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孙子兵法不在你的书单上!(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仙缘:我的皇孙在幕后》最新章节。
“莫非今日,皇长孙也要效仿暴秦之举?”
话音落下,朝堂一片死寂。
这已不是辩论,而是以道义为矛,直指君权核心。
他把朱允通逼到了悬崖边缘。
倘若朱允通应一句“然”,便等于承认铲除儒门,从此与天下读书人为敌。
不必再多言,史笔如刀,后世唾骂足以将其永钉耻辱柱上。
但朱允通目光沉静,仿佛早已洞悉其意。
他语气平稳,却透出锋利如刃的冷峻:
“方先生。”
“何必在我面前移花接木?”
“姑且不论‘焚书坑儒’是否真如传闻所述?”
“今日所谓儒学,又与孔孟之时,有几分相像?”
他脑海中浮现出兄长昔日的教诲,胸中信念愈发坚定。
此时,他不再注视方孝孺,而是转身面向整个朝班,朗声道:
“况且……”
“我先前讲过,单靠四书五经,无法振兴大明。”
“可曾提过要废除?从未。倒是你们,总把‘灭道统’挂在嘴边。”
话落,满殿哗然。
朱允坟轻笑一声:“三弟这话,岂不是前后不合?”
“你说儒学救不了国运,却又说不废,到底打的什么主意?”
朱允通面色如水,眸光沉定。
心中却浮起当年大哥所说之言,字字清晰,仿佛回荡在金殿之上。
“正如方先生所言,自汉武帝推崇儒术始,隋唐设科举取士,唐宋以诗词展才学,直至今日,科举仍以四书五经为核心。”
“历代用人之道,从察举而九品中正,再到科举定制。”
“儒学本身,何尝不是随世更易?”
他目光扫过群臣,声音如铁掷地。
“如今我大明之变——”
“正是对儒学选才之制的革新。”
“从百姓衣食住行,到朝廷财政调度、军政体制,皆已更张。”
“那么,关乎人才的科举制度……”
“自然也该更替。”
“若今日不肯自行变革——”
他猛然抬眼,直视方孝孺,语气骤冷。
“将来必被外患逼迫而变!”
广袖一挥,声震屋瓦。
“但我大明——绝非赵宋!”
“岂能屈膝事敌、俯首称奴?”
“前车之鉴犹在眼前。”
“眼下这仅凭四书五经取士之法——”
“既不能解灾民于水火,也不能固社稷于危难,更谈不上强国兴邦。”
“何来文教致盛?”
“故而——”
“大明育人之法、取士之制……”
“必须即刻改革!!!”
刹那间。
朱允通气息急促,面颊泛红,连指尖都在微微颤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