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团结凝聚是家的根本(1/1)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遗孀与忠犬小叔》最新章节。

提起孙儿孙女,赵母的语气不免委屈:"我平日待他们如珠如宝,难道还不够真心?不过是一件小事,他们便疏远我了?"

"这并非小事。"赵惊弦摇头,"您为孩子们张罗小娘,实则触及了他们最根本的依靠。孩子们心思单纯,若家中添了异母兄弟,不仅家产要与人分享,就连父母的关爱、亲人的关注,都要被迫割舍。这些,您可曾为他们想过?"

"况且小鲤和团团都是懂事乖巧的好孩子,若遇到心思不正的,难免被人欺负了去。儿子不愿见到孩子们在算计中长大,更不愿这个家因外人的介入而生出嫌隙。"

赵母一时语塞。

赵惊弦语气放缓:"儿子并不需要这么多的孩子,惟愿一家人和乐安康。还请娘成全儿子的心意。"

赵母嘴唇嗫嚅了几下,还想辩解:“可是……”

“娘,”赵惊弦温和打断她,“您可知,家中如今看似光景尚可,实则仅能维持眼下局面。”

他轻轻叹了口气,“如今家中仆役,仅有月盈一人,里外操持,已是勉力支撑。莫说添人进口,便是想再雇一个浆洗洒扫的粗使下人,儿子都迟迟未敢决断,便是顾虑着家中用度。”

赵母听不得儿子说这些:“以你的才干,家中日子定然会越来越好!”

“娘,前番若非承平兄牵线,侥幸做成一笔营生,家中岂能如今日这般衣食无忧?然这般机遇,可遇不可求。家中银钱,需得细水长流,谨慎规划。”

赵惊弦屈指数来,声音沉稳:“其一,小攸年岁渐长,不出三五年便该议亲出嫁,这嫁妆须得早早预备,方能不委屈了她。其二,小鲤与团团开蒙在即,儿子打算过了暑,便送他们去正经学堂读书。这束修、笔墨纸砚,皆非小数,且是长久之计。”

提到女儿的嫁妆,赵母安静了。

她什么都没有,这一切终究要仰仗儿子。

而孙子读书上进之事,更是深深触动了赵母的底线。谁不盼着儿孙成才、光耀门楣?

赵惊弦见母亲神色渐缓,循循善诱:“一家人团结凝聚,才是这个家的根本。若为虚妄的‘多子多福’而让一家人分崩离析,岂非本末倒置?”

赵母彻底没了话。儿子思虑得远比她周全、长远。

"儿子最大的心愿,就是看着小鲤和团团平安喜乐地长大。还有小攸,大哥不在了,我便是她永远的倚仗。如今一家人能和睦安康,便是最好的光景。"

这番话让赵母连连点头,眼角泛起欣慰的泪光:"你能这样想,娘就放心了。"

赵惊弦笑笑:“这些都是儿子应该做的。”

"待来日家中宽裕些,若能与玉娘再添个一儿半女,让孩子们多个手足相伴,自是再好不过。"

说完,他眼含希冀。

"一定会的!"赵母急忙接口,语气坚定,"咱们家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红火!"

然而儿子接下来的话让她的心渐渐沉了下去。

"儿子自当竭尽全力让家人过上好日子,"赵惊弦的声音平静却添了几分沉重,"可也仅止于此了。如今的俸银,勉强维持一家温饱尚可,若要再添人口,实在是力不从心。"

见母亲张口想说些什么,他没有给她说话的机会,继续往下说--

"即便将来真有机会增加进项,这些银钱也首先要为小鲤和团团攒着。儿子只想把最好的都留给他们。"

"家里不比那些世家大族,没有丰厚的家底可以挥霍。若是再来几房人口,儿子实在是难以支撑。"

说到这里,他的神色极其严肃:"儿子宁可清贫度日,也绝不行那贪赃枉法之事。那样不仅会毁了自己,更会连累全家遭殃。"

他深知母亲的脾性,这番话虽是刻意危言耸听,却字字如锤,能精准地敲在她最在意之处。

果不其然,赵母猛地抬头,紧紧抓住儿子的手,声音带着颤抖:"你可莫要糊涂!娘宁可过着清贫日子,也绝不能让你做错事!"

若是儿子走上歪路,她将来到了底下有何颜面去见他爹和列祖列宗!

赵惊弦忙安抚:"娘放心,儿子自有分寸。只是希望您能明白,若是这个家能和睦安宁,儿子定不会做错事。"

这番话果然十分奏效。

赵母心头那些关于纳妾、开枝散叶的执念,直接消散无踪。

她原本以为儿子会与她细说玉娘的种种不易,诉说持家的艰辛,她都做好了如何应对的打算,却没想到他未提玉娘本分,反而字字句句都落在她最在意的事情上。

赵惊弦见母亲神色动摇,知她已听进了劝。

他深知劝人之道,唯有触及对方最在意之处,方能奏效。

"官场之上,利益交织,人心难测。"他压低声音,神色凝重,"日后若再有人向您提及纳妾之事,还望母亲直接回绝。难保不是有人别有用心,或是与某些不该往来的人家有所牵扯。若是应下,只怕会落入圈套,影响到儿子的仕途。"

赵母虽知儿子这话带着几分敲打的意味,却也不敢大意。

她不是傻的,岂会不懂这其中利害?

"娘明白了。"她长叹一声,拍了拍儿子的手背,"往后这些事,娘再也不掺和了。你在外为官不易,娘帮不上忙,但绝不能给你添乱。"

赵惊弦脸上恢复了平日里的温和:"家里的事也一样。如今一家人都敬您孝您,万事都不必您操心,您就安心享福,含饴弄孙便是。"

见母亲点头应下,他继续道:"小鲤和团团那边,儿子会好生开解。只是孩子们心思敏感,若再有下次……"

他叹了一声,"儿子恐怕也难以化解了。孩童的心结一旦种下,最是难解。"

赵母听到这话,脸上浮现出笑容和迫切来,“娘往后就安安生生地享清福,再不管这些闲事了。你快去好好劝劝两个孩子,千万别让他们跟奶奶生分了。明日我多买些他们喜欢的点心!”

赵惊弦笑着点头:"娘放心,孩子们最是纯善,只要您真心待他们,他们自然也会亲近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