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系统任务进度核查,接近完成(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明末龙旗》最新章节。

登莱都指挥使府的书房内,王巢正对着桌上的三份卷宗出神。卷宗分别标注着“粮食储备统计”“防御工事进度”“情报网络建设”,每一份都密密麻麻写满了数据——这是近半个月来,沈文、李虎、情报局统领赵峰分别汇总的山东发展核心指标,也是王巢等待系统“稳固根基”任务中期核查的关键依据。

自崇祯十二年王巢接手山东军政以来,系统便发布了首个长期任务“稳固根基”,要求在十八个月内完成三项核心目标:粮食储备达1000万斤、防御工事覆盖山东四大战略要地(登莱、德州、兖州、沂州)、情报网络渗透京城获取关键机构情报。如今时间已过十五个月,距离任务截止仅剩三个月,系统按惯例启动中期核查,而这三份卷宗,正是王巢对任务进度的初步复盘。

“将军,赵峰统领来了,正在外间等候。”亲兵的通报声打断了王巢的思绪。他收起卷宗,起身道:“让他进来。”

片刻后,一身便服的赵峰走进书房。作为情报局统领,赵峰常年以商人身份为掩护,奔走于山东与京城之间,皮肤黝黑,眼神锐利,身上带着一股沉稳干练的气息。他躬身行礼后,递上一份密封的信函:“将军,这是京城据点传来的最新情报,涉及兵部下月的军械调配计划,还有御史台近期要弹劾的官员名单。”

王巢接过信函,拆开细看。信函中不仅记录了兵部计划向西北军调拨5000柄腰刀、300门旧式火炮的明细,还提到御史台正收集地方官员贪腐证据,其中涉及山东邻省河南的两名知府。这些情报虽非核心机密,但已能反映出京城据点的运作能力——这正是系统“情报网络渗透京城”任务的关键考核点。

“京城的两个据点,现在运转还顺利吗?有没有引起官府的注意?”王巢放下信函,问道。

赵峰回道:“回将军,两个据点都以‘商铺’为掩护,一个在崇文门附近做绸缎生意,由老探子钱六负责,主要对接兵部的小吏;另一个在宣武门做茶叶生意,由苏媚负责,专门结交御史台的书吏。目前还很安全,我们每次传递情报都用密信,且从不与同一人频繁接触,官府那边没有察觉。”

“那就好。”王巢点头,又拿起“粮食储备统计”卷宗,“你再看看这个,去年秋收加上流民屯田的冬小麦产量,官仓现在存粮1020万斤,刚好达标。不过要注意,今年夏天可能有旱情,情报局要多盯着河南、陕西的粮价,一旦有异动,提前通报,我们好调整粮食调配计划。”

赵峰接过卷宗,快速浏览后应道:“属下明白,已经让河南的探子重点关注粮价了,每周都会传回消息。”

就在两人讨论之际,王巢的脑海中突然响起熟悉的机械音——这是系统启动核查的信号:“检测到宿主已完成‘稳固根基’任务中期数据汇总,启动进度核查程序,核查维度包括粮食储备、防御工事、情报网络,核查结果将在十分钟内生成。”

王巢心中一紧,随即平静下来。他对赵峰道:“你先去忙吧,京城的情报网络还要再加强,争取能接触到更核心的人物,比如兵部尚书府的幕僚、御史台的主事,这样才能拿到更关键的情报。”

赵峰躬身告退,书房内只剩下王巢一人。他坐在椅子上,手指轻轻敲击桌面,回忆着近十五个月的努力:从最初应对荷兰人的贸易博弈,到升级情报局、修复官道,再到安置流民、训练水师,每一步都围绕着“稳固根基”任务展开,如今终于到了检验成果的时刻。

十分钟后,系统的核查结果准时弹出,眼前的虚拟屏幕上清晰地显示着各项进度:

一、粮食储备:完成(100%)

