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三国:从甄府赘婿到开国帝王》最新章节。
刘凤放下酒杯,目光如炬地望向郭嘉:"董卓居然派李肃来当说客,这老贼是真走运还是瞧不起人?"
郭嘉会意地接话:"这分明是董卓的劫数。他哪能料到,王上多年前就在西凉埋下暗棋。"说着压低声音,"李儒实为咱们燕国影卫中人,这事董卓到死都想不明白。"
刘凤把玩着酒樽,胸有成竹道:"寡人料定,董卓派使者来无非是想休战求和。"他忽然朗笑出声,"说不定还想与寡人结盟共分天下!更妙的是,这老狐狸八成盘算着挑起燕国与诸侯间的战火。"
郭嘉凑近轻声问道:"王上准备如何应对?是允还是拒?"
刘凤仰头饮尽杯中酒,眼中闪过精光:"答应?他董卓也配!"随即对帐外令道:"传李肃进帐!寡人倒要看看董仲颖开出什么价码。"
不多时,李肃疾步入帐,单膝跪地抱拳:"末将拜见王上!"
刘凤离座亲自扶起爱将:"爱卿辛苦。"李肃起身时,铠甲发出清脆的碰撞声,眼眶微红道:"末将此行受两方所托,有要事禀告。"
"其一,董卓已被我军吓破胆,想献其孙女董白与王上联姻,妄图共掌汉室江山。"话音在帐中回荡,烛火将众人身影投在营帐上,忽明忽暗。
第二件事:吕布有意归顺大王,他派我来表达"七二三"的善意。
吕布说要报答董卓的赏识之恩,待董卓兵败身亡后,便来投奔燕国。
听完李肃的汇报,刘凤放声大笑:"果然不出寡人所料!这董卓竟真要与寡人结盟,连亲孙女都舍得送出来。"
"不用说,定是李儒给董卓出的主意。"
"不过寡人没想到,吕布也会突然掺和进来。"
"先前阵前招揽时他断然拒绝,如今却特意派李肃来示好!"
"有趣!当真有趣!奉孝,对此你有何见解?"
郭嘉顺势奉承道:"大王果真神机妙算!"
"吕布尚知恩义二字,将来若能真心待之,必会为大王效死力。"
"臣更担心西凉军师李儒,此人智谋堪称当世顶尖!"
刘凤深以为然。作为西凉集团军师,李儒的谋划绝不止表面这么简单。
当年诸侯讨董时虎牢关大败,正是他建议董卓挟持天子迁都长安。
"奉孝有何高见?"刘凤含笑示意。
郭嘉眉头紧蹙:"据秘卫探查,董卓能从边陲将领成为当朝相国,全赖李儒运筹帷幄。"
"此人必有后手,以防联姻结盟失败。"
他突然转向李肃:"联姻之计可是李儒所献?可曾提及其他对策?"
李肃欠身答道:"回军师,李儒确实说过第二策,但称若联姻成功便无需启用。"
虎牢关军帐内,李肃抱拳回禀:"末将确实不知李儒的备用计策。若联姻不成,他自会向董卓禀报。"
刘凤闻言与郭嘉交换眼色,君臣二人心领神会——这正印证了李儒必有后招的猜测。
端坐主位的燕王轻叩案几,对李肃吩咐道:"回去告诉董卓,联姻之事本王断然拒绝。身为汉室宗亲,岂能与乱臣贼子共分天下?本王蒙受皇恩,誓要清君侧、正朝纲。让他趁早死了这条心!"
稍作停顿,刘凤继续道:"至于吕布,你如实转达:若他愿弃暗投明,本王不仅既往不咎,更许他拜将封侯之荣。燕 ** 中自有建功立业的机会,只要遵守军规,何愁不能光耀门楣?"
"末将告退。"李肃躬身领命,转身跨出军帐。
待使者离去,刘凤揉着太阳穴转向郭嘉:"并州战事进展如何?黄忠部可有军报?"
郭嘉展开密件回禀:"黄将军将五万大军分作三路:自率两万百战神机营取雁门、太原、上党三郡,拟渡黄河断西凉军后路;张辽、高顺两位将军各领一万五千并州狼骑分进合击。"
张辽统率一万五千精锐铁骑,直指定襄、云中、五原三郡。
高顺率领一万五千铁骑劲旅,兵锋直指西河、朔方、上郡三地。
战报传来,燕国已收服并州大部,招降守军六万余人。
然张辽、高顺二位将军深知军纪严明,未将降卒编入军中,仅暂行集中看管,飞鸽传书静候王命。
黄忠率两万神机营已渡黄河,按行程算,此时应抵达预定驻地。
听闻并州捷报频传,刘凤面露喜色。
此番派黄忠出兵,意在夺取并州诸郡之际,更要断西凉军后路,予董卓致命一击。
特意调遣两万神机营,非为取董卓性命,实为截获西凉军洗劫洛阳所得珍宝……
值此群雄割据之初,西凉董卓势力绝不可除,此乃燕国既定方略。
然洛阳城二十万户百姓、百万人口,以及西凉军劫掠之珍宝,决不可任其迁往关中。
燕国虽不紧缺金银玉器,却急需充实北疆人口。
洛阳城不宜占据,不妨留给诸侯争夺。
无论珍宝财物,还是百万民众,刘凤皆不愿留予诸侯联军。
钱财虽非燕国急需,亦不能便宜董卓与诸侯。
刘子度绝非乐善好施之辈,实乃见利必争的务实之人。
念及北疆动荡,刘凤揉额叹道:"讨董战事务必速战速决,北疆烽烟又起。"
公孙瓒此獠确有几分本事,竟能联合鲜卑、辽东公孙度等势力缔结盟约,四方集结四十万大军侵扰北疆边境。
虽早对公孙瓒有所提防,但其联结鲜卑、辽东公孙度共举四十万兵马之事,确实超出寡人预期。
若不速速回师,不知这四十万大军会把北疆搅成何等模样?
我燕国在北疆苦心经营的基业,岂容这四十万兵马践踏?
奉先,近日可收到臧洪飞鸽传来的军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