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雪山基地(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韦神修仙记》最新章节。

## 第十六章 雪山基地

冰冷。

并非纯白之间那种秩序的无感冰冷,而是物理层面的、深入骨髓的、属于万年玄冰的凛冽寒意。稀薄、干燥、带着高原特有的凛冽空气,每一次吸入都如同无数细小的冰针刮过肺腑。阳光从头顶狭窄的冰川裂隙斜射下来,在犬牙交错的冰壁上折射出刺目的、变幻不定的光斑,却吝啬地不肯带来丝毫暖意。

韦神站在裂隙底部,脚下是坚硬光滑、泛着幽蓝光泽的万年玄冰。身上那件沾满泥浆和暗红血渍的廉价运动外套单薄得如同纸片,根本无法抵御这冰窟深处的酷寒。鼻梁上那副黑框眼镜的镜片凝结了一层薄薄的白霜。

身体的状况很糟糕。强行撕裂纯白空间、进行高维跃迁带来的灵魂层面的撕裂感依旧隐隐作痛,如同被无形的丝线反复切割。肌肉因为之前的剧变和寒冷而僵硬酸痛。左腕处,那个被强行“转化”的灰色印记如同死寂的烙印,没有任何异动,却散发着一种深沉的、令人不安的蛰伏感。

但他似乎完全感受不到这些不适。

镜片后那双眼睛,瞳孔深处沉淀着一种近乎冷酷的平静。属于“韦东奕”的慌乱、恐惧、甚至对林薇的强烈牵挂,都被一种更加庞大、更加冰冷的秩序感强行压制、梳理,如同奔腾的江河被导入精密的运河系统。星袍天尊那浩瀚漠然的意志碎片并未完全苏醒,却如同深埋冰层下的暗河,无声地流淌,提供着近乎非人的冷静和……算力。

他缓缓抬起头,视线穿透凝结霜花的镜片,扫视着这片与世隔绝的冰封囚笼。

裂隙深约百米,宽不过十余米。两侧是近乎垂直、光滑如镜的幽蓝色冰壁,仿佛被巨斧劈开。头顶的裂隙出口只有一线天光,遥远得如同另一个世界。底部并非完全平坦,堆积着巨大的、棱角分明的冰岩碎块,如同远古巨兽的骸骨。空气凝滞,只有自己微弱的呼吸声和冰层深处偶尔传来的、令人心悸的细微开裂声。

环境恶劣到了极致。

但……完美。

绝对的隐秘。稳定的低温环境(对抑制某些能量活性有益)。与世隔绝。空间结构相对稳固(冰川的挤压形成了天然的稳定场)。

更重要的是,就在他脚下这片冰层深处,一股极其微弱、却异常清晰、带着特殊频率的能量波动,如同沉睡的心脏般,缓慢而稳定地搏动着。

就是它了。

韦神摊开左手。掌心向上,五指自然舒展。

嗡!

一点极其凝练、纯粹的白色光芒在他掌心亮起。光芒并不刺眼,却带着一种冰冷的穿透力。无数细微到肉眼难辨、由纯粹白光构成的数学符号和几何图形在光芒中凭空浮现、旋转、碰撞、湮灭!如同亿万台精密的纳米机器在同时工作!

目标:解析脚下冰层结构。

目标:定位能量核心。

目标:设计最优进入路径。

冰冷的逻辑引擎在意识深处全速运转。属于星袍天尊的碎片提供着庞大到难以想象的知识库和计算力,属于“韦东奕”的本我意识则如同最精准的舵手,引导着推演的方向。

短短几秒钟。

一个由无数冰冷光线构成的、极其复杂的3D模型在韦神掌心上方凝聚成型。模型清晰地展示出脚下冰层的结构:厚度、密度、应力分布、裂隙走向……核心处,一个拳头大小、散发着微弱蓝光的能量节点如同坐标般被精准标注。一条由无数细小符号构成的、扭曲却最优化的路径,如同发光的血管,从冰面直通能量节点所在的小型空腔。

路径确认。

韦神合拢手掌,白光与模型瞬间消失。

他走到冰层能量节点正上方的位置。脚下是厚达三十余米、坚硬如钢铁的万年玄冰。

没有工具。

没有能量波动。

他只是缓缓抬起右脚。

然后,以一种超越凡俗理解的、绝对精准的姿态,对着脚下光滑的冰面,轻轻地、却带着某种奇异韵律地……一跺!

咚!

一声极其沉闷、如同巨槌擂击大地心脏的声响,在狭窄的冰隙底部轰然回荡!

没有冰屑飞溅!

没有裂纹蔓延!

以他脚掌落点为中心,直径约两米的圆形冰面,如同被投入了无形的强酸,瞬间软化、液化!坚硬的玄冰在不到一秒的时间内,无声无息地融化成了一个深不见底、边缘光滑如镜的……垂直井洞!

井洞深处,那股微弱的能量波动变得清晰可闻。

韦神没有丝毫犹豫,纵身跃入井洞。

身体在光滑的冰壁上急速下坠!冰冷的空气高速掠过皮肤。下坠了约二十米后,脚下传来坚硬的触感。

落地。

眼前豁然开朗。

一个巨大的、完全由幽蓝色玄冰构成的天然冰洞。洞顶垂下无数尖锐的冰棱,如同倒悬的利剑。冰壁光滑,折射着不知从何处渗入的、极其微弱的幽蓝光芒(来自冰层深处的能量节点),将整个空间映照得如同梦幻的水晶宫。空气冰冷依旧,却比裂隙底部多了一丝……奇异的活性?仿佛这里的冰层蕴含着某种特殊的能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冰洞中央,靠近能量节点的地方,是一个相对平整的冰台。

韦神走到冰台前。

这里,就是基地。

他再次摊开手掌。白光涌现。

这一次,白光不再是构建模型,而是如同最精密的刻刀,直接作用于冰台本身!

嗤嗤嗤——!

细微却密集的冰晶消融声响起!

在绝对精准的操控下,坚硬的冰台表面如同被无形的刻刀雕琢,迅速凹陷、塑形!

一个光滑平整、带着倾斜角度的冰质工作台。

数个大小不一、内壁光滑的冰碗形容器(用于储存)。

几排细密的冰槽(用于导流能量)。

一个依托着冰壁天然能量节点构建的、散发着微弱恒温蓝光的冰凹(类似实验台恒温区)。

甚至……还有一张与冰台连为一体的、线条简洁的冰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