- 目标值:1000万斤

- 当前值:1020万斤

- 达成情况:登莱、济南、兖州、德州四大官仓合计存粮1020万斤,其中秋收粮800万斤,流民屯田冬小麦产量220万斤,超额完成目标。

- 系统评价:粮食储备充足,能支撑山东军民一年半的基本需求,且流民屯田制已形成稳定产能,后续可持续补充,该项任务判定为“完成”。

看到“粮食储备”一项达标,王巢松了口气。去年秋收时,他曾担心流民屯田的冬小麦产量不足,特意从系统兑换了耐旱种子,还派老农指导耕种,如今看来,这些措施都起到了作用。

二、防御工事:完成度90%(未完全达标)

- 目标值:覆盖登莱、德州、兖州、沂州四大战略要地,完成城墙修缮、火炮阵地建设、粮仓防护工事三项核心工程。

- 当前进度:

1. 德州:城墙修缮完成(加高3尺、加厚2尺),火炮阵地建成12处,可部署改进型克虏伯火炮24门,粮仓防护工事完工,完成度100%;

2. 兖州:城墙修缮完成,火炮阵地建成8处,粮仓防护工事完工,完成度100%;

3. 沂州:城墙修缮完成,火炮阵地建成6处,粮仓防护工事完工,完成度100%;

4. 登莱:城墙修缮完成,但火炮阵地尚有2处未完工(因军工坊配件生产延迟,导致火炮未能及时部署),粮仓防护工事的排水系统需优化,完成度80%;

- 系统评价:四大战略要地中,德州、兖州、沂州已完全达标,登莱仅剩余火炮阵地部署、排水系统优化两项细节工程,整体完成度90%,判定为“未完全达标”,需在剩余时间内完善。

“登莱的防御工事还是差了点。”王巢皱了皱眉。登莱作为水师基地,防御工事本应是重中之重,但前段时间军工坊全力生产蒸汽机床配件,导致火炮供应延迟,才拖了后腿。他立刻拿起笔,在纸上记下:“明日召集军工坊老刘、李虎开会,优先调配火炮到登莱,确保月底前完成剩余2处火炮阵地部署;同时让工部尽快优化粮仓排水系统,避免雨季积水损坏粮食。”

三、情报网络:完成度80%(未完全达标)

- 目标值:渗透京城核心机构(兵部、御史台、户部),建立至少3个秘密据点,获取能影响山东决策的关键情报(如朝廷军饷调配、对山东的政策倾向、邻省军事动态)。

- 当前进度:

1. 秘密据点:已在京城建立2个据点(崇文门绸缎铺、宣武门茶叶铺),可覆盖兵部小吏、御史台书吏层级,第3个据点(对接户部的粮行)尚在筹备中,完成度67%;

2. 情报获取:能获取兵部基础军械调配计划、御史台普通弹劾名单、邻省粮价动态,但无法接触核心信息(如朝廷对山东的军饷催缴计划、后金与明朝的和谈意向),完成度85%;

3. 人员渗透:探子已初步结交兵部尚书府的门房、御史台的主事助理,但未深入核心圈层(如尚书幕僚、御史大夫亲信),完成度70%;

- 系统评价:情报网络已具备基础运作能力,但据点数量不足、渗透层级较浅,无法获取核心情报,整体完成度80%,判定为“未完全达标”,需重点提升。

情报网络的完成度低于预期,王巢并不意外。京城作为明朝的政治中心,戒备森严,要渗透核心机构本就困难,尤其是户部,掌管全国财政,对商人身份的探子审查更严,第3个据点筹备了两个月仍未落地。他沉思片刻,在纸上补充道:“让苏媚利用茶叶生意的便利,结交御史台主事的夫人,通过内宅关系获取更多情报;钱六则想办法贿赂兵部尚书府的幕僚,哪怕只能拿到零星的核心信息,也能提升情报价值。”

四、整体进度与系统建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