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陆老爷子的审视目光(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星光与你,皆是璀璨》最新章节。
“小晚,你这盘扣做得确实好。”老爷子的声音比刚才沉了些,带着岁月沉淀的威严,“但做手艺,光会做小物件不够,得懂料子、懂传承。你跟我来书房,我有样东西想让你看看。”
这话一出,客厅里的气氛瞬间紧绷。三姑婆刚想开口打圆场,被二伯父悄悄拉了一把——谁都知道,老爷子的书房藏着他最看重的老物件,能让他主动邀请去书房的人,要么是他极度信任的,要么是他要“真正考验”的。
苏晚心里一凛,却没露怯,笑着点头:“好,麻烦爷爷了。”
陆时砚想跟上去,却被老爷子抬手拦住:“时砚,你在这儿陪亲戚们聊天,我跟小晚单独聊聊。”
陆时砚脚步一顿,看向苏晚,眼神里满是担忧。苏晚冲他眨了眨眼,用口型说“我没事”,然后跟着老爷子转身走向书房。
陆明哲坐在沙发上,看着两人的背影,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笑——他太了解老爷子了,书房里肯定藏着更难的“考题”,说不定是太奶奶留下的老织锦,那料子的工艺连老匠人都未必能看懂,苏晚一个年轻姑娘,肯定答不上来!
书房的门被轻轻关上,隔绝了外面的喧闹。房间里弥漫着淡淡的墨香和茶香,书架上摆满了线装书,墙上挂着一幅老旧的织锦挂毯,上面绣着繁复的缠枝莲纹样,一看就有些年头了。
老爷子走到书桌前,从抽屉里拿出一个紫檀木盒子,轻轻打开——里面铺着暗红色的丝绒,放着一小块巴掌大的织锦碎片,颜色是深褐色的,上面绣着细小的海棠纹,针脚细密得几乎看不见痕迹。
“这是你太奶奶年轻时织的,快有一百年了。”老爷子拿起织锦碎片,递到苏晚面前,“你看看,这是什么工艺?用的是什么线?”
苏晚双手接过碎片,指尖轻轻拂过上面的纹路。这织锦比她在小镇见过的任何老料子都要细腻,海棠纹的花瓣边缘用了极细的金线勾勒,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而且针脚是斜着走的,比普通的平针更费功夫,却能让花纹更立体。
她想起在小镇时,老艺人张婆婆跟她说过的“民国苏绣海棠锦”,这种工艺因为太费时间,早就没人会了。张婆婆还说过,真正的民国海棠锦用的是蚕丝线,而且会在金线里掺一点银线,这样在光下会有淡淡的光泽。
苏晚将碎片凑近窗边,借着夕阳的光仔细看——果然,金线里隐约能看到银色的细丝,花瓣的中心还用了“打籽绣”的手法,做出了小小的凸起,像真的海棠花芯一样。
“爷爷,这应该是民国时期的‘苏绣海棠锦’。”苏晚的声音很肯定,“用的是桑蚕丝线,金线里掺了少量银线,花瓣边缘是‘盘金绣’的变体针法,花瓣中心用了‘打籽绣’,这种工艺很费时间,现在很少有人会了。”
老爷子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又问:“那你知道,这种织锦为什么要在金线里掺银线吗?”
“一是为了让颜色更有层次,在光下会有不同的光泽;二是银线有防潮的作用,能让织锦保存更久。”苏晚回答,“我在小镇时,老艺人张婆婆跟我说过,以前的大户人家做织锦,都会在金线里掺银线,一是好看,二是耐用,您这碎片能保存这么好,应该跟银线有关系。”
老爷子看着苏晚,眼神里的审视渐渐褪去,多了几分欣赏:“你说得没错。这碎片我问过不少老匠人,能说全工艺的没几个,你一个年轻姑娘,居然知道这么多。”
“都是跟老艺人学的。”苏晚把碎片放回盒子里,“我带团队去小镇的时候,跟张婆婆住了一个多月,她教了我很多老工艺,还拿了不少老织锦碎片给我看,所以我对这种老手艺有点了解。”
老爷子点点头,走到书架前,拿下一本线装书,翻开递给苏晚——里面夹着不少老照片,有太奶奶年轻时织锦的样子,还有一些老旧的织锦纹样图纸。
“你太奶奶一辈子就喜欢织锦,这些图纸是她亲手画的。”老爷子的语气柔和了些,“我年轻的时候不懂,觉得这些老东西没用,现在才知道,这是咱们家的根。”
苏晚翻看着图纸,眼睛越亮——上面的海棠纹、缠枝莲纹,跟她传承系列的设计有很多相似之处,只是太奶奶的图纸更偏向传统,而她的设计加了现代元素。
“爷爷,这些图纸太珍贵了!”苏晚忍不住感叹,“您看,这张海棠纹的图纸,花瓣的形状跟我传承系列的一款旗袍很像,只是我把花瓣放大了,加了点现代的剪裁。”
老爷子凑过来看,指着图纸上的纹样说:“你这个想法好!老手艺不能只放在盒子里,得跟现在的生活结合起来,才能传下去。你太奶奶要是知道,肯定很高兴。”
苏晚心里一暖,突然觉得,老爷子的审视不是刁难,而是在确认她是不是真的懂织锦、真的尊重老手艺。
就在这时,书房的门被轻轻敲响,管家的声音传来:“先生,陆先生说有急事找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