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学术攻防(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修道与星海》最新章节。

答辩会现场的剑拔弩张

答辩会当天,会场里座无虚席。来自学术界、工程界和媒体的众多人士齐聚一堂,都想一睹这场激烈学术辩论的风采。

林教授早早地来到了会场,他身着笔挺的西装,神情严肃,眼神中透露出一种自信和傲慢。团队成员们也精神抖擞地走进了会场,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和自信。

答辩会开始后,主持人首先介绍了双方的情况和答辩的规则。然后,团队代表付华飞走上讲台,开始介绍“灵气涂层”技术的研究背景、原理和实验成果。

付华飞在讲台上侃侃而谈,他用清晰的语言和生动的图片,向与会者展示了“灵气涂层”技术的独特之处和优势。他说道:“我们的‘灵气涂层’技术是基于对‘灵气’这种高能粒子流的深入研究和应用。通过无数次的实验验证,我们发现‘灵气涂层’能够在机体表面形成一个微场,这个微场可以有效地延缓和消除结冰现象。而且,我们的研究并不是脱离现有的科学理论,而是在经典物理学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和拓展。”

付华飞的介绍结束后,林教授立刻站起来,开始了他的反驳。他尖锐地指出:“付华飞先生,你所说的‘灵气’在现有的科学体系中根本无法被证实其存在。你所谓的‘微场’也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可以支持。而且,你的理论模型与经典物理学定律存在着明显的冲突,如何解释这种冲突呢?”

林教授的话音刚落,会场里顿时安静了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付华飞身上。付华飞深吸一口气,镇定自若地回答道:“林教授,我们所说的‘灵气’并不是一种虚无缥缈的概念,而是一种肉眼不可见的高能粒子流。在我们的研究中,已经通过量子感知阵列等先进的技术手段,检测到了‘灵气’的存在和其能量波动。至于理论模型与经典物理学定律的冲突,我们提出了将‘灵气’假设为高维粒子流的思路。在高维空间中,‘灵气’的行为和特性与我们在三维空间中的认知有所不同,这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这种冲突。而且,我们的模型是经过大量实验数据验证的,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激烈的学术交锋

林教授并没有被付华飞的回答说服,他继续追问:“付先生,就算你所说的‘灵气’存在,但是从能量守恒的角度来看,‘灵气’这种能量从何而来?又如何能够持续地维持‘灵气涂层’的抗结冰效果呢?这显然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

付华飞微笑着回答道:“林教授,‘灵气’作为一种高能粒子流,它的能量来源是多元的。在地球上,‘灵气’以‘灵脉’的形式组织成网络,与航空航道在若干关键节点上同频。我们的‘灵气涂层’可以通过与这些灵脉产生共振,从而获取能量。而且,‘灵气’的能量转换和利用效率是非常高的,它可以在消耗较少能量的情况下实现抗结冰的效果,并不违背能量守恒定律。我们在实验中也对能量的输入和输出进行了详细的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灵气涂层’的能量利用是符合科学规律的。”

林教授皱了皱眉头,又提出了一个问题:“那么,如何解释‘灵气涂层’在不同工况下的稳定性呢?在复杂的气象条件下,如强风、暴雨等,它如何能够保证始终保持良好的抗结冰效果?”

赵建军站起来接过了话茬:“林教授,这正是我们研究的重点之一。我们通过对‘灵气涂层’的材料配方和结构进行优化,使其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和稳定性。在不同的工况下,‘灵气涂层’可以自动调整其微场的强度和分布,以适应环境的变化。而且,我们还结合了先进的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实时监测涂层的状态和环境参数,当出现异常情况时,能够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修复。我们的实验数据表明,‘灵气涂层’在各种复杂工况下都能够保持良好的抗结冰效果。”

数据与理论的有力支撑

在接下来的答辩中,团队成员们不断地用实验数据和理论模型来回应林教授的质疑。何飞展示了大量的实验数据,包括“灵气涂层”在不同温度、湿度和风速条件下的抗结冰效果对比图,以及涂层的耐久性和稳定性测试数据。这些数据清晰地表明,“灵气涂层”在各种工况下都具有显着的抗结冰效果,并且能够长期保持稳定。

