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北佛罗里达防线(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1800年之龙腾四海》最新章节。

最近一段时间,牛野一直和大西洋舰队的海军陆战队在一起,他与这些士兵同吃同住,第一次走进他们的生活。

姚耀祖现在负责管理整个后勤,他在开普敦,古巴和佛罗里达的丛林战线之间,构架一个快速运输线路。

这货带着一群人,从纽约一共打劫回来的财富,总价值大约九百万两白银。参与纽约行动的五百人,光分红就分了九十万两白银,人均1800两白银的奖金。

只是,没有人不知道,姚耀祖这货还捎给了他的西班牙少妇,大约价值五十万两白银的银行券。

这笔钱通过伊莎贝拉认识的西班牙商会最终还是在纽约银行兑换成了白银,只是那个商会收取了百分之十的“洗白费用”。

大西洋舰队,现在每周在古巴和开普敦之间都会对向发出两个由五艘复仇者级护航的二十条千吨级武装运输船。

从古巴运输出去的,是糖,咖啡和烟草;从开普敦运来钢铁,五金件,工具,枪械,大炮,弹药和拖拉机。

对,现在中华国拖拉机的产量已经井喷,年产量达到三万台。第一批一百台三十五匹马力的蒸汽拖拉机,开始批量进入古巴和佛罗里达,取代人力进行开荒工作。

这些物资抵达哈瓦那之后,会再次由舰队护送前往加勒比海北面的迈阿密。在那里沿着丛林里的驿站系统,沿路换人换马,以最快的速度拉着货物车厢行进五十里地,然后交给下一个驿站。

肖万里现在带领这舰队在佛罗里达沿岸巡逻,防止美国海军对于佛罗里达沿岸小城镇的突然袭击和登陆。

随着指挥陆战越来越多,牛野发现了陆军的秘密。如果说,海军是依靠风力,那么陆军的依靠其实是对于山川地理的了解和快速的陆地补给线。

佛罗里达州位于北美洲的东南部,是一片向东南方延伸的半岛,东临大西洋,西濒墨西哥湾,南隔佛罗里达海峡与古巴相望。

它的主体是佛罗里达半岛,地形以低平的沿海平原为主,平均海拔不足35米,最高点仅105米,也就是西北部的丘陵地带稍微高一点。

半岛的北部和中部是广阔的大西洋和墨西哥湾沿岸平原,地势平坦,河网密布,其中最大的湖泊是奥基乔比湖,面积约1,900平方公里,被当地印第安人 称为“内海”。

南部则分布着大沼泽,这是一片广袤的亚热带湿地,沼泽、草地和红树林交织,是众多野生动物的栖息地。

此外,佛罗里达的海岸线极为曲折,拥有超过13,500公里的海岸线,包括白色沙滩、珊瑚礁、海蚀崖和泻湖,沿海地带景色优美。

佛罗里达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北部)和热带气候(南部),全年温暖,阳光充沛。这里连冬季都是温柔的,最冷的1月平均气温也在15°C以上。

当地的印第安人和西班牙移民告诉牛野,这里适合种植甘蔗,水果和蔬菜。

佛罗里达北部不同于南部的阳光海滩与大沼泽地,这里是一片低矮丘陵与密集松林交织的地域,地形破碎且充满隐蔽性。北部广袤的长叶松林覆盖了大片土地,树木间距较宽,但地面密布低矮灌木和松针落叶,形成天然的隐蔽和消音环境。

这里作战,小步兵单位特别是班排级的隐蔽性极强,但视野受限,但机械化部队行进困难,蒸汽装甲车和重型火炮马车常常陷入松软的沙质土壤。

这里的阿巴拉契科拉河、查特胡奇河及其支流纵横交错,形成天然防线。

而季节性洪水,特别是现在的夏季暴雨频发,会导致低洼地带变成泥沼,延缓敌军推进速度的同时,但也会阻碍己方补给线。

现在是夏季,这鬼地方到底温度常超35度,湿度接近90%,士兵在野外作战极易脱水、中暑,弹药和火药也非常容易受潮失效。

蚊虫肆虐,尤其是携带疟疾和黄热病的蚊种,若无防蚊措施,部队战斗力会大幅下降。但妈祖军非常特别,他们有在加里曼丹岛的战斗经验,行军蚊帐和行军纱面罩能够有效减少蚊虫叮咬。

但牛野痛苦的是,为了防止蚊虫叮咬,牛野在夏季也要穿着绿色的秋季行军军装,把他热的不行,需要不断补充淡盐水。

这鬼地方,夏季雷暴频繁,短时强降雨可能让河流暴涨,冲毁桥梁,淹没道路,这对于敌人的集结有影响,客观上使美军的防御工事建设减慢。

但己方同样面临后勤中断的风险,需提前沿路建立高地补给点。

也是到了北部,妈祖军碰到了敌人很多小股部队的袭击,这群人依托森林与河流作为掩护,常常有小股部队,如游骑兵或民兵,他们会利用灌木掩护、在河道拐弯处设伏,打击牛野派出的侦察兵和前锋部队。

美国佬现在采用一种“打了就跑”的战术,英文称为Hit and Run的战术,这战术非常讨厌,让马祖军付出了很多伤亡。

佛罗里达北部的攻防战,本质上是“以地形消耗敌军”的战争博弈。这里没有开阔的平原决战,只有丛林中的伏击、河流上的绞杀和高地上的狙击。

谁能适应湿热、利用沼泽、守住水源与高地,谁就能在这片“绿色坟墓地带”中存活下来。

在这种环境下,当双方都有大量的班排躲藏在丛林里,“精准”,“远距离”,“隐蔽”和“无声”的武器,对于小股侦察兵部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于是,一种古老的武器,在这片战场上再次复活。

这就是“弩”!

