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说不定,还真是个明君呢?(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大秦,我,最尊太子,召唤不良人》最新章节。

嬴政心潮翻涌,锵然拔出腰间长剑,剑锋直指苍穹,喝道:“大秦永昌!”

将士们霍然起身,长戈如林,热血沸腾:“大秦永昌!”

这壮阔场面,纵使嬴政素来沉静,此刻也难抑澎湃心绪。

他胸膛剧烈起伏,耳畔排山倒海的呼喊似要将他托举至九霄,与日月争辉。

自今日起,他——始皇帝嬴政,将开创亘古未有之伟业……

登基大典声势浩大,嬴政的宣言仅是其中一环。

直至日暮,典礼方告落幕。

嬴政登基称“朕”,太子嬴天衡改称“孤”。

夏阿房受册为后,母仪天下。

此番大典不仅诞生千古一帝,更为华夏历史揭开新章。

得偿所愿的嬴政,肩头担子却愈发沉重。

昔日治理秦国,如今统御天下。

本就勤政的他,如今连片刻闲暇亦难求,连嬴天衡也被召来协助批阅奏章。

新朝首要之务,便是确立治国之制。

秦尊法家,制度乃根基所在,不容丝毫差池。

嬴天衡虽曾建言,嬴政仍召韩非、李斯、冯去疾、荀子等重臣共议。

韩非率先奏道:“陛下,何不询太子殿下之意?”

嬴政摆手:“他已陈其见,朕欲听诸卿高论。

韩非肃然:“分封制沿袭千载,若沿用必遗祸无穷。

臣请废分封,立新制。

”言辞凿凿,反对之意昭然。

此时,李斯上前一步,躬身进言。

"陛下,臣亦认为分封制弊大于利。

"

嬴政目光微动:"爱卿但说无妨。

"

李斯正色道:"周初大封同姓诸侯,然数代之后血缘淡薄,诸侯互伐如仇敌,周室衰微而不能制。

此乃前车之鉴。

"

这番话直指要害。

周朝八百年国祚看似长久,实则因分封诸侯权势过大而埋下祸根。

天子深居九重,难制四方,终致诸侯相攻,天下大乱。

更甚者,若有强藩崛起,或诸候联兵,恐重蹈殷商覆辙。

昔年周武王会盟八百诸侯而灭商,六百年基业毁于一旦。

及至春秋战国,周室仅存虚名。

大秦岂能再蹈覆辙?况且分封必引诸子纷争。

纵使陛下威加海内,骨肉相残终非善事。

群臣皆敬服陛下,不忍圣名有瑕。

嬴政神色凝重,微微颔首。

众臣见状便不再多言——谏言已尽,圣裁自在君心。

片刻沉寂后,嬴政沉声道:"李卿所言,正合朕心。

"

此言即定乾坤。

皇帝既纳李斯之谏,便是决意废分封、行郡县。

此时荀子上前补充:"可划九州为郡县,遣流官治理。

任免之权专属于陛下,旁人不得干预。

"

"只授治权不予统治,如此可保政令畅通。

"

嬴政略带惊讶地看向荀子,似有所悟。

冯去疾皱眉道:"若无统治实权,官员何以服众?"

荀子抚须而答:"官吏不过代陛下牧民,何需个人威望?当使陛下天威直达黎庶,令万民只知有秦,不知有官。

"

"若四海归心,何来乱源?老朽闻东宫于此已有成算。

"

[

荀子当即将整套治国方略呈于嬴天衡面前。

"为便于治理,可施行层级管控,将国土划分为里、亭、县、郡四级行政单位。

"

......

"郡级设郡守总揽政务,另置郡丞分管民政,郡尉统辖兵事,再设监御史督查百官。

"

"县级由县令主事,县丞辅佐政务,县尉执掌治安。

"

"乡级配置有秩总管,下设乡佐协助,游徼维持治安,三老教化民众,乡卒执行差役。

"

"每亭设亭长统管,配备亭佐辅助,亭侯传递文书,求盗缉捕盗贼,亭父处理杂务。

"

"里级由里正负责,父老调解纠纷,杜宰管理祭祀,监门巡察里巷。

"

"每十户设什长,五户设伍长,实行连坐互监之制。

"

"如此层层节制,既能确保政令通达,又可防止尾大不掉。

更可施行分权制衡之策,使各级官吏相互制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