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从大城府到巴达维亚(雅加达)(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1800年之龙腾四海》最新章节。
吃完晚饭,和爱德华随意闲聊几句,这货又回到船舱了,像是在捣腾什么东西。
牛野这家伙,前两天找到木工和铁匠组的两个老大杜木工和王铁匠,说自己愿意出十两银子,找到一个在枪管里刻制四条旋转弹线的办法。
他拿出了1777式法国燧发长枪,让两个工匠观察,并且他也表示槽只要一毫米深,但是要均匀,问他们能不能搞?两个工匠拿过法军的1777式步枪仔细端详,感慨道这枪奇技淫巧,燧发装置做工精良。
牛野问,“有没有办法?”
两人仔细量了量枪管的口径,这时牛野才发现两个工匠的量尺都不相同,这确实是一个问题。
两个人嘀咕了很久,最后表示可以试一试,但是万一做不好,他们赔不起枪管。
牛野笑了,“不要你们赔,有什么方法,说来听听”
“有两个方法,一,做几个钢旋转磨头,在枪管里来回磨;二,再仔细在做一个均匀薄钢皮,在外面刻画好旋转的弹线,卷起来做的和枪管内壁贴合,把枪管拆下来加热,等枪管内壁加热扩大,再把内枪管插进去,但是口径会减少很多。
牛野想了想,问道:“你们觉得哪种容易一点?”
铁匠说道:“第一种,但需要木工配合做一个磨台”
于是,三个人都分头去干活了。
牛野,首先找到陈老豆要求下一次进港带他去商社买一套金属加工的精确量具。
然后,他将枪械的燧发机构全部拆开,开始用自己的铁尺精确测量,并用细炭笔绘图。
这货,上一次接船战就发现,这个时代的火绳枪,隔着五十米,命中基本靠命。
炮弹也是一样,这么粗的炮口,打出去隔着三百米就毫无准头,这里面差的只是弹线。
他这几天在码头,已经跟着爱德华上过船队里英国佬在各个国家的船上都溜达了一圈,反正他还没看见哪个国家的炮管子里面有弹线的。
必须搞弹线,为了自己的小命,为了广福源号这群海佬们的小命,必须开搞。
炮?他真买不起!
而且,船上的那些火炮,简直就是李海的命根子,绝不可能让他折腾。
所以,他买了一把枪壁做工最优良的法国步枪,他要用这玩意试一试。而且,他已经看过了,法国佬做的燧发部件结构合理,构造简单,找几个中华的能工巧匠应该能山寨。
山寨?这货完全不知道,中国最早的燧发枪其实出现在明朝末年。中华和欧洲在燧发枪的研发上,基本是同步在进行的。
明崇祯八年(公元1635年),毕懋康着成的《军器图说》中记载了“自生火铳”,这是中国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燧发枪。毕懋康将鸟枪用火绳点火改进为用燧石作发火装置,克服了火绳点火怕风雨的弱点。
清朝时期也有燧发枪,康熙年间制造出了转轮式燧发枪“御制自来火二号枪”。不过,燧发枪在清朝主要作为皇家狩猎专用,未大规模装备部队,清军仍以火绳枪等为主力火器。
另外,他在这些海船上还看到了一种小口径的后装炮,有意思。
英国佬管这玩意叫鹰炮,炮使用子母铳设计,母铳为炮筒,子铳为小火铳,每门母铳可配4 - 9个子铳,能连续开火。
他后来很兴奋的告诉李海,可人家早就知道,他把那种炮叫“弗朗机炮”。
李海说,“这种炮射速快,但是射程近。可一旦射程近,那就是被敌人吊打的命!”
“为啥?”,牛野不明白了!
李海站在船舷边,手指轻轻敲击着炮管,对身旁的牛野道:“你可知海战之中,最要紧的是什么?”
牛野挠了挠头,笑道:“火炮够大?炮弹够多?”
李海摇了摇头,目光投向远处的海平线:“是射程。”
他指着不远处的一艘商船,又指向更远处的战舰,解释道:“若两船速度相差不远,射程远的火炮便能一直用尾部炮台吊射追击者。后船就算快上一线,也不敢贸然逼近——因为你永远不知道,敌人会不会突然打出一发穿甲弹,正中水线。”
牛野皱眉道:“水线?那又如何?”
李海冷笑一声:“水线一旦被打穿,海水便会灌入船舱,船速便会越来越慢。敌人可以隔着老远,绕着你打转,像狼群围攻受伤的猎物一般,一发接一发地轰击,直到你沉没,或是被迫投降。”
牛野听得心头发寒,想象着一艘船在海上孤立无援,被敌舰远远吊射,炮弹不断落下,水手们手忙脚乱地堵漏,却始终无法摆脱追击……
“所以,海战的关键,便是火炮射程?”牛野喃喃道。
李海点头:“不错。射程远的战舰,便能立于不败之地——要么逼退敌舰,要么将其击沉。而若火炮射程不足……”他顿了顿,意味深长地道,“那就只能祈祷敌人打不中要害了。”
旁边的陈老豆也笑着说:“宁可船慢一寸,不可炮短一尺”
牛野此时突然说道,“如果我能把枪炮的射程提高,准头也提高,你们愿意出钱搞吗?”
陈老豆盯着牛野说道:“你可以问英国佬买?”
是的,这个时候,中国海员已经知道英国佬的炮射程比弗朗基人的远。
牛野摇头,他看着两位船上的主事,只说到:“不是买,我自己在琢磨,或许不久你们能看到”
李海轻笑,“大清那么多工匠,搞了这么多年,炮还是那个吊样,你能搞个屁出来!”
牛野突然有了一个想法,他抬头看着李海,问道:“如果,一把枪能够在一百步命中靶心十环,你出多少钱一把购买?”
(注,一百步大约一百二十米,到一百三十米之间)
李海哈哈大笑,“这不可能!弗朗基和英国佬的枪都做不到。”
陈老豆却没有笑,因为他听林老说过,这娃梦里能看见别人看不到的东西。
“一百步!十环!”,陈老豆站直了老腰,转身问李海,“真有这样的枪,值多少钱?”
李海不笑了,他说道:“那就是无价之宝,可以乱军中取敌将之首级,谈何价格”
牛野也站直了腰,他就问,“你们愿意出多少钱一把购买?”
李海也站直了,他盯着牛野说道,“这个我可以做主,现在最好的枪的火耗是二十两银子,我出三倍六十两买 ,你有多少,我就要多少!”
“行,你等着”,牛野也不废话,自己走向了船舱。
陈老豆看着牛野的背影,问李海说,“六十两?”
“其实,真有那就是无价之宝,我们这些海佬,每条船都会抢着买,百两都不为过!”,李海皱着眉头说道。
陈老豆点点头,“一条战船,也不过百人,若是打的这么准,买三十条枪就没有人敢跳船帮了。”
李海冷笑,伸手指向主桅杆的顶部“在那里设置枪手,打的就不是啰啰咯。打的就是敌方主将,贴靠之前,主将都在了望台上指挥,瞄上就必死无疑!”
“你觉得他能造出来否?”,陈老豆再次问道。
“不知”,李海摇头。
“我觉得,他能造出来!”,陈老豆斩钉截铁的说道,然后转身回了船舱。
只留下,还在发愣的李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