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青州城备战与乡野暗线(辛丑年仲春?续五)(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平凡青云路》最新章节。
正月二十八的辰时,晨光刚漫过炎火山脉的山脊,朱福友一行人就牵着马,踏上了回青州城的路。队伍拉得不算长,二十多个亲兵走在两侧,中间是骑着马的朱福友、郑学寿和陈丰兵,林忠夫妇带着孩子跟在旁边,最热闹的要数孙海兵领着的五个孩子——他把自己的马让给了最小的那个男孩,自己则扛着个装烤红薯的布袋子,跟孩子们凑在一起,嘴里不停地讲着昨天打教徒的“英勇事迹”。
“俺当时一棍子就把那教徒打翻在地,他爬都爬不起来!”孙海兵拍着胸脯,故意把声音提高,惹得孩子们一阵惊呼。那个五岁的小男孩攥着他的衣角,眼睛亮晶晶地问:“海兵哥哥,你真的能一棍子打翻坏人吗?”
“那可不!”孙海兵得意地挑眉,刚想再说点什么,就被朱福友打断了:“行了,别吹了,昨天是谁被教徒从背后偷袭,差点摔下马的?”
孩子们顿时笑作一团,孙海兵的脸瞬间红了,挠着头嘟囔:“那不是俺没注意嘛……再说了,最后还不是陈大哥救了俺。”
陈丰兵坐在马背上,闻言笑了笑,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递给孙海兵:“别闹了,吃块糕点垫垫肚子,到青州城还有两个时辰的路呢。”
孙海兵眼睛一亮,接过油纸包就打开,里面是几块枣泥糕,他拿起一块塞进嘴里,含糊不清地说:“还是陈大哥好,不像朱先生,总爱拆俺的台。”
朱福友笑着摇摇头,转头看向身边的林忠:“林大哥,你熟悉苍梧郡的乡镇吗?青州城周边有哪些镇子离西郊近?”
林忠想了想,说:“青州城西边有三个镇子,分别是柳溪镇、河湾镇和石坪镇,其中柳溪镇离西郊最近,走路也就一个时辰。雷烈火以前经常和柳溪镇的乡绅打交道,听说那里有个叫‘王记粮铺’的,其实是烈火寨的眼线,专门帮他收购粮食和药材。”
朱福友点点头,把这个记在心里:“等回了青州城,我让海兵去柳溪镇打听一下,看看能不能找到血魂教的线索。”
“俺也去!”孙海兵立刻举手,嘴里还塞着枣泥糕,“俺保证能打听清楚,顺便再买些烤红薯回来!”
众人都被他逗笑了,就连一直沉默的张新泉(他在队伍后面跟着,没骑马)也勾起了嘴角——虽然他没跟大家走在一起,但队伍里的笑声还是传进了他的耳朵里,让他紧绷的神经放松了不少。
走了大概一个时辰,队伍来到一条小溪边。朱福友让大家停下来休息,亲兵们立刻去牵马饮水,陈丰兵则拿出药囊,给孩子们检查伤口。那个十岁的女孩手腕上有一道浅浅的疤痕,是被血魂教的教徒抓伤的,陈丰兵拿出之前朱福友给的“胶布药棉”,小心翼翼地给她包扎。
“这是什么呀?”女孩好奇地问,看着透明的胶布,觉得很新鲜。
“这叫胶布,”朱福友凑过来,解释道,“比布条好用,防水还透气,你的伤口很快就能好。”他说着,还示范了一下怎么撕胶布,“你看,轻轻一撕就能下来,不会疼的。”
女孩试着碰了碰胶布,眼睛里满是新奇。林忠的妻子也凑过来看,忍不住说:“朱先生,这东西真是太神奇了,比咱们用的布条方便多了。”
“这是我家乡的东西,”朱福友笑了笑,没多说现代的事,“等回了青州城,我多拿点给陈大哥,让他给孩子们和受伤的亲兵都用上。”
休息了半个时辰,队伍继续出发。快到青州城的时候,张新泉突然加快脚步,走到朱福友身边:“我不跟你们进城了,去柳溪镇看看。”
朱福友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他是想提前去查线索:“好,你自己小心点。要是遇到危险,就吹哨子,我们会尽快赶过去。”他又从怀里掏出些碎银子,递给张新泉,“拿着,路上买些吃的,别饿着。”
张新泉接过银子,放进怀里,只说了句“谢了”,就转身朝着柳溪镇的方向走去。孙海兵看着他的背影,小声说:“朱先生,张大哥一个人去会不会有危险啊?”
