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中华1817(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1800年之龙腾四海》最新章节。
牛野其实是来挖金子的!
可当十月中旬,葡萄牙将领签下和平条约,马祖军进入乌拉圭首都蒙得维地亚时,他知道自己正在挖到的金子到底是什么?
1817年10月15日清晨,乌拉圭的天空澄澈如洗,秋日的阳光洒在蒙得维的亚的石板街道上,仿佛为这座饱经战火的城市镀上了一层金光。当远方的地平线上出现那一面熟悉的旗帜——黑底红边,中央绣着一只昂首咆哮的美洲豹时,整座城市仿佛从沉睡中猛然惊醒。
消息像野火般蔓延:“他们回来了!阿蒂加斯回来了!牛野将军的妈祖军回来了!”
顷刻之间,荒野小道、河岸土路、山间小径上,涌出了无数人影。印第安部落的长老披着褪色的羊毛斗篷,拄着木杖,带着家中仅存的玉米、红薯和风干的肉干,跪在道路两旁,额头触地,老泪纵横。他们低声祈祷,用古老的语言呼唤大地之灵,感谢神明让他们的孩子免于奴役,让土地重归自由。
高乔人骑着瘦马,从草原深处奔来,帽檐下是风吹日晒的面孔,眼中却闪烁着久违的光芒。他们挥舞着套索与短刀,高喊着“自由!自由!”加入欢迎的洪流。本地居民倾巢而出,老人倚门而泣,孩童爬上屋顶,妇女抱着婴儿站在街口,手中攥着刚摘下的野菊与蒲公英。
当阿蒂加斯骑着那匹伤痕累累的黑马缓缓进入城门时,人群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他面容憔悴,战袍破损,却目光如炬,像一尊从战火中走出的神只。而在他身侧,那位来自东方的神秘将军牛野,身穿蓝色马祖军战衣和钢铁护胸,骑着一匹蒙古矮种马,神情严肃。
姑娘们冲上前,将鲜花编织的花环戴在妈祖军士兵的脖子和马头上,有人含泪送上自己的亲吻,高喊:“我愿嫁给你!”年轻的士兵羞涩低头,却在那一刻,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严与归属。
街道上,欢呼与哭泣交织。有人敲响了教堂残破的钟,有人点燃了最后的火药庆祝。孩子们追逐着军旗奔跑,老人们跪地亲吻战士的马蹄。一位失去儿子的母亲抱住一名受伤的士兵,哭喊着:“从今日起,你就是我的儿子!乌拉圭的儿子!”
这不是一场简单的胜利游行,而是一次民族的重生。西班牙人曾在这里一次次竖立绞架,葡萄牙人曾掠走整群牛羊,殖民者的船一次次载着乌拉圭的矿石、粮食与变成奴隶的年轻人远去。他们夺走了财富,夺走了尊严,几乎夺走了这个民族的一切。
但今天,一切回来了。
土地回来了,自由回来了,希望回来了。
10月15日,从此不再是普通的秋日。它被镌刻进乌拉圭的血脉,成为独立日,成为“觉醒之日”。在后来的百年里,每到这一天,蒙得维的亚的钟声会再次响起,鲜花铺满阿蒂加斯大道,孩子们会背诵那首传唱至今的歌谣:
“东方的风带来了怒火,
北方的矮马踏破了枷锁,
当大地哭泣时,
英雄和救世主从天而降,
乌拉圭,从烈火中重生
乌拉圭,永世不忘恩情!”
国旗上,那匹矮小却坚毅的蒙古马,与阿蒂加斯的黑旗在一起,一同成为这个国家最神圣的象征。
象征着坚强与不屈,象征着自由,
象征着一个民族,在绝境中重生的奇迹。
牛野最后真的找到了金矿,在水晶岛上有一个不大的金矿,但勘探队却带着激动告诉他,“我从未见过如此巨大的铜矿,铜的含量极高,绵延几十公里的铜矿简直不可思议!”
十月二十日,阿蒂加斯在港口送别牛野。
当看到牛野真的没有提出其他要求,阿蒂加斯和所有乌拉圭政府的官员真的都被打动了。
乌拉圭的铜矿正式签署协议,百分之八十由马祖军投资,百分之二十由乌拉圭募资,双方一起开发铜矿,给国家交税以后,按照股份比例分红。
同时就在首都的港口旁边,一个沿海的小镇被转让给马祖军做贸易港口,这里将作为马祖军在南美洲最重要的物资贸易和军事港口。
牛野留下来五条三体快速运输舰和六百名水手,他们将在这里建设马祖军在南美洲的第一个据点。
赵大问牛野,“你究竟图啥!”
牛野看着远去的乌拉圭海岸,轻声说道:“以前确实是有些想法,但现在。。。我只希望乌拉圭能好起来,我们好好做生意!”
赵大再问:“一万两银子呢?”
牛野反问:“我们这交情。。。”
赵大挥手,“不值一万两!”
牛野低声骂娘,然后指着身后的海船说道:“两百头牛和五百只羊你带走吧!”
赵大想了想,“那最多只值五千两,再给我五百匹战马!”
牛野彻底无语,挥挥手说道:“带着五百匹马,滚吧!”
赵大乐呵呵的走了,这货知道那是百里挑一出来的最好战马,绝对超过一百两一匹,他赚了,赚大发了!
