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倒春寒(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穿越到五代十国当女帝》最新章节。
时令已入三月,按理该是草长莺飞、万物复苏的时节,可今年的汴梁却偏偏遭遇了罕见的“倒春寒”。连日的阴雨夹杂着细碎的冰粒,寒风依旧凛冽,吹在脸上如同刀割,将刚刚冒出些许绿意的大地又重新打回了严冬的萧瑟。这股寒意,不仅弥漫在自然之中,更悄然渗透进了汴梁城的权力核心,与某些人的心机冷热交织,酝酿着一场更为酷烈的政治风暴。
冯道与石重贵精心策划的“捧杀”之策,如同投入湖面的毒饵,表面的涟漪是那些愈发高涨、几乎要将石素月神化的赞誉,而水下,真正致命的杀机,正随着这股“倒春寒”,悄无声息地向石素月逼近。
御书房内,炭火盆烧得噼啪作响,却驱不散石敬瑭眉宇间的阴霾。
石重贵侍立在侧,正以一副忧心国事的口吻,向石敬瑭汇报着开封府近日的治安与漕运事宜。话题看似寻常,他却在不经意间,将话锋引向了殿前司。
“……父皇,殿前司经皇妹整顿,确是军容雄壮,令人心喜。只是……”他顿了顿,面露一丝恰到好处的迟疑,“近日儿臣听闻,殿前司副点检王进、都指挥使王虎等将领,时常于非公务之时,私下入太平公主府禀事,有时甚至夜深方出。虽说是禀报军务,但如此频繁,难免惹人注目。加之外间那些……那些过誉之言,儿臣担心,恐有不晓事之人妄加揣测,以为殿前司只知有公主,而……而非朝廷法度。”
他言辞恳切,仿佛全然是为妹妹和朝廷声誉着想,但那句“只知有公主,而非朝廷法度”,却像一根毒刺,精准地扎入了石敬瑭最敏感的神经。
石敬瑭握着朱笔的手微微一顿,没有立刻说话,只是目光深沉地看了石重贵一眼。
几乎与此同时,在另一场合,冯道借着与石敬瑭商议北方边镇春季防务的机会,以老臣持重的姿态,慢悠悠地开了口:
“陛下,近日老臣翻阅各镇奏报,见有成德军节度使安重荣上表,言及境内流民安置、以及请求增拨春耕粮种之事。此类事务,照例应由户部或三司议处,然老臣偶然听闻……太平公主殿下似乎对此亦有关切,曾向户部询问过相关情况。
他抬起昏花的老眼,看似无意地补充道:“公主殿下心系黎民,体恤边镇将士疾苦,本是美德。只是……殿下毕竟身为女子,又执掌禁军,若过于频繁介入地方政务,尤其是边镇事务,恐会引人疑虑,以为……其志非小啊。老臣愚见,公主殿下还是应专注于殿前司军务,方是正理。”
“其志非小”!
这四个字,比石重贵那隐晦的暗示更为露骨,也更为狠毒!它直接指向了石素月可能存在的、超越臣子本分的野心!
石敬瑭的脸色彻底沉了下来。石重贵的话,他尚且可以理解为兄弟间的猜忌或争宠,但冯道这位历经五朝、素以明哲保身着称的老臣,也说出如此话语,其分量就截然不同了。
冯道从不轻易表态,一旦开口,往往代表着某种“共识”或者他窥探到的“危险信号”。
私下接见心腹将领,频繁密切,引人侧目?
过问边镇事务,插手地方政务,其志非小?
再联想到外间那些“国赖长公主”的荒谬言论……
石敬瑭的心中,那原本就被种下的猜忌之苗,此刻如同被浇灌了毒液,开始疯狂滋长,缠绕着他的理智。他开始用一种审视甚至带着敌意的目光,重新打量起自己这个能力出众的女儿。她究竟想做什么?仅仅是为了自保,还是……真的有了不该有的念头?
而就在这敏感得如同绷紧的弓弦一般的时刻,北方的契丹,再次派来了使节。
此次来的,并非上次的韩频,而是耶律拔里得,亦称麻答、解里,此人乃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之弟剌葛之子,身份尊贵,在契丹国内以勇悍和精明着称。他的到来,本身就带着一种不容忽视的压力。
按例,接待使节主要由鸿胪寺和宰相冯道负责。盛大的接风宴设在宫中,石敬瑭率文武重臣出席。
宴会上,耶律拔里得表现得颇为豪爽,大碗喝酒,大口吃肉,言语间带着草原民族的直率,但那双鹰隼般的眼睛,却不时锐利地扫过在场的晋臣,尤其是在几位掌握兵权的将领身上停留颇久。
酒过三巡,耶律拔里得似乎有些“醉意”,他端着酒碗,摇摇晃晃地站起身,对着御座上的石敬瑭粗声笑道:“皇帝陛下!俺这次南下,可是听了不少你们南朝的新鲜事!听说贵国有一位了不得的太平公主,不仅容貌如同天上的仙女,还能带兵打仗,上次汴梁城内乱,就是她带着一支什么……殿前司,把叛军杀得片甲不留?可是真的?”
他声音洪亮,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宴会的气氛微微一滞。
石敬瑭面色不变,淡淡道:“使臣消息倒是灵通。小女些许微功,不足挂齿,全赖将士用命,朝廷洪福。”
“哎!陛下何必谦虚!”耶律拔里得大手一挥,目光竟直接越过众人,精准地落在了坐在女眷席上位的石素月身上,眼中爆发出毫不掩饰的惊艳与浓烈的兴趣,“果然名不虚传!真是仙女一般的人物!想不到南朝还有如此巾帼英雄!了不得,了不得!”
他竟端着酒碗,摇摇晃晃地朝着石素月的方向走了几步,被鸿胪寺官员连忙拦住。耶律拔里得也不坚持,就站在那里,对着石素月方向,用契丹语高声说了几句什么,随即又用生硬的汉语对石敬瑭笑道:“陛下!俺们契丹人最敬重英雄!太平公主这般人物,若是在我契丹,必受大汗重赏!不知陛下可否让公主殿下与俺喝一碗酒,让俺也沾沾英雄之气?”
这番话,看似粗豪无礼,实则极其恶毒!
在如此庄重的国宴上,一个契丹使臣,如此公然且带着轻薄意味地盛赞本朝公主,甚至提出近乎无礼的要求,这本身就是对晋廷和石敬瑭的蔑视。更可怕的是,他精准地点出了石素月“带兵打仗”、“平定内乱”的事迹,并将其抬高到“巾帼英雄”的位置,这无异于在石敬瑭那本就熊熊燃烧的猜忌之火上,又泼了一瓢热油!
一个本朝公主,其“威名”竟然连契丹贵族都如雷贯耳,并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兴趣和“敬重”?这背后意味着什么?是契丹人单纯的好奇,还是……他们注意到了什么?或者说,他们希望看到什么?
石敬瑭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握着酒杯的手指因用力而骨节发白。他强压着怒火,冷声道:“使臣醉了!鸿胪卿,扶使臣回座休息!”
一场宴会,最终在不欢而散的气氛中草草收场。
然而,耶律拔里得那番看似醉酒的言行,却像一根最锋利的楔子,深深地钉入了石敬瑭的心里。他原本就对石素月疑心重重,如今连契丹人都对她表现出如此“兴趣”,这让人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警惕和恐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