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素手调羹(盐的突破)(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农民工在三国虐爆名将能臣》最新章节。

潜渊谷东面,靠近谷口的一片洼地,景象与工坊区的铁火喧嚣截然不同。

这里地势低平,土色灰白,稀稀拉拉地长着些耐盐碱的,蔫头耷脑的矮草,空气中飘着一股淡淡的,若有若无的咸涩气味。

这片被谷中人私下称为“白土滩”的盐碱地,此刻成了另一场无声攻坚战的战场。

洼地边缘,临时用木头和草席搭起了几个巨大的敞棚。

棚子底下,是一排排用黄泥糊成的大浅池——晒盐池。

旁边还支着几口硕大的陶缸和陶锅,架在简易的土灶上。

一群妇人,在柳如梦的指挥下和白素雅的协助下,正埋头忙碌着。

她们个个裤腿挽到膝盖,手臂上沾满灰白的泥浆,额角挂着细密的汗珠,神情专注而疲惫。

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咸腥味和泥土气息。

李丽丽带着几个半大孩子,正从远处的“白土滩”上,用简陋的筐篓一担担地往回挑盐碱土。

土质松软,走起来深一脚浅一脚,异常吃力。

孩子们的小脸晒得通红,汗水浸透了单薄的衣衫。

“倒这里!倒进大缸里!”

柳如梦的声音有些沙哑,她指着几个盛满清水的大陶缸。

妇人们立刻将刚挑回来的盐碱土倒进缸中,用长长的木棍奋力搅拌。

浑浊的泥浆水翻滚着,散发出更浓烈的咸涩气味。

“搅拌!搅匀了!让盐分都化进水里!”

白素雅也挽着袖子,露出两截白皙的小臂,此刻却沾满了泥点。

她接过一根木棍,和妇人们一起用力搅动,动作并不熟练,却异常认真。

清澈的河水很快变成浑浊的泥汤。

内心OS(白素雅):大山哥说,盐就藏在这土里,要用水“洗”出来…可这水,又脏又浑,真的能变成白花花的盐吗?…不管多难,一定要成!不能让大山哥失望!

搅拌好的泥浆水,被一瓢瓢舀起,倒入旁边叠放着的,由三层不同材料构成的“过滤架”上。

最上层是相对细密的麻布,中间是厚厚一层砸碎的木炭颗粒,最下层则是粗糙的砂砾和碎石。

这是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后,柳如梦和白素雅在袁大山模糊的“过滤”概念启发下,反复摸索出来的土法过滤装置。

浑浊的泥浆水缓缓倒在麻布上。

水流艰难地渗透麻布,带走一部分粗泥沙,然后渗入木炭层。

木炭吸附着更细的杂质和部分异味,水流变得稍微清澈了些。

最后,水流淌过砂砾碎石层,进一步过滤掉微小颗粒。

从过滤架最底部流出的水,终于不再是浑浊的泥汤,而是一种带着淡淡黄褐色的,相对清澈的卤水。

“成了!这水…比上次清多了!”一个妇人惊喜地叫道。

柳如梦小心地接了一碗过滤后的卤水,对着阳光看了看,又凑近闻了闻,脸上露出一丝疲惫的笑容:

“嗯,杂质少了很多,咸味也浓了。琴琴,快!倒进晒盐池!”

白素雅和几个妇人立刻合力,将过滤好的卤水,小心翼翼地倾倒入旁边用黄泥抹得光滑平整的晒盐池中。

浅浅的一层卤水,在阳光下泛着微黄的光泽。

接下来,就是漫长而焦灼的等待——等待阳光和风带走水分,让盐分结晶析出。

然而,希望很快被现实泼了冷水。

几天暴晒下来,晒盐池底部确实析出了一层灰白色的结晶。

但收集起来一看,颗粒粗大,颜色灰暗,夹杂着许多细小的泥沙和说不清的杂质,味道苦涩咸腥,远不是能入口的盐。

尝一口,又苦又涩,还带着一股怪味。

“这…这怎么吃啊?”一个妇人愁眉苦脸地看着手里灰扑扑的“盐”。

柳如梦捻起一点结晶,放在舌尖尝了尝,立刻皱紧了眉头:

“杂质还是太多,苦味重…不行,这样不行。”

她看向白素雅,两人眼中都充满了挫败感。

内心OS(柳如梦):过滤还是不够彻底…晒的时间?温度?…城主只说了原理,这“度”太难把握了!盐是命脉,炼铁那边已经成功,我们这边…不能拖后腿!

白素雅蹲在晒盐池边,用手指轻轻捻着池底那层粗糙苦涩的结晶,秀气的眉毛紧紧拧在一起。

她想起袁大山曾随口提过一句:“…蒸发,光靠晒太慢,煮…煮或许能快些,但耗柴火…”

一个念头忽然闪过。

“如梦姐,”她抬起头,眼中带着一丝不确定的亮光,“我们…试试煮?”

“煮?”柳如梦一愣,“用锅煮这卤水?那得多少柴火?”

“就用小锅!先试试!”

白素雅语气坚定起来,“大山哥说过,温度高,水跑得快,盐就容易出来!我们先煮一小锅看看,看煮出来的盐什么样!”

柳如梦看着白素雅眼中的坚持,又想到仓库里即将见底的盐罐,咬了咬牙:

“好!试试!”

她们立刻行动起来。支起一口小陶锅,倒入过滤好的卤水。灶膛里燃起小火,小心翼翼地加热。

卤水在锅中慢慢升温、翻滚,冒出白色的水汽,咸涩的味道更加浓郁。

白素雅和柳如梦屏息凝神,守在锅边,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锅里的变化。

随着水分蒸发,锅里的卤水越来越粘稠,颜色也更深。

当水分蒸发掉大半,锅底开始出现一层白色的结晶时,白素雅立刻喊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