这种弩,是随船的工匠,在古巴哈瓦那的船厂里制作的。

古巴本地有一种柠檬木,船厂里有阴干的存料。这种木头在古巴有自然分布,纹理细直、颜色金黄,具有高弯曲强度与高抗压强度、良好韧性与适中刚性,耐冲击,被广泛用于弓、球杆、钓竿与工具手柄等对弹性与稳定性要求很高的用途,非常适合做弩的弓臂。

中置机匣略后移以留出滑轮空间,双弩臂外倾5°,滑轮组位于上臂根部,腰钩位于弩身中后段,踏镫在弩前下方。

腰钩高度匹配射手髋高,望山刻度覆盖常用射程,从100到350米,踏镫高度适配多数士兵腿长。

弓体重7千克与机匣重3千克,重心靠近握把与腰钩,便于腰腿协同发力与携行。弓臂端部包铜防裂。

这种设计通过复合弓体储能加上单级滑轮减力,将单兵可操作的张力控制在140磅力,结合优化的气动箭矢与精准的铜弩机,能实现了350米的有效射程,在丛林里这玩意比枪可怕的多。

在丘陵高地伏击的时候,枪会有声音和黑火药的烟气,可以很快判断出来敌人到底在哪里!

可一群躲在山顶灌木丛后面的重弩手,一旦他们对敌人发动攻击,虽然敌人能够判断大约方向,却无法在第一时间确定具体的发射点位。

最可怕的是,在这片混入大量双方伏兵的战场,在重弩出现后,很多事情就开始改变。就算对面山头有敌人的埋伏,他们能听到山脚下战友受伤的惨嚎,可站在对面山上,即听不到枪声,也看不到烟,他们完全不知道重弩们到底在哪里射击,根本无法做出火力支援。

另外,冷兵器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打扫战场时可以把好的弩箭回收,可以循环再利用。

夏季的佛罗里达,阳光炽热,棕榈叶在咸涩的海风中沙沙作响。一群来自塞米诺尔部落的印第安战士,围聚在一片开阔的沙地上,他们的目光紧紧锁定在远处那些来自遥远东方,身着绿色军装、面容沉静的中华帝国士兵。

他们听说过东方的神奇技艺,但没人能想象,今天所见的一切,将彻底颠覆他们对冷兵器的认知。

“那是什么?”

印第安战士看见一群中华国士兵,每个人都拿着像弓,又不像弓的武器。

中华士兵们没有多言,只是沉默地架起了他们的武器,一种外表漆黑如夜、结构精密的重弩。弓臂宽大,弩机部分镶嵌着青铜齿轮,弦线紧绷如铁,却又像枪支,能够长时间瞄准,然后能在士兵的手指轻扣下,以惊人的速度释放。

“准备。”领队的军官低声喝道。

第一支弩箭破空而出。

印第安战士们瞪大了眼睛。那支箭的速度快得惊人,几乎看不见初段的弩矢。带着羽毛的弩矢划破空气,咚的一声,在两百步外狠狠地扎进一棵粗壮的棕榈树干,箭杆微微颤动。

“我的神啊”一个年轻的塞米诺尔战士喃喃道,手指不自觉地颤抖。

“这不可能,居然能扎进去那么深。。。”

第二轮射手紧随其后,几乎是第一支箭落地的同时,第二轮弩矢已经离弦。

中华士兵的动作行云流水,仿佛手臂与弩机融为一体。第三支箭紧接而至,三轮齐射,仅仅用了不到五秒。

教官在旁边大声说道:“丛林地带,快速发射三轮,然后必须悄悄撤离第一个发射位置,换一个位置再进行射击。”

几名印第安战士,跑到棕榈树旁,试着拔出弩矢,可无论他们如何费力,都拔不出带有倒刺的弩矢。

印第安战士们沸腾了。他们从未见过这样的武器,这东西彻底颠覆了他们对于冷兵器的认知。

一直以来,他们都觉得西方人的滑膛枪和线膛枪比弓箭厉害,可现在这种冷武器的出现,改变了他们的固有想法。

射速竟不低于前装步枪,精准度更是丝毫不逊色,甚至射程更远。他们见过英国人的火枪,见过西班牙人的燧发枪和美国军队现在装备的前装线膛枪,但那些武器装填缓慢,射击后需要漫长的等待,而眼前的中华弩,坐在地上装填弩矢,熟练的士兵居然比前装滑膛枪还要快。

“这是怎么做到的?”一个年长的酋长蹲下身,拿起一支士兵的弩箭,指尖轻轻抚过锋利的箭头倒刺,眼中闪烁着渴望。

“这东西比我们的弓李海的多!”另一个印第安战士,拿着重弩的手在颤抖,低声吼道。

“我要去古巴和中国工匠学习如何制造这种弩!有了这东西,我们能在丛林里对抗侵略者”一个身材魁梧的酋长突然站了起来,他的眼睛里燃烧着前所未有的热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