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礼物”与涟漪(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京圈大佬空降汉东,政法常务书记》最新章节。

陆则川下达指令的次日,汉东的空气中仿佛又增添了几分无形的肃杀。

一些敏锐的人已经察觉到,某些看似不起眼的部门,工作节奏明显加快,一些平日里走动频繁的官员,忽然变得深居简出,电话也时常处于无人接听的状态。

这是一种只可意会的信号,预示着水面之下,暗流涌动的速度正在加剧。

高育良身处风暴中心,对这种变化感受最为清晰。

他表面上依旧沉稳,主持工作会议,批阅文件,甚至对省委办公厅提交的一份关于改进工作作风的文件,提出了几条颇为“犀利”的修改意见,显得尽职尽责。

但只有他自己知道,内心的那根弦已经绷到了极限。

他放在书桌抽屉最深处的那个加密手机,成了他唯一能感受到一丝“主动”的渠道。他在等,等那个嘶哑声音承诺的“礼物”。

这“礼物”是搅乱局面的烟雾弹,也可能是他绝境中唯一可能的救命稻草,尽管他内心深处也清楚,这更可能是一剂裹着糖衣的毒药。

终于,在一个深夜,加密手机屏幕亮起,没有号码显示,只有一条简短的信息:

“礼物已送出,注意查收。风向标:京州晚报,民生版。”

高育良心脏猛地一跳,立刻打开电脑,调出当天《京州晚报》电子版,迅速翻到民生版。

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刊登着一篇题为《老旧小区改造中的“烦心事”》的读者来信,反映的是光明峰项目二期工程前期摸底调查中,市规划局工作人员态度粗暴、测量数据疑似存在人为调整等问题。

文章篇幅不长,语言也算克制,但指向性明确——直指刚刚被提拔、风头正劲的孙连城曾经分管的领域。

高育良盯着那几行字,瞳孔微微收缩。

这就是“礼物”?一篇不痛不痒的读者来信?这能掀起多大风浪?他感到一丝被戏弄的愤怒,但随即,多年政坛沉浮的经验让他冷静下来。

他仔细咀嚼着“风向标”三个字。这或许不是炸弹本身,而是引信,是试探,是想看看各方的反应,尤其是陆则川和周明轩的反应。

他关掉网页,删除浏览记录,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

对方出手了,方式比他预想的要更迂回,也更阴险。这是要把水搅浑,把焦点引向陆则川力主提拔的干部,甚至可能借此攻击陆则川的用人决策和改革方向。

他该怎么做?顺水推舟,暗中给这篇报道加点料?

还是……他想起祁同伟那夜的劝诫,心中闪过一丝极其微弱的动摇,但立刻被更大的恐惧和不甘压了下去。他已经没有退路了。

第二天,这篇报道果然引起了一些波澜。

虽然只是地方晚报的一个小角落,但在有心人的推动下,还是在某些小圈子里流传开来。

有人开始私下议论孙连城的工作作风,质疑陆则川破格提拔的合理性。虽然声音不大,却像苍蝇的嗡嗡声,让人心烦意乱。

孙连城本人得知后,只是扶了扶厚厚的眼镜,哼了一声:

“身正不怕影子斜!测量数据都有原始记录和第三方复核,他们可以去查!” 依旧是一副倔驴脾气,根本没把这“烦心事”放在眼里。

陆则川也看到了这篇报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