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三国:从甄府赘婿到开国帝王》最新章节。
他还狡猾地让手下稍作伪装,将这三千精锐扮成草原上臭名昭着的马匪,在乌桓大草原上专门拦截使节。
没过多久,北方草原上马匪横行,乌桓王庭与燕国的联系彻底被切断。
………………
中平元年(184年)十一月二十日,对整个燕国来说是个不寻常的日子——燕王刘凤迎娶蔡府千金的大喜之日。
刘凤本以为古代的婚礼就跟电视剧演的那样简单:一拜天地,二拜父母,夫妻对拜。
可现实狠狠打了他的脸,天还没亮,王妃甄姜就指挥宫女们把他拽起来折腾。
刘凤瞄了一眼外面漆黑的夜色,估摸着也就凌晨三点左右。
他正想开口询问,就被宫女们拖进浴池里了。
“都手脚麻利点,别误了大王的迎亲吉时!”甄姜站在浴池边的高台上,厉声催促宫女们。
“诺!”宫女们齐声应答。
这座寝殿浴池是刘凤特意下令仿照罗马风格建造的,设有活水循环系统和加热设备,泡在里面的享受简直无法形容。
很快,修建浴池成了蓟城权贵争相效仿的风尚,连洛阳皇宫里的天子都派人索要设计图,打算给自己也整一个。
刘凤平时没少享受宫女服侍沐浴,但这次却格外不同——宫女们比以往更卖力,手里的毛巾几乎要搓掉他一层皮。
沐浴完毕,刘凤被侍女们引至御座前。甄王妃手持玉梳,细细为他整理半干的发丝,又亲手为他穿戴大婚礼服。
漏刻指向卯时三刻,所有婚仪筹备皆已停当。
甄姜执起铜镜,眼中漾着欣喜的波光:"殿下这身装束,当真是龙章凤姿,天质自然。"
刘凤望着镜中人影,指节不自觉地扣击檀木案几:"这...这镜中儿郎果真是孤?"
他的目光久久流连在菱花镜里——那剑眉入鬓的轮廓,不怒自威的气度,竟是越看越觉欢喜。
"吉时将至,还请殿下移驾。"甄姜轻抚玉佩提醒道。
刘凤猛然回神,玄色靴履踏过朱漆门槛。宫门外,嘶风赤骥【烈焰】颈系同心结,引着笙箫齐鸣的仪仗向蔡府而去。
燕王大婚的告示早贴遍十二城门。朱雀大街上人头攒动,持戟卫兵在人潮中辟出十丈宽的红毡御道。
刘凤挽着缰绳暗自莞尔:"原来这万人空巷的热闹,倒是我华夏千年不改的脾性。"
见沿途百姓皆捧着椒浆桂酒,他非但不恼,反觉欣慰——这熙攘街景,正是他这些年广迁人口充实幽州的明证。
百姓越多,越能体现燕国的凝聚力和深厚国力。
街道两旁,围观人群望着迎亲队伍整齐的步伐和统一的大红色喜服,无不露出惊叹之色。
刘凤率领迎亲队伍来到蔡邕府邸迎亲,原本春风满面的他很快就笑不出来了。繁琐的婚礼仪式让他手足无措,像木偶般被主婚人郑玄摆布,仅剩的喜悦也被消磨殆尽。
碍于今日迎娶侧妃的大喜日子,他只能强压怒火,任由众人摆布。
最气人的是,当他带着迎亲队伍来接新娘时,张宁竟在蔡琰的闺房里故意刁难,非要他当场作诗一首才肯放行。
刘凤此刻懊恼得直想扇自己耳光。古代确有催妆诗的传统,但那都是文人雅士的玩意儿。他后悔当初为何要冒充才子,现在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当文抄公来圆谎。
看着跃跃欲试的张宁,他灵光一闪,想到了首绝妙好诗。刘凤从容笑道:"寡人昔日至洛阳时途经洛川,有感于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偶得此篇。"
这番话引得迎亲队伍中几位大儒纷纷议论。张宁一脸茫然,低声问闺中密友:"琰儿,宋玉对楚王神女说的是什么典故呀?"
蔡琰早已羞红了脸。从燕王的话里,她已隐约猜到对方心意。本欲捂耳不听,双手却不听使唤。她又忍不住摸了摸发烫的脸颊,准备仔细聆听燕王即将吟诵的诗句。
"身姿如惊飞的鸿雁,婉转似游动的蛟龙。容光胜过秋菊,华美更甚春松。似轻云遮蔽明月,若回风卷起白雪。远观如朝阳初升,近看若芙蓉出水。体态匀称合度,高矮恰到好处。"
秦峰轻声诵读着诗句,蔡琰闺房外顿时鸦雀无声。
郑玄等人望着君王的背影,眼中闪烁着钦佩的光芒。他们早已知晓主公博古通今,此刻更被这绝妙词章所折服。
"妙极!辞藻华美却又自然流畅,实在是好!"文坛泰斗蔡邕的赞叹引得众人纷纷颔首。在场文武无不被这精妙绝伦的诗赋所震撼。
刘凤环视着交口称赞的臣子们,心中暗自思忖:曹植贤侄,借你未面世的名篇一用。不过你当年写下这篇《洛神赋》也未能赢得甄宓芳心,今日倒要助本王讨得爱妃欢心。
眼见众人仍沉醉在诗赋意境中,刘凤越发得意,继续朗声吟诵:"肩膀如削成般平整,腰肢似束绢般纤细。颈项修长,肌肤白皙。不施脂粉,自然生辉。
发髻高耸,长眉弯弯。朱唇皓齿,明眸流转。笑靥生姿,仪态万千。柔情绰约,言语动人。身着华服,风姿绝世。
罗衣璀璨,玉佩生光。金钗摇曳,明珠放彩。步履轻盈,衣袂飘飘。暗香浮动,徘徊山间。忽然舒展身姿,游戏云端。
左手执彩旗,右手挥桂杖。挽袖在河畔,采撷水中芝......"
刘凤满脸得意地望着调皮捣蛋的张宁,神气活现地问道:"如何?本王这首即兴之作可还过得去?"
"哼!有什么稀罕的!"张宁撅着嘴冷哼一声,伸手推开了婚房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