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方寸山中悟大道 漠北深处起烽烟(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我,昊天,开局洪荒当天帝》最新章节。

霍去病河西首战,八百骑破万军,夺金人,震寰宇,受封冠军侯,其锐金杀伐之气如日中天。然汉武帝刘彻深知,匈奴主力未损,单于庭犹在漠北,欲竟全功,非一时之勇可成。帝国仍需积蓄力量,等待给予匈奴致命一击的最佳时机。与此同时,在远离长安万里之外的西牛贺洲,一场看似无关、实则将深远影响洪荒格局的因缘,正在悄然酝酿。

元狩二年春,长安城,未央宫。

武帝手持霍去病呈献的匈奴“祭天金人”,此物高约丈余,金光灿然,铸工古朴,充满异域风情,然其深处似有一丝冰冷邪异、迥异于中土香火祭祀的信仰之力流转。

“此物…似佛非佛,似巫非巫。”武帝微微皱眉,问于群臣,“众卿可知其来历?”

博闻强识的董仲舒沉吟片刻,奏道:“陛下,臣闻西方极远之地,有蛮夷信奉‘浮屠’之教,不拜祖先鬼神,而拜金身偶像,倡慈悲戒杀。此物或与之有关。”

武帝哂笑:“蛮夷之教,何足道哉。然其既能被匈奴用以祭天,或亦有可取之处。着人置于甘泉宫,与诸神同祀,以示天朝包容。” 遂不以为意。

然其不知,此金人落入中土,实为西方教佛法东传的一枚重要棋子,内中一丝微弱佛念已悄然扎根。

与此同时,帝国双璧的另一位,大将军卫青,正主持着对匈奴的持续压力。

针对匈奴屡次犯边报复,卫青奉武帝命,率军出定襄,斩首数千级而还。其用兵,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不断压缩匈奴在漠南的生存空间,与霍去病的闪电突袭相得益彰。

卫青周身那天罡星辉已化为实质般的统帅光环,厚重沉稳,令将士归心。其麾下苏建、张次公等将领亦成长迅速。然军中亦有隐患,如前将军赵信,本匈奴降将,虽骁勇,然其心难测,卫青对其颇多留意。

天庭,凌霄宝殿。

昊天镜光华流转,分照两地。

太白金星奏曰:“陛下,冠军侯霍去病杀伐之气过盛,虽战功赫赫,然其神魂中那丝兵主戾气有渐涨之势,长此以往,恐损其寿元,亦增其业障。大将军卫青,沉稳持重,然其部将赵信,似有异心。”

玉帝昊天上帝淡然道:“霍去病乃应劫而生之利刃,用之破敌,正当其时。其寿元业障,自有其命数。着南极仙翁,可酌情赐下一枚九转金丹的稀释药力,融于其日常饮食之中,略补其本源消耗,然不可改其命数。至于赵信…此乃人间将士忠奸之考,天庭不予干预。”

“臣遵旨。” 一道微不可察的青色丹气,悄然穿越云层,落于长安冠军侯府厨房的水缸之中。

幽冥地府,功过司。

判官笔疾书,记录着漠北战事产生的每一缕亡魂与业力:“霍部所杀,煞气极重,直入修罗道。卫部所杀,依律审判。赵信…其命数晦暗,因果纠缠,标记,重点观察。”

西方极乐世界,八宝功德池畔。

准提道人目光穿透虚空,望向东土甘泉宫那尊金人,微微一笑:“种子已播下,待缘法成熟即可。药师,那猴头近日如何?”

药师佛合十回道:“禀师尊,那灵明石猴已离了花果山,正乘筏漂洋过海,寻觅长生之道。其心志之坚,灵性之敏,确是应劫之子。”

“善。且看其缘法落于何处。”准提颔首。

下界,南赡部洲东南沿海。

一木筏随波逐流,其上有一石猴,目运金光,射冲斗府,正是那花果山天产石猴。他离了花果山,历尽风吹日晒,饥餐渴饮,一心寻访神仙踪迹,求那长生不老之方。

这一日,木筏漂至西牛贺洲地界。石猴弃筏登岸,见世人皆是穿衣戴帽,行为举止与山中猴群迥异,便也模仿起来,学人礼,学人话。他心灵福至,于市井中穿行,竟不觉过了八、九年光景,然长生之道,渺无踪迹。这一路,他亦见惯了人间生老病死,弱肉强食,那求道之心,反而愈发坚定。

这一日,石猴行至一座高山脚下,但见烟霞散彩,日月摇光,千株老柏,万节修篁,端是一处仙家福地。

忽闻山林深处,有一樵夫伐木,口唱道情之歌,其词曰:“观棋柯烂,伐木丁丁,云边谷口徐行。卖薪沽酒,狂笑自陶情。苍径秋高,对月枕松根,一觉天明。认旧林,登崖过岭,持斧断枯藤。收来成一担,行歌市上,易米三升。更无些子争竞,时价平平。不会机谋巧算,没荣辱,恬淡延生。相逢处,非仙即道,静坐讲《黄庭》。”

石猴闻之,大喜过望,急跳上前扯住樵夫道:“老神仙!弟子稽首了!适闻您歌中‘非仙即道’,定是神仙无疑,乞求老神仙教我长生之术!”

那樵夫慌忙丢斧答礼道:“不当人,不当人!我拙汉衣食不全,怎敢当‘神仙’二字?实不相瞒,此山名曰‘灵台方寸山’,山中有座‘斜月三星洞’,洞中有一位老神仙,名曰菩提祖师。他才是真神仙哩!我方才所唱,正是他传授的《满庭芳》,一则散心,二来解困。不是我自家作。”

石猴更喜:“既是神仙就在山中,万望老神仙指与我路径,我好去拜求!”

樵夫道:“此山唤做灵台方寸山,山路好走,你自去那山深处,见一座洞府便是。”说罢,指引了路径。

石猴依言,辞了樵夫,径入深山。果然见一座洞府,烟霞笼罩,瑞霭缭绕,洞门紧闭,静悄悄杳无人迹。忽回头,见崖头立一石碑,约三丈余高,八尺余阔,上有一行十个大字,乃是“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石猴不敢敲门,只得跪在崖前等候。这一跪,便是七日七夜。

洞府深处,菩提祖师正于蒲团上讲道,忽心有所感,慧眼观照洞外,已知缘由。

这菩提祖师,相貌清奇,风采迥异,周身道韵玄妙非凡,似与玄门三清同源,却又隐含一丝超然物外、寂灭清净的佛意,其根脚深不可测,乃是一位混元大罗金仙(天道圣人)级别的存在。

祖师对众弟子道:“门外来了个修行人,尔等可出迎。”

众弟子出门,果见一猴跪于崖前,虽形容古怪,然目光清澈,心志坚诚。问明来意,便入内禀报:“祖师,外面是个花果山来的石猴,欲求长生之道,跪候已久。”

祖师微微颔首:“既是天地生成,心志又诚,便引他进来吧。”

石猴被引入洞天,见祖师端坐瑶台,宝相庄严,倒身便拜,磕头不计其数,口中只道:“师父,师父!弟子志心朝礼,志心朝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