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捧杀(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穿越到五代十国当女帝》最新章节。

入春之际,虽有几日暖,但因倒春寒的缘故。汴梁城的寒风依旧盛行,但朝堂之上的暗流却似乎随着年关的临近,变得更加活跃起来。

一种微妙的变化,如同无声的瘟疫,开始在官员们的私语、士子的议论、乃至市井巷陌的闲谈中悄然蔓延——那是对太平公主石素月几乎一边倒的赞誉之声。

起初,只是些零星的、关于她临危不乱、率殿前司平定宫变、护卫陛下的英勇事迹被更详细、更富传奇色彩地传颂。但很快,这股声浪便开始升级,内容也不再局限于军事。

在冯道那看似不经意,实则精准的引导下,他门下的清客、交好的文人,乃至一些依附于他的官员,开始在各种场合,以各种形式,极力推崇太平公主的贤德与才干,比如太平公主执掌三司之时。

茶楼酒肆中,有说书人将“太平公主单骑闯宫救驾”的故事编得绘声绘色,细节丰富,引人入胜,仿佛亲见。

文人雅集上,有士子作诗填词,称颂公主“不让须眉”、“女中尧舜”。

官员之间的私下往来,也常能听到诸如“公主殿下执掌殿前司,军纪严明,将士用命,实乃国家栋梁”、“若非公主当日果断,汴梁恐已易主”之类的议论。

更令人心惊的是,一些看似出自民间、实则为精心炮制的言论开始出现。有人忧国忧民地感叹:“如今陛下春秋已高,若非有太平公主这般忠勇睿智的长公主坐镇,这朝局……唉,真不知会如何。”

甚至隐隐出现了“国赖长君,亦赖长公主”这等极其敏感、近乎僭越的论调。

这些声音起初细碎,但经冯道一系人马有意识地推波助澜,很快便汇聚成一股不容忽视的舆论浪潮。

仿佛一夜之间,太平公主石素月便成了忠勇、智慧、定国安邦的象征,其声望在民间和部分中下层官员中急剧攀升。

郑王府内,石重贵听着心腹汇报着外间愈演愈烈的对石素月的赞誉,眉头紧锁,心中充满了不解与一丝被压制的不悦。 他挥退左右,独留下刚刚前来商议公务的冯道。

“冯相公,”石重贵按捺不住心中的疑惑,语气带着明显的不解,“如今外间这般吹捧太平,声势日隆,这……这岂不是在助长她的气焰,让她更加尾大不掉?对她,本王尚且……尚且需要时间筹谋,如此宣扬,岂非让她更得人心,于我等大计何益?”

他心中颇为烦躁。他固然想得到石素月,但也绝不愿看到她声望过高,威胁到自己。如今这舆论,让他感觉自己仿佛在亲手喂养一头可能反噬自己的猛虎。

冯道坐在客位,手里捧着一杯暖茶,闻言,那布满皱纹的脸上露出一丝高深莫测的、近乎狡黠的淡淡笑意。他缓缓放下茶盏,声音依旧温和迟缓,却带着一种洞悉人心的冰冷:

“殿下稍安毋躁。老朽此举,非是助她,实乃……烹她。”

“烹她?”石重贵一怔,更加疑惑。

“正是。”冯道微微颔首,浑浊的老眼中精光闪烁,“殿下试想,太平公主虽有救驾之功,掌兵之权,然其最大弱点为何?一为女子之身,二便是已遭陛下猜忌。”

他顿了顿,看着石重贵若有所思的神情,继续慢条斯理地剖析:“陛下历经风雨,但一旦其声望、权势威胁到陛下,即便是亲生女儿,陛下亦绝不会手软。此前剥夺其三司使之职,便是明证。”

“如今,老令人在外间如此宣扬公主之贤、之能,甚至隐隐将其抬高到国之所赖的位置……殿下以为,陛下闻之,会作何感想?”冯道的声音带着一丝引导。

石重贵眼睛渐渐亮了起来,他似乎有些明白了:“父皇……必然会更加忌惮!”

“不错!”冯道肯定道,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这赞誉之声,于公主而言,看似鲜花着锦,烈火烹油,实则是架在炭火之上炙烤!每一声赞美,传到陛下耳中,都可能化为一根扎心的刺!陛下会想,她一个公主,要这般大的声望做什么?军民如此拥戴,其心何在?”

“而这时,”冯道压低了声音,语气变得幽深,“便需要有人在陛下身边,或在适当的时机,于明里暗里,看似无意实则有意地点上一把火。”

“点火?”石重贵追问。

“譬如,”冯道目光深邃,“可让与殿下亲近的御史,风闻奏事,弹劾殿前司将领只知有公主,不知有陛下,虽无实据,但足以在陛下心中种下怀疑的种子。”

“又如,可在陛下问及军政时,进言殿前司将士对公主感恩戴德,唯公主之命是从,虽为忠勇,然长此以往,恐非国家之福。”

“再或者,只需在陛下面前,感叹一句‘太平公主殿下深得军心,若为男子,当为社稷之幸’,此言一出,陛下心中自会衡量。”

冯道每一句话,都如同毒针,精准地刺向帝王心中最敏感、最脆弱的那根神经——对权力的绝对掌控欲。

石重贵听得背脊微微发凉,却又忍不住心中涌起一股兴奋的寒意。他终于完全明白了冯道的算计!这不是在帮石素月,这是在为她挖掘坟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先用无尽的赞誉将她捧到高处,让她成为众矢之的,尤其是引起父皇最大的警惕和不安,然后再适时地、看似忧国忧民地提醒父皇,她手握的兵权是何等的隐患,她获得的军心是何等的危险!

如此一来,根本无需自己直接出手与石素月冲突,父皇自然会亲自出手,打压,甚至摧毁她!

“冯公深谋远虑,重贵……受教了!”石重贵深吸一口气,看向冯道的目光中,忌惮更深,却也更加倚重。他仿佛已经看到,在那漫天赞誉之下,石素月正一步步走向父皇为她设下的,或者说,是他和冯道共同推动形成的囚笼。

“只是,”石重贵还是有一丝顾虑,“若父皇因此对太平……她手中毕竟掌着殿前司,万一……”

冯道淡然一笑,仿佛一切尽在掌握:“殿下放心。陛下自有手段。削权、分权、调入闲职,乃至寻其错处,方法多的是。只要陛下心中疑窦已生,剩下的,不过是时间问题。况且,届时殿下以储君之姿,出面安抚,或可更得其心?”

最后一句,带着意味深长的暗示。石重贵心中一动,是啊,若父皇打压太平,自己再适时表现出宽容和大度,或许真能有机会将她和她手中的力量,收归己用?这个念头让他心跳加速。

然而,身处漩涡中心的石素月,并非对这股突如其来的浪潮毫无察觉。

最初听到市井传闻和某些过分的吹捧时,她只是皱了皱眉,并未放在心上,只当是平定杨光远之乱后,民众对皇室的好感与夸大其词。但很快,她发现事情并不简单。

殿前司衙署内,一些中下层军官在向她汇报时,眼神中除了以往的敬畏,似乎更多了几分狂热的崇拜,言语间也常夹杂着对外间传闻的附和。这让她心生警惕。

在户部,就连一些原本对她敬而远之的官员,看她的目光也变得有些异样,带着探究,甚至是一丝莫名的期待?

不是,都想着从龙之功???

小雪也将漕帮暗中收集到的一些信息呈报上来:“殿下,近日汴梁城内,关于您的赞誉传闻极多,来源似乎并非单一,有些言论,刻意得有些明显了。尤其是那些将您与国本联系起来的说法,颇为险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