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三国之我乃诸葛大兄》最新章节。
相较多为武夫的将领,谋士们的表现沉稳得多。即便大多数人不如诸葛亮、庞统那般消息灵通,至少懂得静观其变。
没过多久,文臣之中,简雍沉吟片刻,上前 ** 。
"主公,属下愿往!"
常受出使任命的他,自然有资格站出来。
主位之上,刘备看向先后请缨的庞统与简雍,并未立即定夺,而是环视众人,再度开口:
"诸位,可还有愿往之人?"
此言一出,庞统神色微变。
他深知,主公这句话已无形将自己排除在外。否则,绝不会有此一问。
简雍倒是神色如常。
刘备这番话让在场之人暗自叹息,默默退回原位。
帅帐后方,诸葛川闻言眉头微动,稍加思索便洞悉其中深意。
原因显而易见。
无论是凤雏庞统,还是元老简雍,他们在江北曹营中皆声名显赫。既然主公决意秘密前往关中,自然不能派遣这些天下闻名的谋士作为使节。
特别是庞士元。
不仅名满天下,更曾在赤壁献策铁索连环,曹营诸将多人识得其貌。加上他那辨识度极高的相貌,即便本人否认身份,稚童亦难轻信。
即便侥幸避开曹军耳目,若入关中后,曹操细作发觉凤雏现身西凉军中,岂能不生戒心?
此中利害,不言自明。
简宪和亦是同理。
虽才略不及庞统,但追随主公日久,天下诸侯尽识其面。各镇豪强皆知此乃刘备帐下重臣。
循此推演,诸葛川逐一排除了父亲诸葛亮、糜子仲、孙公佑等人选。最终筛选出五名适宜使者:豫州时期追随的刘威硕,荆州投效的向巨达、马季常、邓伯苗、伊机伯。
究竟会花落谁家?
青年谋士陷入沉思。
至于己身,诸葛川虽有考量,却迅速否定。纵有经纬之才,终究欠缺出使资历与声望。若主公执意委以此任...
简版
大厅内气氛紧张,刘备正为出使人选犯难。
"主公,属下愿往!"
向朗拱手 ** ,声音洪亮。这位在刘备入主荆州后投效的谋士,此刻显得格外沉稳。
刘备脸上露出欣慰之色:"士元、宪和我另有安排。巨达通晓古今,处事圆融,确是上佳人选。"
他当即拍板:"此次出使马超,就由巨达负责。"
话音未落,刘备话锋一转:"不过诸位子弟缺乏历练,未免骄纵。巨达此行不妨带上几个年轻人,让他们开开眼界。"
说着,目光扫过关羽、张飞等人,最后不经意地掠过门口的诸葛川。
这个细微动作让诸葛川心头一震:莫非主公有意让我暗中主理此事?
向朗仅是个表面幌子,实则为称职的棋子。
背地之中,
真正与马超联络之人并非向朗,竟是己身?!!
诸葛川无法确定推测是否准确。
然而,
转瞬之间,
刘备随后的行为证实了他的想法。
厅堂之上,
关羽、张飞闻听刘备之言后,毫不犹豫立即表明立场。
"大哥,犬子关平、关兴愿随向朗北行,护卫其周全。"
关羽率先发声,
提及长子关平与次子关兴。
幼子关索因年岁尚幼,未被列入考量。
张飞亦不甘示弱。
"禀告大哥!"
"吾儿张苞亦愿前往!!!"
继关张二人之后,
刘备麾下其余有子嗣的文臣武将相继表态。
其中,
简雍推举其子简安,
孙乾举荐其子孙满,
糜竺保举其子糜威,
马良则直接提出胞弟马谡。
向朗原欲推举侄儿向宠,
思虑再三终作罢。
向宠乃亡兄仅存血脉,
若有闪失,九泉之下难见兄长。
堂中无子嗣者,
如赵云、庞统、魏延等人沉默不语,显得与众人格格不入。
黄忠眼神黯淡,
原本亦为人父,怎奈其子黄叙早逝。
诸葛亮始终含笑不语,始终未将诸葛川之名呈报。
"哈哈哈!"
刘备见众臣纷纷举荐自家子弟历练,欣然笑道:"有诸位这般心意,何愁我们后继无人?"
"稍后我与巨达商议,定下哪些贤侄可随行。"
说完,刘备目光径直落在末位的诸葛川身上。
"伯治贤侄,方才令尊未曾举荐于你。不知你可愿往关中历练,见识一番?"
诸葛川心下了然,深吸一口气出列答道:"回主公!川儿愿往!"
转念又补充道:"定不负主公期望!"
这番表态令刘备眼中光彩大盛,朗声笑道:"从伯治身上,已可见诸位子弟将来风采!"
待议毕杂务,众臣告退之时,刘备却特意留下二人。
"巨达,伯治且留步。随我去书房,有事相商。"
向朗会意,意味深长地看了诸葛川一眼。
这里提供几种不同风格的
【文言风】
若欲交代事宜,留使者一人足矣。何须再留诸葛川?此子与向宠交好,岂非多此一举?
诸葛川见向朗目视,遂展颜相应。心下已然明了:刘玄德不取刘琰、伊籍等辈,而从向朗之议,盖因其与向宠有旧,可谓"自家人"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