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城市伙伴的第一块拼图(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青娘的商业智慧》最新章节。
品鉴会只有一个主题:"如何用一杯茶,讲一个季节的故事。"
青娘拿出三款茶:
- 特级:雨后初晴,香清、水细、回甘长;
- 一级:山风徐来,香气清扬、滋味甘醇;
- 二级:暮色微醺,香气纯正、清爽耐泡。
她请大家用三个词描述每一款茶。有人写"雨后、青苔、山泉";有人写"山风、松针、石隙";有人写"暮色、炊烟、竹影"。
"这就是我们的产品语言,"青年微笑,"不是复杂的术语,是每个人都能懂的感受。"
八
茶农面对面:让城里看见山里
傍晚,青娘请来了赵老和王婶,与城里的客户面对面。没有谈判,只有对话。
客户问:"为什么坚持'一芽两叶'?"
赵老答:"因为那是叶子最好的时候,既香又耐泡。"
客户问:"暴雨的时候,你们怎么保证质量?"
王婶答:"我们把叶子一箱箱搬进棚里,架起来,通风。那一天,我们不是在救茶,是在救一条路。"
对话结束,一位客户当场说:"我愿意签月单。"
九
签约:把承诺写在纸上
晚上,青娘与程明正式签署"城市伙伴协议"。协议不长,核心条款只有六条:
1. 合作宗旨:品质第一、诚信为本、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2. 品质标准:以合作社实物标准样为准;
3. 交付与验收:按交付时间表执行,二次抽检;
4. 共拓与返利:按约定比例执行;
5. 数据与反馈:按月回传销售与客户反馈;
6. 争议解决:协商优先,必要时第三方调解。
程明签字时说:"青娘,我做茶多年,今天第一次觉得'标准'离人这么近。"
青娘点头:"标准不是为了拉开距离,是为了让更多人走在一起。"
十
复盘:把今天的动作,变成明天的机制
深夜,青娘在客栈里整理"青州首站复盘":
- 做得好的三件事:
1. 标准样现场开封,建立"眼见为实"的信任;
2. 盲评降低认知门槛,让客户自己"验证";
3. 茶农面对面,让故事为标准加分。
- 需要改进的两件事:
1. 返利计算示例不够直观,需增加图解;
2. 异常处理流程需要更具象的场景卡片。
- 行动计划:
1. 制作"返利计算图解",印在对账单背面;
2. 制作"异常处理场景卡"(延迟、破损、投诉);
3. 为青州配备一名质量伙伴,每周一次线上复盘。
十一
回程:把一块拼图,变成一张地图
第二天清晨,青娘和团队启程回城里。马车出城时,程明站在门口挥手:"青娘,一路顺风!"
青娘回头,笑着点头。她知道,第一块拼图已经落下。接下来,是临江、云州、海州……她要把一块块拼图,拼成一张"茶路地图"。
"青娘,"沈行舟忽然问,"你会不会担心,城市多了,标准会走样?"
"会,"青娘答,"所以我们把'人、标准、数据、共赢'四个节点,在每个城市都复制一遍。人对了,标准就稳;数据在,偏差就小;共赢在,路就长。"
十二
尾声:把山里的光,带到城里
傍晚,青娘回到茶肆。她把"城市伙伴手册"放进木匣,在扉页写下:
"城市伙伴不是'卖更多茶'的策略,是'让更多人喝到干净茶'的路径。我们把山里的光,带到城里;也把城里的需求,带回山里。"
她合上木匣,抬头看见窗外的月亮已经升得很高。月光下,茶肆的木牌静静伫立,像在默默见证一条路的延伸。
第二天一早,青娘茶肆门口又多了一块小牌子:"城市伙伴计划,今日起正式启动。"
阳光洒下,照亮了字,也照亮了每一个来来往往的身影。青娘站在门口,望着人群,心中充满了坚定与希望。她知道,新的征程已经开始,而这条路,会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