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账,不能只算眼前的(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70年代:我一进山美女排队献身》最新章节。

他怔怔地看着李默画出的那张简单的结构图,脑子里像是被投入了一颗炸弹,轰然炸响。

不花一分钱,就能建立一个覆盖全县的初级物流网络?

不仅解决了山区百姓的出行和运输难题,盘活了民间闲置的运输力,还能反过来给乡镇财政创收?

这.....这是什么神仙点子!

他之前想的是,没钱修路,问题就无解。思路完全被“政府主导、财政投入”这个框框给锁死了。

可李默却轻描淡写地跳出了这个框框,用一种四两拨千斤的方式,把这个天大的难题,变成了一个能让政府、百姓、运输户三方共赢的机会!

“你.....你这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姚和韵憋了半天,冒出这么一句。他看着眼前这个才十七岁的少年,眼神里除了敬佩,更多的是一种近乎畏惧的震撼。

这已经不是聪明了,这是一种洞悉事物本质、化腐朽为神奇的大智慧!

“姚县长,这只是第一步。”李默的表情依旧平静,“路通了,人流和物流就活了。

下一步,我们要做的是‘筑巢’。

但这个巢,我们自己不筑,我们让别人来筑。”

“让别人来筑?”

“对。”李默的目光投向窗外深沉的夜色,“清河县有什么?山,水,还有廉价的土地和劳动力。

我们把县城东边那片荒地,再往外扩。

以极低的价格,甚至白送的方式,批给那些愿意来清河县投资建厂的人。

告诉他们在这里,三年免税,五年减半。

我们帮他们通路、通电,解决所有审批上的麻烦。”

“这不就是.....筑巢引凤?”姚和韵喃喃道,这个词他听过,但从没想过能和清河县这个穷地方联系起来。

“是,也不是。”李默摇了摇头,“我们现在引不来真正的‘凤凰’,我们只能引来一些‘麻雀’,甚至是‘饿鹰’。

那些在外面混得不好,或者想找个地方另起炉灶的小老板、小作坊。

他们缺的,正是一个成本低、政策松的落脚点。

而我们,正好可以提供给他们。”

“可是.....把土地白送给他们,我们不是亏大了?”姚和韵还是有些顾虑。

“地是死的,厂是活的。一个厂子建起来,能解决多少人的就业?工人们有了工资,敢不敢花钱?

市场会不会更热闹?他们生产出来的东西,需不需要运输队去运?上下游的链条,不就都盘活了吗?

只要人在我们这儿,钱在我们这儿流动,我们还怕没税收?姚县长,账,不能只算眼前。”

一席话,说得姚和韵茅塞顿开,只觉得浑身的热血都在往上涌。

他仿佛已经看到,在不久的将来,清河县的土路上,拖拉机突突作响,满载着山货和希望;荒芜的土地上,一座座简陋却充满活力的厂房拔地而起,烟囱里冒出的,是工业的炊烟!

他激动地站起身,在屋子里来回走了几圈,最后停在李默面前,郑重地一鞠躬。

“贤侄,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姚和韵,受教了!”

李默坦然受了这一礼。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清河县这台老旧的机器,才算真正被装上了一台全新的、强大的发动机。

而与此同时,在不远处的黑暗中,两个蜷缩在角落里的身影,正用望远镜注视着小院里彻夜不熄的灯火,其中一人在笔记本上飞快地记录着:

“深夜一点,目标与姚和韵仍在密谈,情绪激动,似在规划重大事项.....”