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韧草承霜寒 密信启归途(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马文才的重生棋局我为英台梳红妆》最新章节。
“上虞祝公远兄台鉴:妾身梁门周氏,冒昧致书。”
“令嫒英台小姐,目前暂寓寒舍。”
“小姐一切安好,然寒门清苦,恐非久居之所。”
“其中缘由,非片纸能尽。”
“望公速遣妥当之人,接小姐归府为宜。”
“事关名节,万望慎重。妾周氏顿首。”
信写得很含蓄,未提私奔之事,只点明祝英台在此,且处境不宜久留,暗示祝家尽快接回。
她将信用火漆封好放在一边,望着窗前的明月,仿佛透过明月看到了过去。
……………………..
而在数百里之外的杭州太守府,马文才同样未眠。
观砚将马石最新的飞鸽传书呈上。
信中详细描述了梁家粮食告罄、梁山伯求职失败、以及祝英台带伤仍坚持劳作的情形。
“梁山伯……果然是个废物!”
他低声咒骂,眼中翻涌着怒火与心疼。
翌日一早梁母,唤来一个平日里还算机灵、口风也紧的远房侄儿。
低声嘱咐了几句,并把路上所用的银钱塞给他作为路费。
让他务必将这封信悄悄送往上虞祝府。
“泉儿,将此信送往……上虞,祝公远老爷府上。此信不可经由他人。此事,对谁都不可声张,尤其是山伯。”
梁山泉虽疑惑,但见叔母神色凝重,连忙应下,将信仔细贴身收好。
梁山泉揣着那封沉甸甸的信,不敢耽搁,趁着晨雾未散便匆匆上路。
他脚程快,又熟谙近道,不过两日工夫,便已站在了上虞祝府气派的朱门外。
将信交由门房,言明是梁家老夫人亲笔,要呈祝公远老爷亲启。
祝公远与高氏正在厅中商议家务,听闻是梁家来信,俱是一惊。
待拆开读完,高氏的手微微发颤,她瞬间便明白了那寒门孀妇之言。
这是递过来的一道台阶,一份保全两家颜面的善意。
“好个寒门孀妇!……倒是个明白人。”
高氏攥紧信纸,指尖发白,她既痛心女儿受苦,又惊异那寒门妇人竟有这般眼力与决断。
“备车!”
祝公远霍然起身,“取黄金百两,再二十匹蜀锦。”
他声音发沉,“既要接人,便不能让那梁家小瞧了祝氏门楣!”
高氏却按住丈夫:“且慢。”
“在备一些精米白面,和各类药材补品。”
她望向窗外暮色,“既然梁母明事理,我们更该全了她的体面。”
“英台我儿...”她望着渐沉的落日,喃喃自语,“娘接你回家。”
她亲自指挥仆从。
不多时,几辆马车已准备停当。
车上不仅载足了金银细软,更有整整一车精米白面、上好布匹及各类药材补品。
高氏深知,此番前去,既要接回女儿,亦不能失了祝家气度。
更需对梁家这“收留”之恩,有所表示,尽管这“恩”里夹杂着太多难言的尴尬与酸楚。
车马辚辚,高氏端坐车中,面色沉静,心中却波澜起伏。
她想象着女儿在梁家所受的苦楚,心疼如绞。
又思及梁母那封措辞得体、不卑不亢的信,心中滋味难言。
马车向着会稽郡鄮县的方向疾驰而去,卷起一路烟尘。
此行,势必要将那只迷途的孤雁,带回她本该翱翔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