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马来西亚航空M370失踪案(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案要案详情录》最新章节。

一、MH370最后的轨迹

2014年3月8日凌晨0点41分,马来西亚吉隆坡国际机场,一架编号为9M-MRO的波音777-200ER客机缓缓滑上跑道。这是马来西亚航空公司的MH370航班,载有227名乘客(其中154名中国公民)和12名机组人员,原定飞往北京首都国际机场,预计在6点30分抵达。机上人员中,有商人、学生、游客,还有一对准备回国探亲的年轻夫妇,谁也没有想到,这将是他们最后一次飞行。

飞机正常起飞,按照预定航线平稳飞行。01时19分,当MH370航班飞越马来西亚和越南之间的泰国湾时,马来西亚空中交通管制中心因MH370航班即将离开其管制区,指示MH370航班联系越南空中交通管制。机长平静地回应:"晚安,马来西亚370"。这是地面控制中心听到的最后声音。

仅仅两分钟后,01时21分,飞机的应答器突然停止工作,从胡志明管制区的空中交通管制雷达上消失。更令人费解的是,不仅应答器被关闭,飞机通信寻址与报告系统(ACARS)也停止了工作,这意味着地面控制中心失去了与飞机的所有联系。更奇怪的是,这架波音777并没有按照原计划继续飞往北京,而是做出了一个300多度的大转弯,开始向相反方向飞行。

马来西亚军方雷达捕捉到了这架飞机的异常举动。雷达数据显示,MH370在关闭应答器后,急速转向西方,飞越马来西亚和泰国边境附近的马来半岛,向印度洋方向飞去。这一诡异的飞行轨迹引起了军方的注意,但直到02时22分,当飞机飞到槟城西北约200海里(370千米)处的安达曼海上空时,马来西亚军用雷达也失去了它的踪迹。

此时,地面控制中心和航空公司已经意识到情况严重,开始尝试各种方式与飞机取得联系,但所有努力都没有结果。与此同时,MH370并没有按照国际民航规则发出任何求救信号,也没有触发任何紧急代码。机上人员似乎在沉默中与世界告别,没有乘客发出告别短信,也没有机组人员报告任何异常情况。

更令人困惑的是,在01时07分至02时03分期间,飞机上的卫星数据链曾短暂恢复,但随后又再次中断。此后,飞机的自动卫星数据在03时41分至08时10分之间,每小时回复5个自动状态请求以及地对空电话无人接听的信号。这些来自卫星的"握手信号"成为了追踪MH370最后的线索。

08时11分,飞机设备最后一次与卫星取得联系,此后便彻底消失。根据这些卫星信号的分析,国际海事卫星组织(Inmarsat)推断,MH370可能沿着南北两个走廊区域飞行,最终可能在南印度洋上空燃油耗尽后坠入大海。这一推断将搜索范围指向了远离任何可能降落地点的南印度洋深处,专家们因此推测飞机已经坠毁,机上人员生还希望渺茫。

这起事件震惊了全世界,成为航空史上最离奇的失踪事件之一。一架现代化的大型客机,在完全没有预警的情况下,突然改变航向,关闭所有通信设备,消失在茫茫印度洋中,没有留下任何求救信号,也没有留下任何残骸痕迹。这一神秘失踪引发了无数猜测和疑问,至今仍未找到确切答案。

二、从希望到绝望

2.1 多国联合行动

MH370失踪的消息传出后,一场史无前例的国际联合搜救行动迅速展开。2014年3月8日凌晨,马来西亚方面紧急宣布航班失联,中国、马来西亚、越南、菲律宾等多个国家随即调动卫星、飞机、舰船,在该航班最后失联的南海海域进行搜寻。这是初期搜索阶段,各国都认为飞机可能在南海区域坠毁。

然而,随着马来西亚军方在3月12日公布的雷达数据显示,MH370可能转向了印度洋方向,搜索范围迅速扩大到印度洋北部海域。这一发现让整个搜索行动方向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也大大增加了搜索的难度和范围。