赵建军则详细介绍了团队建立的理论模型,他通过一系列的公式和图表,解释了“灵气涂层”如何与空气动力学中的各种现象相互作用,以及如何在不违背经典物理学定律的前提下实现抗结冰的效果。他的讲解深入浅出,让与会者对“灵气涂层”的工作原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面对团队成员们的有力回应,林教授的脸色逐渐变得凝重起来。他开始意识到,自己之前的质疑可能过于草率了。他虽然仍然对“灵气涂层”技术存在一些疑问,但不得不承认团队的研究是有科学依据的,并且做了大量严谨的工作。

现场观众的态度转变

随着答辩会的进行,会场里的气氛逐渐发生了变化。一开始,很多观众对“灵气涂层”技术持怀疑态度,他们被林教授的观点所影响,认为这可能是一种没有科学依据的技术。但是,随着团队成员们的精彩答辩和有力论证,他们的态度开始逐渐转变。

一些观众开始认真思考团队提出的观点和论据,他们被团队的研究成果所震撼。一位来自航空领域的工程师说道:“原来我一直对‘灵气涂层’技术持怀疑态度,但是通过今天的答辩会,我发现这个技术确实有其独特之处。它不仅具有很好的抗结冰效果,而且在理论上也有一定的合理性。我相信这项技术在未来的航空领域会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还有一些观众对团队成员们的专业素养和严谨态度表示钦佩。一位学术界的专家评价道:“这个团队的成员们非常专业和严谨,他们用大量的实验数据和科学的理论模型来支撑自己的观点,这是对科学的尊重和负责任的态度。无论最终的结果如何,他们的研究都值得我们肯定和学习。”

最终的胜利与认可

经过几个小时的激烈辩论,答辩会接近了尾声。主持人宣布,接下来进入观众提问环节。在观众提问环节中,很多观众都对“灵气涂层”技术表示了浓厚的兴趣,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问题和建议。团队成员们耐心地回答了观众的问题,并表示会认真考虑他们的建议,进一步完善“灵气涂层”技术。

最后,主持人宣布答辩会结束。周正国总工程师走上讲台,发表了总结讲话。他说道:“今天的答辩会非常成功,也非常有意义。通过这场辩论,我们更加深入地探讨了‘灵气涂层’技术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我相信,团队成员们的精彩表现已经向大家证明了‘灵气涂层’技术是一项具有创新性和应用前景的技术。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完善这项技术,为航空航天和其他领域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会场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很多观众纷纷走上前来,向团队成员们表示祝贺和敬意。林教授也走上前来,他面带微笑,向团队成员们伸出了手,说道:“各位,我之前的质疑可能有些过于片面了。通过今天的答辩会,我看到了你们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扎实的研究工作。我相信‘灵气涂层’技术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我愿意为你们的研究提供一些支持和帮助。”

付华飞紧紧握住林教授的手,感激地说:“林教授,感谢您能够客观地看待我们的研究。我们也非常愿意与您进行交流和合作,共同推动‘灵气涂层’技术的发展。”

这场学术攻防战,团队最终用无可辩驳的实验数据和更深层次的理论模型,说服了大部分与会者,扞卫了自己研究的科学性和严谨性。这次胜利,让团队在科学共同体内部真正站稳了脚跟,也为“灵气涂层”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答辩会结束后的庆功宴上,团队成员们举杯庆祝。周正国总工程师语重心长地说:“这次的胜利只是一个开始,我们未来还会面临更多的挑战和困难。但是,只要我们保持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就一定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实现我们的目标。”

付华飞看着大家坚定的眼神,充满信心地说:“没错,我们会继续努力,让‘灵气涂层’技术在更广阔的领域发光发热,为守护东陆灵脉和推动科技进步贡献我们的力量。”

大家纷纷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