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新龙脉论和北方的穴位(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1800年之龙腾四海》最新章节。

每个人,都有一个个人背景,或者说每个人都从属于一个系统,也依赖于一个系统。

就像同样出生在一个国家,看上去拥有同样的国家工业基础, 都从事一个行业,每个企业却拥有完全不同的资源,发展成完全不同的样式。

李大虎在澳洲的东望城长大,他是在新兴的澳洲长大,他最早接触蒸汽机,所以李大虎的战术完全是依耐蒸汽装甲车来形成战斗力。

翻开地图,整个中亚俄罗斯通过两个地方的军事通道影响中华国西域,一个是西面的费尔干纳盆地,另一个是西北面的阿拉木图。俄国人在这两个地方都拥有贸易公司和军事据点。

李大虎采用的战术是西北面阿拉木图方向防守,先进攻费尔干纳盆地。

原因很简单,费尔干纳盆地一旦拿下,这里易守难攻,李大虎可以依托少量堡垒在西面建立起一道军事壁垒。

今日的费尔干纳盆地隶属于浩罕汗国。浩罕汗国于1709年建国,核心区域就在费尔干纳盆地,目前看上去仍为独立政权,但俄罗斯的势力和代言人已经遍布整个国家。

浩罕汗国的首都是浩罕城(今乌兹别克斯坦的浩罕)。该城是汗国的政治与行政中心,为汗国统治者驻地。

暮春的尘沙在浩罕城外的荒原上翻滚。浩罕汗国的骑兵们正列阵以待,他们的弯刀和滑膛枪在阳光下闪烁,马匹不安地踏着碎石。汗国的斥候刚刚带回消息,一支从未见过的“铁兽军团”正从东方逼近,据称是来自“中华国”的大军。

汗王坐在牛车高台上,眉头紧锁。他的将军们低声议论着:“听说那些铁兽会喷火,还能自己移动!”“不,更可怕的是,它们刀枪不入!”士兵们的窃窃私语中夹杂着恐惧。

他现在对于放纵国内贵族和俄国人勾结干涉西域,感到有些后悔,但此时说再多都已经无用,战争已经到来。

突然,地平线上传来低沉的轰鸣,像是远雷滚动。大地微微震颤,烟尘中缓缓驶出一排庞大的黑色铁甲怪物。它们的履带巨大,车身覆盖着厚重的钢板,前端和两侧伸出黑洞洞的枪管。

他吃惊的在望远镜里看到,这些铁兽竟然不需要马匹牵引,而是依靠所谓“蒸汽之力”自行推进,排气管喷出滚滚白烟,发出刺耳的嘶鸣。

对面三十台巨大的蒸汽怪物在第一排行进,它们身后是上万武装骑兵。

两军在慢慢接近,接近到一公里,机器的咆哮和双方大炮的轰鸣,居然让浩罕骑兵的战马率先受惊,嘶鸣着扬蹄狂奔,骑兵们拼命拉扯缰绳,却无法控制坐骑。一名年轻的骑兵尖叫道:“是魔鬼!是天神降下的惩罚!”队伍瞬间溃散,士兵们丢盔弃甲,四散奔逃。

浩罕军的步兵弓箭手颤抖着搭箭,但他们的箭矢射在铁甲上,只发出“叮叮”的闷响,连一丝划痕都没留下。接着,铁兽的枪口喷出火焰,远方敌人大炮带来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中,几名来不及逃跑的士兵被气浪掀飞,血肉横飞。

汗王站在高台上,脸色惨白。他从未见过这样的军队,没有战鼓,只有钢铁巨兽碾压而来,所过之处,烟尘蔽日,杀戮无声。

“撤!立刻撤!”他终于下达了命令,但为时已晚。铁兽的履带无情地碾过浩罕军的阵地,其中五辆装甲车顶部带有斯特林发动机驱动的转管机枪,扫射着逃窜的士兵。浩罕人的防线在短短片刻内崩溃,士兵们丢下武器,哭喊着逃回城里。

当夜幕降临,浩罕城的城墙上传来守军的很紧张。

远处的荒原上,那些敌人军营的火光映红了半边天,他们知道那是他们绝对无法撼动的天灾。

这一夜的浩罕城,夜色如墨,星辰隐匿。

浩罕王宫的琉璃瓦在月光下泛着冷冽的光泽,宫墙投下的阴影如同蛰伏的巨兽。殿内,数十盏铜灯火光摇曳,将浩罕王迈买底里汗的身影拉得忽长忽短。他斜倚在镶金丝绒的座椅上,手指轻敲扶手,神色看似从容,实则眼底却藏着恐惧的躁动。

殿门无声打开,一阵夜风裹挟着远处集市味道涌入。一名身着玄色官服的中华密使缓步而入,他穿着笔挺的绿色军装,徐徐走来,却让殿内侍立的浩罕国老臣们不自觉地后退半步。

浩罕王抬眼,:“深夜来访,贵使可是带来了和平的消息?”

