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唐《火药》(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艺之神》最新章节。
唐宫匠事:烟火误
人物表
- 老鲁:50岁,宫束班掌班,手巧但认死理,凡事讲究“祖制”,口头禅“按老法子来准没错”
- 石头:22岁,宫束班学徒,力气大却毛手毛脚,总爱琢磨新鲜点子
- 小豆子:18岁,宫束班学徒,心思细,擅长整理料账,却总被石头带跑偏
- 李监造:40岁,工部监造官,刻板严厉,每月必来宫束班查工
第一幕:料房乱事
【场景】长安皇城宫束班料房,靠窗摆着三排木架,上面堆着朱砂、硝石、硫磺等工艺原料,墙角堆着捆好的竹篾和宣纸,地上散落着几个破了口的陶罐。
【时间】唐开元十七年,秋,午后
(老鲁蹲在地上,手里拿着半块朱砂,正用小刀细细刮成粉末,石头蹲在他旁边,手里攥着个竹编的小篮子,却总忍不住瞟架子上的硝石罐)
老鲁:(头也不抬)石头,手里的朱砂粉筛细些,下午要给蓬莱殿做雕花漆盒,差了成色,李监造又要拿“不敬宫室”说事儿。
石头:(嘟囔着筛粉)知道了鲁班头,可这硝石堆在这儿大半年了,除了夏天冰西瓜,就没别的用?前儿我听东市药铺的老张说,这东西能跟别的药掺着用……
老鲁:(猛地抬头,手里的小刀“当啷”掉在地上)你少跟那些走街串巷的混!宫束班的料,哪样不是定好用途的?硝石配朱砂,是给漆器描红的,硫磺是给铜器除锈的,掺到一块儿,回头把殿里的柱子烧了,咱们仨都得去大理寺领罪!
(小豆子抱着账本从门外进来,怀里的账本差点滑掉,石头眼疾手快接住,却带倒了旁边的硝石罐,半罐硝石撒在地上,还溅到了老鲁面前的朱砂粉里)
小豆子:(慌得脸发白)鲁班头!我、我就是来跟您说,这个月的硫磺剩得比上月多了两斤,是不是……
老鲁:(看着地上混在一块儿的红白粉末,气得吹胡子瞪眼)还说!都是你俩毛手毛脚的!赶紧把地上的料扫起来,分开装回罐里,要是掺了杂,我罚你俩抄十遍《宫造则例》!
(石头和小豆子赶紧拿扫帚扫粉,石头扫到一半,突然想起什么,偷偷抓了一把混着硝石、朱砂、硫磺的粉末,塞到自己腰间的小布包里,小豆子瞥见了,拽了拽他的袖子)
小豆子:你疯了?鲁班头看见要骂人的!
石头:(压低声音)你别声张,晚上咱们在后院试试,说不定能弄出点新鲜玩意儿,总比天天筛粉强!
(老鲁没注意俩学徒的小动作,正蹲在地上捡掉了的小刀,嘴里还念叨着“这俩憨货,早晚要闯祸”)
第二幕:后院试险
【场景】宫束班后院,墙角有个废弃的土灶,灶边堆着些枯枝,院墙上爬着几株牵牛花,天色已经暗下来,只有房檐下挂着一盏昏黄的油灯。
【时间】当晚,戌时
(石头抱着个破陶罐蹲在土灶前,小豆子手里拿着火折子,左右张望,显得很紧张)
小豆子:石头,要不算了吧,鲁班头要是发现咱们偷拿料,肯定要把咱们赶出宫束班的。
石头:(把布包里的混合粉末倒进陶罐,又往里面加了点枯枝碎)怕什么?咱们就点一下,要是没动静,明天把料偷偷放回去,谁也不知道。你想啊,要是真能弄出点不一样的,以后咱们宫束班说不定能做新玩意儿,不用总跟在漆作、木作后面打杂。
(小豆子咬了咬嘴唇,还是把火折子凑到陶罐口,火折子刚碰到粉末,“噗”的一声,罐子里突然冒出一团火苗,还带着“滋滋”的响,吓得小豆子手一哆嗦,火折子掉在地上)
石头:(眼睛一亮,伸手想去碰火苗)哎!真着了!比柴火点得还快!
(没等石头碰到,陶罐里突然“嘭”的一声,冒出一股黑烟,还溅出几个火星,石头和小豆子吓得往后一躲,正好撞在刚进来的老鲁身上)
老鲁:(手里端着的晚饭碗差点掉了,看见土灶边的黑烟,气得脸通红)你们俩小兔崽子!敢在后院玩火?这要是烧了宫墙,咱们全班会被流放三千里!
(老鲁说着就去抓石头的胳膊,石头赶紧指着陶罐:“鲁班头您看!这粉末点着了比柴火厉害,还会‘嘭’的一声!”老鲁顺着他指的方向看,陶罐里还冒着青烟,地上散落的粉末沾了火星,又“噼啪”响了两声)
老鲁:(皱着眉头走过去,蹲在陶罐边,小心翼翼地用树枝拨了拨剩下的粉末)这是……你把硝石、朱砂、硫磺掺一块儿了?
