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三国:从甄府赘婿到开国帝王》最新章节。
"谨遵王命!"郭嘉躬身领命,将曹操之名牢牢记在心中。
………………
兖州陈留郡,陈留城内。
曹操携陈宫匆匆赶回,立即拜见父亲曹嵩。他将散尽家财、招募义兵讨伐董卓的计划和盘托出。
曹嵩捋须笑道:"吾儿壮志可嘉,为父自当鼎力相助。只是家资恐不足募兵之需。为父倒有个主意——陈留首富卫弘乃为父故交,若能得其资助,大事可成。"
曹操闻言大喜。谁人不知卫家乃当世四大豪商?当即赞道:"父亲高见!"
他即刻前往卫府拜谒。见到卫弘后,曹操慷慨陈词:"今董卓乱政,民不聊生。操欲匡扶汉室,却苦于力有不逮。久闻卫公忠义,特来相求。"
卫弘抚掌大笑:"老夫早有此心,只恨未遇明主!孟德既有大志,愿倾囊相助!"
曹操随即假借三公名义发布檄文,遍传各州郡。又竖起"忠义"大旗招募义兵。短短数日,应者云集。
须知沛国曹氏乃当世名门,曹嵩本出夏侯氏——正是汉初名将夏侯婴之后。曹、夏侯两家世代联姻四百余载,族中英才辈出,更豢养着众多精锐部曲。
**
曹氏宗族率先响应义军,夏侯渊、夏侯惇兄弟率一千五百精兵来投,曹仁、曹洪亦领两千披甲部曲助阵。
曹操深知族人皆弓马娴熟,精通兵法,当即委以假司马、陷阵都尉之职。
阳平郡乐进携千人来投,山阳郡李典率两千部众效命,俱授同等军职。
卫氏豪商倾资助阵,购置军械辎重,四方粮饷物资络绎不绝。
曹操亲拟讨董檄文:「董卓倒行逆施,荼毒社稷,戮害忠良,天地难容!」
「今奉密诏举兵,誓清寰宇,诛灭 ** 。望诸州同举义旗,共拯黎庶。」
永汉元年四月廿二,檄文传檄天下。袁绍得信,即刻率渤海三万大军赴酸枣会盟。
**诸侯盟军名录:**
首镇:祁乡侯袁绍
次镇:后将军袁术
三镇:豫州孔伷
四镇:兖州刘岱
五镇:河内王匡
六镇:陈留张邈
七镇:东郡乔瑁
八镇:山阳袁遗
(
第九镇济北相鲍信率兵一万赴盟。
第十镇北海太守孔融引军一万五千前来。
第十一镇广陵太守张超率众一万抵达。
第十二镇徐州刺史陶谦领兵一万会师。
第十三镇西凉太守马腾带铁骑一万五千赴约。
第十四镇上党太守张杨率军一万来盟。
第十五镇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领部一万五千至。
此十五路人马齐集陈留、洛阳,共襄义举。
若计刘凤、曹操二镇,则十七路诸侯合兵三十万,于酸枣会盟讨董。
......
蓟城燕宫,北疆雄主刘凤览讨董檄文,嘴角微扬。诸侯并起,乱世将启。
魏武曹操之霸业,正始于酸枣会盟。其能广纳贤才,皆因首倡讨董之义举。此后曹孟德诚心伐董,遂积威望,为日后雄图奠基。
群雄割据之初,曹操虽势弱,然名望日隆,故能不战而得兖州八郡。
以刘凤之声威,本可首发檄文,然燕 ** 力财力皆冠绝天下,若再执牛耳,恐成众矢之的。
故刘凤将首倡之义让与曹操,燕国自隐于幕后,坐收渔利。
曹操果然如预想那般向天下发布讨贼檄文,各路诸侯闻风而动,这般景象令他颇感欣慰。
燕王刘凤为此特召心腹重臣齐聚永宁殿共商大计。此番诸侯联军讨伐董卓,绝非寻常"清君侧"的军事行动,更暗含政局博弈,须得周密筹划。
刘凤高坐鎏金御座,手持檄文环视殿内群臣:"曹孟德伪造诏书发布檄文,号召天下共诛董贼。今我燕国亦接此檄,诸卿以为当如何应对?"
话音刚落,殿内顿时响起窸窣议论。不过认真观察便可发现,真正交头接耳的多是中下级官吏。似蔡邕、郑玄、荀彧等重臣,对此事早已成竹在胸。
武将阵营自然唯燕王马首是瞻。见群臣迟迟无人进言,刘凤径直点将:"文若,你且说说文官们的商议结果。"
荀彧从容执礼:"董卓欺君罔上,祸乱朝纲,实乃十恶不赦。大王既为汉室宗亲之首,又位列三公,自当响应。所需粮草军械,臣等已筹备妥当。"
"善!"刘凤满意颔首,转而问询武将:"军旅之事,准备如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