“放心,他比咱们都厉害,”朱福友拍了拍孙海兵的肩膀,“等咱们安置好孩子们,你也去柳溪镇,跟张大哥汇合,互相有个照应。”
孙海兵用力点头:“俺知道了!俺一定能帮上忙!”
辰时末,队伍终于抵达青州城门口。守门的士兵看到郑学寿,立刻恭敬地行礼:“郑先生,您回来了。”
郑学寿点点头,指了指身后的孩子们和林忠一家:“这些是受灾的百姓,还有受伤的弟兄,麻烦开门让我们进去。”
士兵们不敢怠慢,赶紧打开城门。进城的时候,朱福友注意到有两个穿着灰色长衫的人,一直在盯着他们看,眼神很奇怪。他不动声色地碰了碰身边的亲兵队长:“你去查查那两个人的来历,别惊动他们。”
亲兵队长点点头,悄悄跟了上去。
进城后,郑学寿先带着众人去了废弃的书院。书院位于青州城的东南角,院子里长满了杂草,几间屋子的屋顶都漏了,窗户纸也破了不少。但好在屋子够多,收拾一下就能住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咱们先把这里打扫干净,”朱福友拍了拍手,召集大家,“亲兵们去修屋顶和窗户,陈大哥带着林忠嫂子去厨房看看,能不能生火做饭,海兵你带着孩子们去捡院子里的杂草,我和郑先生去城里买些粮食和布帛。”
“俺不去捡杂草!”孙海兵立刻抗议,“俺要去买烤红薯!”
“捡完杂草才能去买,”朱福友故意逗他,“不然你就别想吃烤红薯了。”
孙海兵只好噘着嘴,带着孩子们去捡杂草。孩子们倒是很开心,拿着小铲子,在院子里追着杂草“战斗”,时不时传来一阵笑声。
朱福友和郑学寿则带着两个亲兵,去了城里的集市。集市上很热闹,卖菜的、卖肉的、卖布的,吆喝声此起彼伏。朱福友买了二十斤大米、十斤面粉,还有一些蔬菜和肉,又去布庄买了几匹粗布,打算给孩子们做新衣服。
“对了,郑先生,”朱福友突然想起什么,“咱们得请个先生来教孩子们读书识字,你认识靠谱的先生吗?”
郑学寿想了想,说:“我认识一个姓周的老先生,以前是青州府学的教谕,因为看不惯知府的所作所为,辞官在家了。他人很好,要是跟他说孩子们的事,他肯定愿意来。”
“那就太好了,”朱福友高兴地说,“等咱们把书院收拾好,就去拜访他。”
买完东西,两人回到书院。只见院子里已经收拾得差不多了,杂草被堆在墙角,亲兵们正在修屋顶,陈丰兵和林忠嫂子在厨房里生火,烟囱里冒出了袅袅炊烟。孙海兵则蹲在院子里,给孩子们烤红薯,香味飘得整个院子都是。
“朱先生,你快看,俺烤的红薯!”孙海兵看到他们回来,立刻举起一个烤得焦黑的红薯,邀功似的。
朱福友走过去,拿起一个红薯,掰开一看,里面金灿灿的,甜香扑鼻:“不错啊,比上次在驿馆烤的好吃。”
孙海兵得意地笑了,又给每个孩子递了一个红薯。孩子们捧着红薯,吃得满脸都是糖稀,像只小花猫。
下午的时候,书院终于收拾好了。屋顶补好了,窗户也糊上了新的油纸,院子里干干净净的,厨房里飘着米粥的香味。朱福友让亲兵们把买来的粮食和布帛搬进屋里,又让林忠嫂子给孩子们做了面条,孩子们吃得津津有味。
吃过晚饭,朱福友和郑学寿去拜访周老先生。周老先生住在青州城的西北角,是一座小小的四合院,院子里种着一棵老槐树。听到他们的来意后,周老先生很感慨:“这些孩子真是可怜,我愿意去教他们读书识字,分文不取。”
朱福友很高兴,连忙道谢:“多谢周老先生,您放心,我们会给您准备好笔墨纸砚,绝不会让您受委屈。”
从周老先生家出来,郑学寿说:“咱们明天去见知府大人吧,把账本和雷烈火的日记给他,让他下令搜查青州城的血魂教余党。”
朱福友点点头:“好,不过我总觉得那个知府不靠谱,咱们得留个心眼。”
第二天一早,朱福友和郑学寿带着账本和日记,去了知府衙门。知府姓刘,是个五十多岁的胖子,脸上总是挂着虚伪的笑容。听完他们的讲述,刘知府翻了翻账本,皱着眉头说:“没想到雷烈火竟然和血魂教勾结,真是胆大包天!你们放心,本府一定会严查此事。”
可当朱福友提出要他派兵保护书院和孩子们时,刘知府却推脱起来:“最近青州城的治安不太好,兵力紧张,实在抽不出人手。这样吧,我给你们发个告示,让百姓们帮忙留意血魂教的动静,怎么样?”