3月24日,英国航空事故调查局(AAIB)和国际海事卫星组织确认,在失联后MH370仍然飞行了6个小时。海事卫星组织借助飞机上仍然发送给卫星的信号,通过全新的算法反复验证,认为这架波音777客机应该最后消失于珀斯以西2500公里左右的南印度洋海域。这一结论让搜索范围进一步扩大到了更为遥远的南印度洋。

从3月29日开始,对MH370的空中搜救基本结束,开始进入水下搜寻阶段。参与搜救的国家增加到26个,共出动了65架飞机和95艘舰船,进行了地毯式的搜索。中国作为最大的受害国,投入了大量资源,仅中国就有多达2500人参与搜救,展现了对本国公民生命的高度重视。

2.2 残骸发现与希望重燃

尽管大规模的搜索行动持续了数月之久,但起初并没有找到任何MH370的残骸,这让人们对找到飞机的希望逐渐渺茫。然而,在MH370失联15个月后,第一块残骸终于浮出水面。

2015年7月29日,在西印度洋上的法属留尼汪岛(La Réunion)的海滩上,当地海岸清洁队员发现了一个被海浪冲上岸的金属物体,其特殊的结构看上去像是某种飞机部件。这一发现立即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迅速送往法国进行分析。

法国实验室的专家们在残骸内部发现了三个号码,调查人员前往西班牙南部,对波音公司的一间承包商进行查问后,正式将其中一个号码确认为马航MH370的飞机襟副翼的序列号。2015年8月6日,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正式宣布,7月29日在法属留尼汪岛发现的飞机残骸经确认属于MH370航班客机。这是MH370首次确认找到飞机残骸,给失踪者家属和全世界带来了新的希望。

此后,更多的残骸陆续被发现。2015年12月和2016年2月,两块疑似飞机残骸分别在莫桑比克海岸被发现,发现地点相距约220公里。两块残骸上分别喷印有"676EB"和"NO STEP"字样,字体、颜色与马航独有的制作工艺效果吻合。2016年3月,在南非东部沿岸和毛里求斯罗德里格斯岛也发现了疑似MH370的残骸。这些残骸分别来自飞机引擎及机舱内部,经澳大利亚专家检验后,发现它们与失踪的波音777客机特征吻合。

2016年,澳大利亚政府宣布,当年6月在坦桑尼亚一个印度洋小岛上发现的残骸,确认来自MH370航班。这是目前为止寻获的MH370最大的一块残骸,是飞机右翼的副翼部分,其编号和生产日期印记清楚地说明了自己的来历。截至目前,共发现了30多块残骸,其中7块经序列号确认为MH370部件。

2.3 海底搜索的挫折

虽然找到了一些残骸碎片,但飞机主体和黑匣子仍然下落不明。为了找到飞机的主体残骸和黑匣子,2014年10月到2017年1月,澳大利亚交通安全局主导了对南印度洋海底的大规模搜索。搜索区域最初划定为112万平方公里的长条形区域,其大小与内蒙古自治区相当。由于实际操作难度极大,搜索范围逐步缩小到约12万平方公里的重点区域。

然而,即使在这一相对较小的区域内,搜索工作也面临着巨大挑战。南印度洋海域深度超过3000米,海底地形复杂,气候条件恶劣,给搜索工作带来了极大困难。尽管使用了最先进的深海探测技术,包括自主水下航行器和遥控水下机器人,但经过两年多的努力,耗资约1.56亿美元,仍然没有找到飞机的主体残骸和黑匣子。

2017年1月17日,马来西亚、澳大利亚、中国三国交通部长共同发表声明,宣布经过了漫长时间的搜索依然没有发现MH370的踪迹,根据2016年7月三国部长会议上所作出的决定,MH370飞机搜索行动暂时停止。这一消息让失踪者家属和全世界再次陷入了失望之中。

2018年1月,一家名为"海洋无限"(Ocean Infinity)的美国海事搜寻公司开始了第二轮搜索。该公司与马来西亚政府签署了"无残骸,不收费"的协议,搜索了超过11万平方公里的海域。然而,2018年5月29日,搜索行动正式结束,"海洋无限"宣布没有找到任何飞机残骸。这一消息再次打击了人们的希望,使得MH370失踪案成为航空史上唯一未能确定具体失事地点的事故。