小豆子:(小声说)是、是石头拿的料,说想试试能不能做新玩意儿……
老鲁:(突然不骂了,盯着粉末看了半天,又拿起树枝沾了点粉末,凑到油灯下看)前儿我跟木作的老王聊天,他说早年在江南见过有人用“发火石”引火,可没这么大动静……你们再点一次,我看看。
(石头愣了一下,赶紧又抓了点粉末放进陶罐,小豆子犹豫着递过火折子,这次火苗刚碰到粉末,“嘭”的一声更响了,还弹出几个火星,落在旁边的干草上,老鲁眼疾手快,一脚把干草踩灭)
老鲁:(拍了拍手上的灰,眼神里多了点琢磨的神色)这东西倒是烈,就是太没规矩,说炸就炸,要是能管着点,说不定……
(突然,院门外传来脚步声,还有李监造的声音:“老鲁!听说你们后院有烟火味,是不是料房走水了?”老鲁吓得赶紧把陶罐踢到灶台下,石头和小豆子赶紧用土把地上的粉末盖住)
第三幕:监造查问
【场景】宫束班前院,摆着几张木案,上面放着没做完的漆盒和铜器,李监造穿着青色官服,背着手站在院中央,老鲁、石头、小豆子站在他面前,低着头。
【时间】次日,辰时
李监造:(眼睛扫过三人)昨日戌时,巡夜的禁卫看见宫束班后院有黑烟,还听见响声,你们说说是怎么回事?
老鲁:(上前一步,拱手道)回李监造,是学徒石头晚上在后院劈柴,不小心把柴火堆弄散了,火星溅到了干草上,小豆子赶紧用水泼灭了,没酿成事故,是我没管好徒弟,还请监造恕罪。
石头:(偷偷抬眼看李监造,想说话,被小豆子拽了拽袖子)
李监造:(冷笑一声)劈柴能有“嘭”的响声?我看你们是拿宫束班的料胡折腾!前儿漆作的人说,你们少了半罐硝石,是不是被你们拿去做旁的了?
(老鲁刚要开口,石头突然往前一步,大声说:“李监造!是我拿的硝石,还有朱砂和硫磺,我想试试能不能做新的引火东西,昨晚点的时候确实响了,可没浪费多少料!”)
老鲁:(急得跺脚)石头!你闭嘴!
李监造:(惊讶地看着石头,又看向老鲁)哦?还有这种事?你们把那东西做出来,我看看。
(老鲁没办法,只好让石头去后院拿陶罐,石头很快抱来陶罐,里面还剩点混合粉末,李监造让小豆子拿火折子点,火折子刚碰到粉末,“嘭”的一声,火苗窜起半尺高,还带着黑烟,吓得李监造往后退了两步)
李监造:(脸色变了变,又凑过去看陶罐)这东西……倒是烈性,要是装在竹筒里,点着了岂不是能炸开花?
老鲁:(赶紧说)监造明鉴!这东西太危险,昨天差点烧了干草,要是用在宫室里,怕是会出乱子,还是赶紧把剩下的料封存起来,以后不许再碰。
李监造:(摸着下巴,若有所思)封存倒不必,前儿兵部的人来问,有没有能在战场上“惊敌”的东西,这玩意儿要是改改,说不定能用。老鲁,你们宫束班接下来别做漆器了,把这粉末的配比琢磨清楚,下次我来,要看到能控制的“火气”。
(老鲁愣了,石头和小豆子也傻了,李监造说完,背着手走了,留下三人站在院子里,风吹过,地上的草屑打了个转)
石头:(挠着头笑)鲁班头,咱们这是……要做新东西了?
老鲁:(瞪了他一眼,却忍不住笑了)你这憨货,要是弄不好,咱们还是要去大理寺领罪!赶紧把料账整理好,从今天起,每天试三次配比,记清楚多少硝石、多少硫磺,一点都不能错!
小豆子:(赶紧拿出账本,翻开新的一页)我这就记!就叫“发火料账”怎么样?
老鲁:(点头)行,就叫这个,按老法子记,每一笔都要清楚——不过,下次点的时候,离柴房远点!
(三人笑着往料房走,阳光透过院墙上的牵牛花,洒在地上,留下细碎的影子,陶罐里的粉末还在轻轻冒着青烟,像是在等着下次“嘭”的一声,惊破长安的天)
第四幕:烟火初成
【场景】三个月后,宫束班后院,地上摆着十几个竹筒,每个竹筒口都塞着棉纸,旁边放着几罐配好的粉末,老鲁、石头、小豆子脸上都沾着灰,却笑得眼睛都眯了。
【时间】冬,午后
(李监造带着两个兵部的人来,老鲁赶紧上前,手里拿着个缠着麻绳的竹筒)
老鲁:(拱手)监造,兵部的官爷,这三个月我们试了二十多种配比,硝石七分、硫磺二分、朱砂一分,装在竹筒里,点着棉纸,能炸出火星,还能响半天,不会烧起来。
(石头拿着火折子,走到竹筒边,小心翼翼地点着棉纸,棉纸“滋滋”烧了一会儿,突然“嘭”的一声,竹筒炸开来,火星溅起一人高,还带着响亮的响声,兵部的人吓了一跳,随即拍手叫好)
兵部官员:(上前拿起炸开的竹筒碎片)好!这东西在战场上点起来,能惊得敌人马惊,比敲锣还管用!老鲁,你们宫束班立大功了!
李监造:(笑着拍了拍老鲁的肩膀)没想到你们这几个“憨货”,还真琢磨出好东西!我这就上奏陛下,给你们宫束班记上一功。
石头:(挠着头笑)鲁班头,咱们这算不算做了新玩意儿?比做漆盒有意思多了!
老鲁:(看着天上还没散的青烟,笑着点头)算!算!以后咱们宫束班,不止能做宫室的活儿,还能做“惊敌”的烟火——不过,还是得按老法子来,配比一点都不能错,知道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