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问道(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京圈大佬空降汉东,政法常务书记》最新章节。
山雨欲来的压抑,以及那篇看似微不足道却精准指向软肋的报道,像最后几根稻草,压在高育良早已不堪重负的心头。
他感觉自己正被一张无形的大网越收越紧,周遭是同僚若有似无的疏离,背后是势力冷酷的催逼,前方是女婿毫不留情的进逼,身边是女儿难以掩饰的恐慌。
他站在权力的悬崖边,脚下是万丈深渊,回头,却只见迷雾重重。
就在这极度的困顿与迷茫中,一个名字,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再次浮现在他脑海里——乾哲霄。
不是作为可能被利用的金融奇才,而是作为祁同伟口中那个让萧月、苏明月折服,让林薇流连,甚至让陆则川都颇为在意的,神秘的“哲人”。
一种近乎绝望下的冲动,驱使着高育良做出了一个与他身份地位极不相符的决定。
他甩开了所有的随从和司机,换上一身最普通的夹克,戴上一顶鸭舌帽,像一个最寻常的访友老者,凭着祁同伟曾经无意中提过的模糊地址,找到了城西那片破旧的筒子楼。
站在那扇锈迹斑斑的铁门前,高育良犹豫了。
自己堂堂汉东省委副书记,竟要如此卑微地来向一个落魄的、身份不明的人“问道”?强烈的自尊心让他几乎想要转身离开。
但一想到那无路可走的绝境,他最终还是深吸一口气,敲响了门。
门开了。
乾哲霄看着门外这个虽然穿着普通,但眉宇间依旧残留着久居上位者气息、此刻却写满疲惫与挣扎的老人,眼神平静无波,仿佛早有预料。
“高书记。”他淡淡地打了声招呼,侧身让开,“请进。”
高育良微微一怔,对方竟然认识自己。
他走进这间家徒四壁、唯有书籍堆积如山的陋室,一股混合着旧书和清茶的淡淡气息扑面而来,奇异地抚平了他心中些许的焦躁。
没有客套,没有寒暄。
乾哲霄给他倒了一杯白水,自己则坐在那张唯一的旧藤椅上,静静地看着他。
高育良捧着那杯水,感受着杯壁传来的微温,酝酿了许久的话,竟不知从何说起。他习惯了对下属训话,习惯了在会议上纵横捭阖,却从未像此刻这般,需要向一个陌生人袒露内心的惶恐与无助。
“乾先生……”他最终开口,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
“我……我近日心绪不宁,如困兽犹斗,深感前路迷茫。听闻先生乃有大智慧之人,特来……请教。”他将姿态放得很低,用的是古时文人请教山野高士的谦辞。
乾哲霄看着他,目光如同古井,深邃不见底:“高书记困于何处?”
高育良叹了口气,斟酌着词句,他没有具体说事,而是试图从更高的层面阐述自己的困境:“《论语》有云:‘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高某为官数十载,自问并非毫无建树,亦非大奸大恶之徒。”
“然如今身处漩涡,进退维谷,既感于人情牵绊,难以割舍,又困于局势所迫,无力回天。常感……惑、忧、惧交织,不得解脱。敢问先生,当何以自处?”
他巧妙地将自己的问题,归结于人情与局势,隐去了自身的关键责任,依旧带着文人的矜持与修饰。
乾哲霄沉默片刻,缓缓道:“高书记引经据典,可见心中仍有‘文’骨。然,文人风骨,可载道,亦可……自缚。”
一句话,如同利剑,直刺高育良内心深处最隐秘、也最自得的地方。
他身躯微震。
“……何出此言?”
“你因人情牵绊而惑,因无力回天而忧,因前路莫测而惧。”乾哲霄语气平淡,却字字清晰,“这‘人情’,是恩,是义,还是……不敢断、不能断的利害网络?这‘无力回天’,是真心想‘回天’,还是不舍既得之位,不甘就此倾覆?这‘恐惧’,是畏国法纲纪,还是……畏身败名裂,畏失去眼前所有?”
他每一个问题,都剥开一层高育良精心包裹的外衣,直指内核。
“你将自己困在‘文人’与‘官员’的身份里,讲情义,重脸面,求平衡,恋权位。既要‘文’的名声,又舍不下‘官’的实惠。既要显示风骨,又在关键时刻选择了妥协甚至包庇。这,便是自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