朱福友心里清楚,他这是在敷衍,但也没办法,只好答应下来:“那就多谢刘知府了。”
离开知府衙门,郑学寿气愤地说:“这个刘知府,肯定是怕得罪血魂教,故意推脱!”
“我早就料到了,”朱福友倒很平静,“没关系,咱们自己想办法。亲兵们虽然不多,但保护书院还是够的。对了,海兵呢?让他赶紧去柳溪镇,跟张新泉汇合。”
回到书院,朱福友让孙海兵带着两个亲兵,去柳溪镇打听消息。孙海兵早就等不及了,背上布包,揣了几个烤红薯,就兴冲冲地出发了。
孙海兵走后,朱福友开始安排书院的事。周老先生已经来了,正在给孩子们上课,教他们读《三字经》。孩子们坐得端端正正的,听得很认真。陈丰兵则在院子里给亲兵们讲解伤口处理的方法,教他们怎么用“胶布药棉”包扎。林忠则根据自己对烈火寨的了解,给朱福友画了一张烈火寨的地形图,上面标注了陷阱和密道的位置。
“朱先生,你看,”林忠指着地形图,“烈火寨的后山有一条小路,能通往柳溪镇,血魂教的人肯定会从这条路上走。咱们可以在那里设个埋伏,等他们经过的时候,就能一网打尽。”
朱福友点点头:“这个主意好,等海兵和张新泉从柳溪镇回来,咱们就去勘察地形,布置埋伏。”
另一边,孙海兵带着两个亲兵,很快就到了柳溪镇。柳溪镇不大,只有一条主街,街上有几家店铺,其中就有林忠说的“王记粮铺”。孙海兵假装买粮食,走进粮铺,店里只有一个掌柜和一个伙计,掌柜的是个尖嘴猴腮的中年人,看到孙海兵,脸上露出了警惕的神色。
“客官要买什么?”掌柜的问,语气很冷淡。
“俺买十斤大米,”孙海兵故意装出憨厚的样子,“对了,掌柜的,俺听说你们这里有血魂教的人,是真的吗?俺想加入血魂教,听说能学到厉害的武功。”
掌柜的脸色一变,立刻说:“你胡说什么!我们粮铺可没什么血魂教的人,你要是再胡言乱语,就给我出去!”
孙海兵心里清楚,这掌柜的肯定有问题。他假装害怕,付了钱,提着大米就走出了粮铺。刚走到街角,就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是张新泉!
“张大哥!”孙海兵高兴地跑过去,“你也在这里啊!俺正找你呢!”
张新泉看到他,愣了一下:“你怎么来了?”
“朱先生让俺来打听血魂教的线索,”孙海兵把刚才在粮铺的事告诉了张新泉,“那个粮铺的掌柜肯定有问题,俺觉得他就是血魂教的眼线。”
张新泉点点头:“我已经查过了,这个粮铺确实是血魂教的分舵,掌柜的是血魂教的教徒,后天七重的实力。后面的院子里还藏着十几个教徒,好像在准备什么东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