,吹得兵书的书页轻轻颤动,“要做坚瓷,得先备齐陶瓷粉末。汝州的汝瓷最出名,那里肯定有卖各种瓷粉的,我这就去一趟。”
“师姐路上小心!”孙悟空叮嘱道,尾巴在身后甩了甩,扫到了旁边的陶罐,“哐当”一声,罐子里的石子洒了一地,“要是有麻烦,就直接动手!实在不行,就用传音法术告诉俺老孙,俺老孙立刻就去帮你!俺这就去后山找个地方建窑,等你回来就开工!”
白衣仙子轻笑一声,周身泛起淡淡的白光,像裹了层薄雾,化作一道白虹冲上云端:“放心,快去忙吧。”
话音未落,身影已消失在天际,只留下一缕淡淡的香风,带着瓷器特有的土腥味和一丝若有若无的兰花香。
孙悟空望着她的背影,直到看不见了才转身对玄女说:“玄女师父,俺去后山找个地方建窑,您在这儿盯着操练?”
玄女颔首,目光扫过演武场上的猴子们——有只小猴正偷偷往嘴里塞野果,被她一眼瞥见,轻咳一声,吓得小猴连忙把野果藏进怀里,背挺得笔直。
“去吧,建窑时多派些猴子,注意安全,别让石头砸着。”
她顿了顿,补充道,“挖窑得选背风的地方,不然烧火时烟倒灌,瓷就烧坏了。窑口要朝南,能晒着太阳,省些柴火。”
“晓得了!”孙悟空应着,一个筋斗翻下高台,脚下的云彩托着他,往山后飞去。
却说白衣仙子驾着祥云,往汝州方向赶。不到一个时辰,脚下就出现了一片繁华的城池——汝州城的城墙是青灰色的,砖缝里长着些青苔,显得古朴厚重,墙头上还爬着几株爬山虎,叶子绿得发亮。城门上“汝州”二字是名家手笔,苍劲有力,透着股沉稳气,匾额边缘还刻着缠枝莲纹,虽有些磨损,依旧能看出当年的精致。
街道上车水马龙,马车“得得”地跑着,车轮碾过青石板路,发出规律的“咯噔”声。小贩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卖糖葫芦嘞——甜掉牙的糖葫芦!”
“刚出炉的烧饼,热乎的!芝麻馅的,香得很!”听得人心头暖和。她按落云头,化作个寻常女子的模样,穿着青布衣裙,提着个竹篮,竹篮边缘还缠着圈细麻绳,打了个漂亮的蝴蝶结。
往城中的瓷器街走去,刚拐过街角,就闻到一股淡淡的土腥味,混着窑火的烟火气,那是瓷器特有的气息。瓷器街果然名不虚传,两旁的店铺都摆着各式各样的瓷器:青瓷温润如玉,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蜡光;白瓷洁白似雪,薄得能透光,碗底的花纹清晰可见;钧瓷色彩斑斓,红里透紫,紫中带蓝,像把晚霞揉碎了抹在上面;还有带着冰裂纹的哥窑瓷,层层叠叠的纹路像冻住的河面,透着种残缺的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