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京华双姝、金融深渠与人脉深耕(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山脊线》最新章节。
于是,三人行的队伍就此形成。徐若杭打了个电话,很快,那辆奥迪A8L又悄然驶来,车上还备好了温度适宜的矿泉水和湿毛巾。
第一站是央行附近的一家安静茶室。徐若杭约见的是央行货币政策司的一位副司长,姓徐,约莫五十岁年纪,气质沉稳,目光锐利。
“徐司长,打扰您休息日了。”徐若杭上前,语气尊敬而熟络,“这位是我在基层工作时的战友,西矿集团清江公司的何明远副总经理,这位是我妹妹林沪宁。明远,这位是央行货币政策司的徐副司长。”
“徐司长,您好!久仰大名!”何明远连忙上前握手,态度谦逊。
“徐司长好!我是林沪宁,冒昧前来学习。”林沪宁也乖巧地问好。
徐副司长与徐若杭显然关系匪浅,态度很亲切:“若杭来了,坐。小何同志,小林同志,都坐,别客气。西矿集团,我知道,能源矿产领域的国家队啊。”
落座后,徐若杭并未过多寒暄,直接切入正题:“徐司长,明远他们企业在基层,对宏观政策的感受最深,也最渴望能准确理解政策意图。最近关于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绿色转型和科技创新的讨论很多,他们在实际项目推进中,特别想听听您这样的权威专家是如何考量政策精准性和避免资金空转的?”
这个问题既专业又切中要害,完美地爲何明远搭好了台。
徐副司长欣赏地看了徐若杭一眼,然后看向何明远,认真地说道:“小何在基层,感受肯定直接。我们现在的思路,简单说就是‘有扶有控’。比如再贷款工具,利率优惠很实在,但门槛也设得明白,必须是确确实实搞研发、搞降碳增效的企业才能享受。商业银行想拿这个钱,也得拿出真项目来,我们会后续评估资金流向和效果。总的精神就是,水要滴到旱苗的根上,不能只湿了地皮,更不能淹了不该淹的地方。”
何明远立刻抓住机会,结合西矿在中亚的矿产合作项目和清江本地新能源产业链培育的实践,提出了几个关于如何界定“绿色”、如何与产业政策协同的具体问题。徐副司长听得认真,逐一解答,期间还深入探讨了资源型地区转型中金融如何发挥更大作用等话题。
谈话深入而富有成效。临走时,徐若杭从包里拿出一个小巧精致的锦盒,递给徐副司长:“徐叔,上次听您说喜欢收集各地的墨锭,这是我偶然得来的两块徽州老胡开文制的‘超顶漆烟墨’,据说用料和工艺都是顶老的,我不懂这个,放在我这儿浪费了,您拿去品鉴品鉴。”
这份礼物既不昂贵,又投其所好,显得格外用心体贴。徐副司长推辞两句便高兴地收下,拍着何明远的肩膀说:“小何不错,有想法,扎根基层不容易。以后来北京,或者工作中遇到金融方面的困惑,可以直接联系我。”说着递上了自己的私人名片。这让何明远受宠若惊,连忙双手接过,郑重道谢。
接下来,他们又拜访了一家大型商业银行总行的部门总经理赵总。徐若杭同样引见得当,谈话围绕商业银行如何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在“新丝路”背景下如何创新跨境金融服务展开。何明远再次展现了扎实的实践经验和思考深度,与赵总相谈甚欢。徐若杭则适时送上了一份家乡的特产茶叶,说是“给赵总尝个鲜,熬夜看报告时提提神”,自然而不失分寸。赵总也对何明远留下了深刻印象,互留了联系方式。
一下午的拜访,效率极高,收获远超何明远预期。他不仅获得了宝贵的一手政策解读,更直接结识了金融系统的关键人物,这对他未来理解宏观环境、推动项目融资乃至个人发展都有着难以估量的价值。他由衷地感激徐若杭的精心安排。
行程间隙,两位女性的“较量”也在细微处展现。前往商业银行时,路上遇到了严重的堵车。徐若杭的司机准备耐心等待,林沪宁却忽然开口:“师傅,前面路口右转,进那个大院。”
司机一愣,看向徐若杭。徐若杭点头示意听林沪宁的。车子驶入一个门禁森严的机关大院,林沪宁降下车窗,向门岗出示了一个深蓝色的证件,低声说了句什么。卫兵仔细查看后敬礼放行。车辆穿过安静的大院,从另一个门驶出,果然绕开了拥堵路段。
徐若杭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微笑赞叹:“沪宁妹妹人小能量大哟!”语气听不出丝毫波澜。
林沪宁甜甜一笑:“正好知道这么条小路,能帮上忙就好呀,若杭姐。”
整个过程中,两人始终保持着表面上的融洽与相互夸奖,但每一次眼神交汇,每一次看似随意的安排,都蕴含着无声的角力。一个展现出深厚家族人脉与资源调度的从容,一个则灵动地展现对这座城市的独特理解和某种深不可测的通行便利。她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何明远铺路,也似乎在向对方、更是向何明远,展示着自己所能提供的价值与能量。
何明远并非迟钝之人,他能感受到这微妙的氛围,但他选择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学习与人脉积累上,对两位女士的帮助都报以真诚的感谢,并始终保持着恰当的距离。
傍晚时分,所有的拜访结束。徐若杭的司机将三人送回出发地。
“明远,今天收获怎么样?”徐若杭微笑着问,眼神中带着期待。
“受益匪浅!收获满满!”何明远由衷地说,语气激动。
“对你有帮助就好。”徐若杭笑容温婉,“能为你做点事,我很高兴。”这句话里,蕴含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深情。
林沪宁也在一旁笑着说:“是呀,今天跟着若杭姐和明远哥,我也学到了好多呢!若杭姐真厉害!”
“沪宁妹妹也很厉害。”徐若杭笑着回应,然后对何明远说,“好了,你回去好好消化一下。我也该回去了。下次休息日如果还在北京,再联系。”
两人道别,徐若杭的车子缓缓驶离。
何明远站在原地,心中充满了对这一天巨大收获的兴奋,也夹杂着一丝对复杂人际关系的微妙感触。林沪宁站在他身边,轻轻呼了口气,歪头看着他,眼神明亮又带着点探究:“明远哥,这位若杭姐,对你可真是……用心良苦呢。”
何明远转头看她,笑了笑,没有接话,只是抬头望向北京华灯初上的夜空。这一天,信息量巨大,他需要好好整理一下,无论是金融政策,还是那悄然织就、愈发复杂的人情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