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权力法统的"正当性"(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穿越到五代十国当女帝》最新章节。

她反手紧紧握住石素月的手,眼中含着泪光,重重地点了点头:“好……好……母后……母后去跟你父皇说。无论如何……母后一定尽力劝他!”

“多谢母后!”石素月眼中闪过一丝如释重负,但更多的是一种达成目标的冷静。她知道,这只是第一步,真正的难关,还在后面。

接下来的几日,永福殿内,李氏开始了她艰难的说服工作。她不再像往常那样只是默默陪伴,而是寻着各种机会,在石敬瑭耳边柔声劝说。

起初,石敬瑭毫无反应,无论李氏说什么,他都如同泥塑木雕。李氏便改变策略,不再直接提玉玺和朝堂之事,而是从孙儿们说起,说延煦如何聪慧,延宝如何可爱,重睿如何亲近他这个父亲……说着家族的延续,说着血脉的珍贵。

偶尔,她也会提及宫变之前,石重贵和冯道等人是如何步步紧逼,如何不将他们放在眼里,暗示若非女儿力挽狂澜,他们或许早已遭遇不测。

她还会小心翼翼地说起契丹使团的嚣张,说起各地藩镇的观望,描绘出一副江山飘摇、危如累卵的景象。

“陛下,”这一日,趁着殿内无人,李氏坐在石敬瑭身边,握着他枯瘦的手,泪眼婆娑,“臣妾知道您心里苦,恨月儿手段激烈。可事已至此,覆水难收。难道您真要看着这你一手创建的大晋,看着我们这一家老小,因为您的……您的执念,而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吗?”

石敬瑭的身体几不可察地颤动了一下。

李氏趁热打铁,声音哽咽:“月儿她……她再不对,也是我们的骨肉啊!她如今独自扛着这千斤重担,内外交困。她需要您的帮助,哪怕只是一个姿态!将玉玺交给她,并非承认她夺权有理,而是为了这大晋的江山社稷啊!陛下,您就当真忍心,看着这天下分崩离析,看着我们……我们都不得善终吗?”

说到动情处,李氏伏在石敬瑭膝上,低声啜泣起来。

石敬瑭依旧沉默着,但李氏能感觉到,他那只被她握着的手,不再像之前那样冰冷僵硬,微微有了一丝温度。

他浑浊的眼中,似乎有极其复杂的光芒在剧烈地闪动,挣扎,最终,化为一片深沉的、近乎死寂的疲惫。

他依旧没有看李氏,也没有说一个字。但李氏知道,他听进去了。那坚固如冰山的心防,在亲情、现实与对未来的恐惧多重冲击下,终于裂开了一道细微的缝隙。

又过了两日,一个午后,石素月正在批阅奏章,永福殿派来了一名内侍。

“殿下,皇后娘娘让奴婢来回话,”内侍跪在地上,低声道,“娘娘说……陛下近日精神稍好,偶尔会问及……问及太子殿下的功课。娘娘请殿下……得空可去永福殿走走。”

石素月执笔的手微微一顿,眼中精光一闪而逝。问及重睿的功课?这绝非石敬瑭会主动关心的事情。这分明是李氏传递给她的信号——劝说,有进展了!

她不动声色地点点头:“知道了。回禀母后,本宫晚些时候便去请安。”

打发走内侍,石素月放下朱笔,心中并无多少喜悦,反而更加凝重。她知道,最关键的时刻即将到来。

石敬瑭的松动,不代表他会轻易就范。如何把握分寸,既能达到目的,又不至于将他逼到绝境,需要极高的技巧和冷静的头脑。

她没有立刻前往永福殿,而是又处理了几件政务,直到日头西斜,才再次动身。

这一次,她依旧只带了石绿宛,衣着素净,神情平和。

踏入永福殿,李氏迎了上来,对她使了个眼色,微微颔首。石素月会意,目光转向窗边的石敬瑭。

他依旧坐在那里,但似乎与往日有些不同。他换了一身较为正式的常服,头发也梳理得一丝不苟,虽然面容依旧憔悴,但那双曾经充满死气的眼睛里,此刻却沉淀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有屈辱,有愤懑,有无奈,更有一丝认命般的颓然。

石素月走上前,依礼请安:“儿臣参见父皇。”

这一次,石敬瑭没有完全无视她。他缓缓地、极其缓慢地转过头,那双深陷的眼眸,如同两口枯井,直直地看向石素月。那目光,不再空洞,而是带着一种沉重的、几乎让人喘不过气的压力。

殿内一片寂静,落针可闻。李氏紧张地攥紧了手中的帕子。

良久,石敬瑭干裂的嘴唇微微动了一下,发出嘶哑得如同砂纸摩擦的声音:

“你……想要朕……如何做?”

他没有咆哮,没有斥责,只是这平静到近乎诡异的一句问话,却让石素月心头猛地一紧。她知道,真正的谈判,现在才开始。

她深吸一口气,迎上石敬瑭的目光,语气恭敬,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儿臣不敢要求要求父皇如何。只为社稷安稳,请父皇于大朝会时,升坐崇元殿。届时,只需父皇亲手将传国玉玺,交予儿臣,并言明由儿臣监国摄政,总揽军政要务。如此,天下藩镇知父皇安好,且心意已决,必当臣服,内外可定。”

她说得清晰明了,石敬瑭听完,脸上肌肉微微抽搐,眼中闪过一丝极致的痛苦与嘲弄。他闭上眼,仿佛耗尽了所有力气,靠在软榻的引枕上,胸口剧烈地起伏了几下。

李氏在一旁看得心惊胆战,几乎要出声缓和。

然而,石敬瑭最终没有爆发。他只是用一种疲惫到极点的声音,缓缓道:

“玉玺……不是早已在你手中了么?”

石素月面色不变:“玉玺在手,不及父皇亲手所予。名分大义,关乎国本。”

又是一阵令人窒息的沉默。殿外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宫人悄无声息地点亮了宫灯,昏黄的光线在殿内跳跃,映照着三人各异的神情。

石敬瑭睁开眼,目光再次落在石素月脸上,那眼神仿佛要将她彻底看穿。他看到了女儿眼中的野心、冷静、以及那份与他如出一辙的、为了目标可以不择手段的决绝。

他知道,自己已经没有选择。拒绝?或许能维护最后一点可怜的尊严,但然后呢?这个女儿会做出什么?契丹会如何?那些藩镇会如何?李氏、重睿、延煦、延宝……他们又会如何?

一股巨大的、无法抗拒的无力感,如同潮水般将他彻底淹没。他挣扎了一生,最终,却落得如此境地。罢了,罢了……

他极其艰难地,几不可察地点了一下头。幅度小得几乎让人以为是错觉。

但石素月和李氏都清晰地看到了。

石素月心中那块最大的石头,也终于落地。她再次躬身,语气依旧平静:“儿臣……谢父皇成全。具体事宜,儿臣会命礼部安排妥当,定不会让父皇过于劳神。”

石敬瑭不再看她,重新将目光投向窗外那沉沉的暮色,仿佛刚才那耗尽心力的交谈从未发生过。只是他紧握着的、指节发白的拳头,泄露了他内心远非表面的平静。

石素月知道,事情已成。她没有再多言,向李氏行了一礼,便带着石绿宛退出了永福殿。

走在华灯初上的宫道上,夜风带着凉意吹拂而来。石素月抬头望向深邃的夜空,繁星点点。

她知道,一场精心策划、关乎权力法统最终确认的大戏,即将在崇元殿上演。而她要做的,就是确保这场戏,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