密使微微躬身,嗓音低沉而清晰:

“大汗,今夜我只带来一个选择。”

他抬手示意随从展开一幅羊皮地图,烛火映照下,葱岭以西的广袤土地赫然在目,费尔干纳盆地如同一块碧玉,被天山与阿赖山环抱,而浩罕城正位于其中心。密使的指尖轻轻点在盆地边缘,那里标注着几个俄文字母的小据点。

“俄国人已越过哈萨克草原,在锡尔河畔修筑堡垒。他们的商队打着贸易旗号,实则测绘水文、收买部落。” 指尖划过地图上蜿蜒的锡尔河,他冷冷说道:“五年前,他们的密使许诺大汗‘共同干涉清国’,可曾明言下一步要吞并哪里的土地?”

浩罕王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匕首的柄,面上仍挂着矜持的笑:

“大清距此万里,俄人却是近邻。商人往来,互通有无,何来吞并之说?”

密使忽然笑了。

“大汗既认俄人为邻,那便听清楚了。” 声音陡然提高,“中华可以容忍商队受阻,可以默许使节被拒,但绝不会坐视费尔干纳落入他人之手。”

他向前一步,身影在灯火光中投下锋利的阴影:

“在俄国与中华之间,大汗必须选一个。若继续放任俄人渗透,甚至允许他们在汗国境内屯兵和修筑据点” ,他手扶腰间佩剑,“中华不介意扶持一位更‘恭顺’的王族!”

殿内死寂。老臣们的呼吸声清晰可闻,有人悄悄攥紧了衣袍。浩罕王的瞳孔骤然收缩,他猛地站起身,王座发出刺耳的吱呀声:

“贵使这是要逼宫?!”

密使却从容行礼:

“非逼宫,乃奉本国总长之命,给大汗最后一次自保的机会。” 他抬眸直视浩罕王,“三日后,我军将展开攻城,你等是继续与俄人虚与委蛇,还是重续汉唐旧盟,我们等待您的最终选择。”

话音未落,他已转身走向殿门。夜风卷起他的衣角,走的干脆利落。

当沉重的宫门再度闭合,浩罕王颓然跌坐回王座。他盯着大门上的铜钉,耳边回荡着密使最后的话语:

“费尔干纳的草原,从来养不活两个王族!”

浩罕王城,凌晨。

城墙之外,中华大军的营火连成一片星海,绵延数十里,将夜空映照得如同白昼。攻城器械的轮廓在火光中若隐若现,偶尔传来的战马嘶鸣和兵器碰撞声,让城内的空气仿佛凝固。

浩罕王的宫殿内,灯火通明,却比城外的黑夜更加压抑。汗王端坐在王座上,面色阴沉,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权杖上的宝石。大殿两侧,贵族、将军、商人和宗教领袖们神色各异,低声议论着,却无人敢第一个开口。

终于,老将军阿利姆别克打破沉默,他站起身,铠甲上还沾着救治士兵留下的血迹,声音沙哑而急切:

“大汗!中华人这次是动真格的!他们的火炮能轰塌我们的城墙,他们的士兵像蚂蚁一样源源不断涌来!我们必须立刻向俄国求援!他们已经在锡尔河畔建立了据点,只要他们出兵,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没错!” 商队领袖贾拉尔丁附和道,他一向与俄国商人来往密切,“俄国人控制着中亚的贸易命脉,他们的势力会长期存在!而中华人远在万里之外,他们的军队不可能永远围困我们!只要撑过这一阵,他们自然会退兵!”

许多贵族纷纷点头,他们大多与俄国人有生意往来,甚至私下里接受俄国的金钱和武器。在他们看来,俄国的威胁是未来的,而中华的威胁是眼前的,但眼前的威胁,终究会过去。

然而,就在众人即将达成一致时,一位瘦削的文官,大维齐尔(相当于宰相)穆罕默德·拉希姆缓缓站了出来。他平日里话不多,但每逢大事,总能一针见血。

“诸位,你们太乐观了。” 他的声音不高,却让嘈杂的大殿瞬间安静了几分。

“俄国人确实在锡尔河畔有据点,但他们总共只有不到一千人的驻军!就算他们现在立刻发兵,等他们赶到浩罕城下,至少需要二十天!而我们的城墙,能撑二十天吗?”

他环视众人,目光如炬:

“中华人的大军已经兵临城下,他们的火炮能轰开我们的城门,他们的攻城梯能登上我们的城墙!而俄国人?他们的援军还在路上,远水解不了近渴!”

“所以,我建议,暂时屈服于中华国!”

此言一出,大殿内顿时炸开了锅。

“屈服?!向中华人低头?!” 贵族们惊呼,有人甚至拍案而起。

“我们宁愿战死,也不向东方蛮夷低头!”

但拉希姆冷静地继续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