三、官方报告与未解之谜

3.1 官方调查报告的争议

2018年7月30日,马来西亚政府面向MH370失联者家属和媒体公布了最终调查报告,这份报告共有822页,详细记录了调查的全过程和结果。马来西亚交通部长陆兆福此前曾表示:"调查人员记录下的每一个字都会被收录在这份报告中。我们会确保报告的透明度,它将被完整地提交,不经任何编辑,没有添加或删除。"

报告显示,调查人员无法确定MH370航班失联的真正原因。调查小组负责人、马来西亚民航局前总监郭师传(Kok Soo Chon)在发布会上表示,调查人员的结论是,MH370偏离了其路径,这并不仅仅是系统异常的结果,飞机调转方向向回飞行是在人工控制下进行的。在回转之前,与空中管制缺乏联络,可能代表系统被手动关闭,但这可能是有意的也可能是无意的。

报告还指出,飞行员和副驾驶休息得很好,没有经济压力,也没有任何面临焦虑或者压力的证据。调查人员与电信服务提供商进行了交谈,确认在失联的早晨确实有一个"热量信号"出现,但这个"热量信号"只是表明手机开机,而并无电话出入。此外,调查人员表示,目前没有证据支持MH370被"遥控接管"的理论,波音公司也确认他们没有有关任何商用飞机使用这种技术的信息。

最后,调查人员还认为,在飞机失联时,空中交通管制员未能启动各种可用的紧急手段,导致搜救行动启动延迟。这一批评直指马来西亚航空管理部门的应急反应能力,也解释了为何搜救行动在飞机失联后数小时才正式启动。

3.2 机长与副驾驶的疑点

在MH370失踪后,机长扎哈里·艾哈迈德·沙阿(Zaharie Ahmad Shah)和副驾驶法里克·阿卜杜勒·哈米德(Fariq Abdul Hamid)成为了调查的重点对象。机长扎哈里当时53岁,拥有1.8万小时的飞行经验,是一位经验丰富的飞行员。副驾驶法里克则较为年轻,仅有27岁,飞行经验相对较少。

调查人员对机长和副驾驶的背景进行了深入调查。结果显示,两人休息得很好,没有经济压力,也没有面临焦虑或压力的迹象。然而,一些细节引起了调查人员的注意。例如,在对机长扎哈里家中的飞行模拟器进行检查时,发现了一些可疑的飞行记录。FBI恢复的硬盘记录显示,他在失联前曾模拟一条与MH370实际路径高度吻合的航线:从吉隆坡出发,经马六甲海峡折返,最终耗尽燃油坠入南印度洋。

此外,调查人员还发现,机长扎哈里在失联前几个月曾与妻子分居,这引发了对其心理状态的质疑。然而,扎哈里的家人和朋友都表示,他是一个为人友善的人,有着幸福的家庭,家里经济条件也不错,没有劫机或自杀的动机。扎哈里的姐姐在看过报告后表示,报告排除了他的弟弟应为飞机失联负责的说法,包括机长"自杀论"。

副驾驶法里克也受到了调查。他有着较强的宗教信仰,而且他的父母和兄弟姐妹都持有外国护照。在失联后,他的母亲曾公开表示他并没有随航班一起离开,而他的父亲则表示他与兄弟姐妹并没有回国打理父亲生意的打算。这些矛盾的说法引起了调查人员的注意,但最终没有发现副驾驶有任何可疑行为的证据。

3.3 未解之谜与争议

尽管官方报告已经发布,但关于MH370失踪的许多关键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答,这也导致了各种猜测和阴谋论的出现。

首先,飞机为什么会突然改变航向?根据飞行数据,MH370在关闭应答器后做出了一个300多度的大转弯,这需要复杂的操作,不可能是偶然发生的。调查报告表明,飞机曾经在人工控制下掉头,控制装置可能被人蓄意操纵,导致客机随后偏离航线,但无法确定谁应该为此负责。

其次,为什么飞机在失去雷达信号后没有发送任何求救信号?现代飞机配备了多种紧急通信系统,即使主要通信系统失效,也应该有办法发出求救信号。然而,MH370在整个过程中没有触发任何紧急信号,这让专家们感到困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