可牛野的声音在他背后响起:“我想起来了。。。那十五条葡萄牙人的战船,我好像忘记了。”
赵大狠狠打了自己一耳光,早知道一万两银子他就不要了!
那上面还有四千俘虏,每个人送到澳洲或者美洲,就是12万两,他怎么这么嘴贱!
牛野淡淡说道:“船我不要了,给我十万两!”
赵大转头,“不行!最多七万两,那都是破船!”
最后,两个人在海上讨价还价半天,才确定为七万五千两。
赵大还把马匹和牛羊又吐了出来!
赵大那个悔恨啊!
走的时候,隔着海船大声叫嚣:“牛野,老子以后再也不和你合作了!”
牛野就给了这货一个白眼。
他再次回到船舱,打开一个箱子,里面有一份协议,乌拉圭将向马祖军购买十条复仇者级战舰,将用牛羊作为交易物品。
他笑了,这才是一笔真正的大买卖,高达三十万两白银的超级大买卖,这一笔交易如果由开普敦造船厂完成,那纯利润绝对超过十万两。
牛野没事就看一看,心里美滋滋!
但这一次,他对于炮兵依然不太满意,他在想,不知道小丫头有没有开始搞后装大炮了呢?
是的,雨儿带着四十个同学,分为两个小组开始设计后装枪和后装炮,
此刻,她站在铁矿港的办公室里,正拿起一枚黄铜火帽子弹在仔细端详。
李海潮给了他们最大的支持,从钢铁厂,枪炮厂,机械加工厂,木料加工厂调来来整整一百五十名老工匠和大量新出产的工业设备,在铁矿港后面的山区建立了一个专门的枪炮研究制造中心。
另外,他还调派了两百精锐民兵提供研究制造中心的保卫问题。
雨儿很早就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子弹和炮弹”才是关键,而不是枪管和炮管!
她也知道,牛野提出的统一口径的道理,如果枪械的口径太多,那后勤就是极其麻烦的事情,所以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子弹口径”!
1817年秋,澳洲西北海岸,铁矿港
在铁山环抱的一处平坦谷地,一条长达400米的测试场悄然建成。黄沙铺地,木桩为界,每隔50米竖立一组靶标:前为白布圆靶,中为湿黏土块(模拟人体组织),后为三层松木板(测试穿透力)。高处架设望远镜与计时滑轮系统,角落设有记录台,铺满草纸、墨水与计算表格。
他们从六月初起开始制作五把按照现在线膛步枪标准长度的测试用枪,并且研究牛野说的拉机柄上弹结构。
一直到八月初,五把测试用枪经过三次改版才慢慢成型,拉机柄结构依然有些生涩,但并不妨碍测试。
十八岁的雨儿此时已经亭亭玉立,她立于中央,身穿深灰工装,发束铁环。她身后,二十名工程师各司其职——有人掌测速仪,有人调压力计,有人校准枪架,有人记录数据。他们都是受过马祖军系统科学训练的学生,最早的一些人已经从事研究工作超过十一年。
“今日起,我们将以系统实验法,确定最适合华人使用的步枪口径。”雨儿声音冷静,“测试对象:8.0毫米、7.5毫米、7.0毫米、6.5毫米、6.0毫米五种口径。每种口径配三种弹头重量(180、200、220格令),三种火药装量(50、55、60分),共计45种组合,每组测试三次,取平均值。”
第一阶段:基础参数测定(第1–15日)
1. 初速测定:落体重物计时法
在距枪口10米与100米处各设一道薄纸幕,子弹击穿时带动细线,触发下方重物下落。
用精密秒表记录两重物落地时间差,计算平均速度。
数据记录至小数点后一位(单位:米/秒)。
示例:7.0mm / 200格令铅弹 / 55分火药:初速447.3 m/s(三次平均)
2. 膛压测试:水银柱压力计
在枪管侧面钻微孔,连接铜管至U型玻璃管,内注水银。
发射瞬间,高压燃气推动水银柱上升,最高点即为最大膛压。
单位换算为“标准大气压”(atm)。
安全红线定为3800 atm。测试发现:8.0mm / 220格令 / 60分火药达4120 atm,枪机微裂,立即淘汰。
3. 弹道稳定性观测
枪支全部水平固定,下方扑长铁板和毛毡,开枪,然后观测第一个落点,计算枪口到落点的距离和偏差。
在用一排蒸汽鼓风机,模拟不同风力,在观察落点的弹道偏差。
分析弹道弯曲度与翻滚倾向。
发现使用黑火药的6.0mm弹在150米后开始偏航,风偏达±15厘米,不适合实战。
第二阶段:精度与操控性测试(第16–30日)
1. 静态精度测试(100米)
使用机械枪架固定步枪,排除人为抖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每组组合射击5发,测量弹着点散布圆直径(单位:厘米)。
口径:最佳组合散布
8.0mm口径,散布为9.2cm
7.5mm口径:散布为6.8cm
7.0mm口径:散布为5.1cm
6.5mm口径:散布为5.3cm
6.0mm口径:散布为6.0cm
雨儿发现:“7.0mm在精度与威力间达到最优平衡。”
2. 动态操控性评估
选取五名身高160–165cm、体重55–60kg的华人射手(当时男性的身高和体重)。
测试项目:
肩部后坐力感受(使用弹簧位移装置测量实际力值,单位:公斤力)
连发精度衰减(五发点射,记录弹着点扩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